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一轮的AI热潮中,作为“军火商”的英伟达已然成为了现阶段唯一的大赢家,短短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市值的三级跳,成为目前全球最值钱的公司。在英伟达赚得盆满钵满之时,友商的日子自然也就不那么好过了。近日,同为芯片巨头的Arm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尽管该公司的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但其股价却在盘后下跌了超过5%。
具体来看,该季度Arm的营收为8.44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版税收入(Royalty revenue)达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3%,许可及其它收入(License and other revenue)为3.3亿美元、同比下滑15%。对此Arm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版税收入的增长源自于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以及高性能Arm v9架构普及率的提高,而许可业务下滑则是由于多项高价值许可协议的时间和规模出现正常波动,以及待处理订单的贡献减少。
为什么财报表现并不差,股价却出现了下跌呢?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因为在面对AI这一机遇时,Arm的表现不及预期。要知道,Arm此前为了IPO将自己包装成AI厂商,并在去年秋季的投资者路演环节中强调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所带来的提振,预计该财年营收规模将增长11%,2025财年的营收则将会大幅增长20%左右。
据出席了相关路演的知情人士透露,Arm首席执行官Rene Haas当时表示,全球布局AI的浪潮以及价格上涨的趋势,为Arm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增长”,并预计此次的强劲增长趋势将能够持续到2026财年,营收增长率或将达到10%以上。然而遗憾的是,在过去一年时间里,Arm此前预想的AI拉动业务增长力度并不及预期,其甚至似乎成为了此次AI热潮中的“局外人”。
比如说,与AI强相关的数据中心业务,也是AI行业的最底层基础设施上,Arm架构还处于襁褓,AI服务器主要由x86架构,以及AMD RDNA架构、英伟达Turing、Volta、Ampere等GPU架构所主导。而ARM强调ARM服务器芯片的优势是AMBA,也就是在嵌入式总线与外设集成上的优势。
简单来说,Arm方面认为其能够在数据中心觅得一席之地是SoC设计上经验丰富,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功耗优势。如今,Arm架构在服务器端和移动端并不能相提并论,高性能、低功耗虽然能够在移动端成立,但在服务器端目前还无法实现,并且在单线程计算和高性能任务处理上还存在不足。要知道在服务器端,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计算的应用实例对于单线程性能的要求只会更高。
但Arm架构现阶段在服务器端的渗透率逐渐提升是事实,但进度不及预期也是现实。为此Arm方面也开出了新的“药方”,即打造独立显卡。没错,如果Arm真的准备深耕AI赛道,发力GPU业务确实是最直接、也最受资本市场欢迎的举措。毕竟目前构建AI大模型的深度学习的核心就是矩阵和张量的大规模运算,而GPU的架构则天然适合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是将特定计算分解为可同时进行的“小计算”,再组合得出结果,而任务分解的数量则取决于硬件内核数,拥有数千个处理核心的GPU可以同时处理大量并行任务,因此就使得GPU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计算任务时,要比传统的多核CPU更加高效。如果Arm想要把AI大厂的名号坐实,打造独立GPU也是当下为数不多的一个选项。
其实Arm在GPU领域并非门外汉,他们旗下的Immortalis和Mali两条GPU产品线尽管是应用在移动端,但也具备与桌面芯片竞争的功能,比如光线追踪、ASR(超自适应可拓展渲染)和全新渲染管线DVS(延迟顶点着色)等技术。除此之外,Arm方面正在积极与Intel、谷歌等巨头组成被称作UXL基金会的联盟,致力于打造开源软件工具,从而打破英伟达CUDA的垄断,创建新的AI芯片软件生态。
现在的情况,是英伟达“大口吃肉”已经让一众AI厂商不满了。微软、Meta、亚马逊等大厂每家在AI基础设施领域都投入了上百亿美元,可海量投入到目前为止都还看不到回报的可能,以至于开始出现了AI泡沫论。可是为了探索AGI(通用人工智能),这些厂商又不得不向英伟达购买H100、H200等芯片。
在Meta、OpenAI、微软、亚马逊等公司与英伟达合作的同时,其实也纷纷启动了自研AI芯片的计划。试图打破英伟达独占算力供给的格局,当下应该算得上是各方的共识,所以Arm要做独显芯片各方也是乐见其成的。即便未来Arm的产品在数据中心业务上突破不了英伟达、AMD的封锁,仅仅AI PC这个概念或许就足以让Arm“吃饱”。
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AI PC的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占PC总出货量的40%,到2028年AI PC出货量将达到2.05亿台,2024年至2028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或将达到44%。尽管Arm CPU+英伟达GPU的组合确实能够满足大型游戏等高负载场景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高功耗,却会毁灭骁龙X Elite等Windows On Arm设备的轻薄和高续航特性。
所以这样看来,Arm CPU+Arm GPU或许才是未来Windows On Arm设备实现续航与性能兼顾的不二之选。因此无论是做面向数据中心的算力卡、还是面向个人的消费级显卡,GPU都是当下Arm成为真正意义上AI概念股的必由之路。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