文|松果财经
最近,媒体报道被称为“中国英伟达”的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已经完成股改,近期将启动上市辅导。
而在摩尔线程之前,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这两个国产GPU公司也都已经开始准备上市。成为“中国版英伟达”的路,更热闹了。
他们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主要是因为现实需求强烈。
11月8日,集微网曾报道,有消息人士称台积电未来可能暂停向中国大陆AI、GPU客户供应所有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芯片,主要就是针对AI。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于半导体、AI产业的自主可控预期也随之提升至新的高度。
本周掀起的“摩尔线程概念”涨停潮则说明,这些“中国版英伟达”的成长还会造就很多新的商业机会——周一开盘,包括和而泰、威星智能等6只与摩尔线程有着交集的上市企业集体涨停。
所以,国产GPU的上市,未来会有不能小看的蝴蝶效应。
“原汁原味”的英伟达衍生企业,要IPO了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0年10月在北京成立的摩尔线程,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功能GPU创新企业。
而赋予摩尔线程更多想象力的,是其身上“原汁原味”的英伟达气息。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吴朝晖曾公开直言,人工智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配。这也是整个全球在发展中早已形成的产业共识。
其中,芯片设计环节特别重要。在产业链维度上,GPU芯片设计是整个AI产业链的技术源头。具体来说,AI产业有三大核心要素:数据、算力、算法。
其中,高质量的数据是训练有效模型的关键,而强大的算力保证复杂的算法能够快速运行,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算法则决定了机器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决策。三者的有机结合,方能使AI发挥足够大科技力量。
但,这三者都需要强大高性能的GPU硬件来支撑运作。而这部分最先进的技术,截至目前,主要还是由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和AMD在推动,如Nvidia的A100、H100系列以及AMD的Instinct MI300系列。
也就是说,GPU加速器正在主导着AI数据中心市场,而英伟达、AMD则主导了GPU技术的发展。
其中,英伟达,更是作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绝对领头羊,凭借强大的先进技术壁垒,以及正在加速释放的人工智能市场需求,截至美东时间11月11日收盘,继续稳坐美股市值第一的宝座,市值超3.6万亿美元。
摩尔线程的重点预期,就在于它的核心团队来自英伟达,创始人张建中原是英伟达中国区总经理、英伟达全球副总裁。
据悉,除创始人张建中外,摩尔线程的管理团队还招聘了一些曾在英伟达工作过的人员,只是具体信息尚未有详细的公开报道。
这意味着,主攻GPU产品研发设计的摩尔线程拥有良好的“英伟达基因”。并且这种基因并非只停留在表面。
打造首个国产万卡规模智算平台,产业链都将获利
成立四年以来,摩尔线程GPU芯片完成了四代迭代升级。2023年落地了首个国产全功能GPU千卡智算集群,今年7月又进一步宣布其AI旗舰产品夸娥智算集群完成了从千卡级别到万卡规模的重大升级。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摩尔线程获得425项授权专利,稳居国内GPU企业中专利授权数量首位。这些专利主要覆盖了处理器架构设计、AI应用、驱动软件设计、GPU算力集群等关键技术领域。
强大的技术支撑下,截至目前,摩尔线程已建立从芯片、板卡、服务器、集群到软件的全栈AI智算产品线。可实现支持AI计算加速、3D 图形渲染、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物理仿真与科学计算等多种组合工作负载。
围绕TO C端桌面显卡,摩尔线程现有产品包括MTT S80、S70、S50、S30、S10;
在TO B端AI大模型领域,打造了训推一体机MCCX D800、AI超融合一体机KUAE FUSION等产品用于部署服务器推理、训练。且支持LLaMA、GLM、Aquila、Baichuan、GPT、Bloom、玉言等各类主流大模型的开源。
强大的客户集群以及融资阵容是对摩尔线程真实实力的最强诠释。
客户端,自2023年夸娥KUAE智算集群落地至今,摩尔线程已拓展了国内AI大模型“四小龙”之一的智谱AI、智源研究院、无问芯穹、滴普科技、瑞莱智慧、实在智能等国内众多大模型企业。这些企业将基于摩尔线程的夸娥智算集群完成了不同参数量级的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测试。
同时,在今年⾦融街论坛年会上,摩尔线程再次基于这一智算平台与浦发银行、邮储银行和北京银行达成合作。
融资端,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摩尔线程经历的五轮融资,聚焦了包括红杉中国、字节跳动、腾讯投资、深创投、中关村科学城等知名投资机构、政府基金以及互联网大厂。
资本的捧爱之下,成立仅两年后,摩尔线程的估值已达到240亿元,跻身独角兽公司之列。并在,2024年先后获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授牌、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GPU独角兽IPO潮来了,谁在幕后受益?
综合技术同源、研发持续突破、产品实力喜获客户认可等多方面来看,市场预期摩尔线程或许将是国内少数能在功能上对标英伟达的国产GPU芯片厂商。
因此,即使上市没有确定消息,“摩尔线程概念”还是先火了。截至11月12日收盘,东华软件、初灵信息、和而泰等多只摩尔线程概念股实现2连涨停。
参考英伟达概念个股过去一年多以来的业绩爆发,以及市场表现情况,不用怀疑,“GPU独角兽概念”将是这一轮科技市场中不可忽略的大主线之一。
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浪潮信息、东华软件、浙大网新、弘信电子、润欣科技等近18家上市企业与摩尔线程达成业务合作,同时另有初灵信息、和而泰参股摩尔线程。
截至今日发稿前,又新增了科华数据在互动平台表示,与摩尔线程在数据中心、算力上合作。
而且,在GPU这个领域,不只是摩尔线程,这几年还有很多科创独角兽企业一直在默默耕耘,而现在这些企业也都在加速推进各自的上市进程,以便或许更多的资源来支撑其耗资无数的研发、生产计划。
据科创板日报,早在8月,聚焦于AI云端算力平台的燧原科技已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次月,AI芯片独角兽壁仞科技也在上海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
其中,2019成立的壁仞科技,也是由海内外芯片和云计算领域核心专业团队组成,其成员多数来自哈佛、伯克利、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知名学府,学历八成均在硕士以上。
据胡润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壁仞科技估值已达155 亿元。
同样,由腾讯多次领投、参与融资的燧原科技,截至目前已开发多代 AI 训练和推理产品,为众多客户提供算力支撑。例如,今年3月与爱奇艺达成AIGC在影视内容制作领域应用的合作;2023年与弘信电子合作打造高端国产AI算力服务器等。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压力之下,国产势力正在开辟新的天地。无论是造芯做GPU,还是深入AI的海洋,它们的独立自主都代表未来重要的突破前景。
国内这30多家GPU企业自然不可能全都成功,也很难短时间打破生态的限制。但先跑进上市路的这一批,优势已经显现。也许未来有一天回头看,现在正是黎明前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