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上好,来看一些热点消息。
美股三大指数齐涨
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齐涨。标普500指数收涨33.64点,涨幅0.56%,报6032.38点,本周累计上涨1.06%,11月份累计上涨5.73%。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道指收涨188.59点,涨幅0.42%,报44910.65点,本周累涨1.39%,11月份累涨7.54%。科技股居多的纳指收涨157.69点,涨幅0.83%,报19218.17点,本周累涨1.13%,11月份累涨6.26%。纳指100指数收涨185.88点,涨幅0.90%,报20930.37点,本周累涨0.74%,11月份累涨5.23%。
比特币期货一度上逼9.9万美元,加密货币概念股普涨。Bitdeer Technologies涨超26%后收涨16.68%,嘉楠科技收涨16.48%,Riot Platforms收涨2.26%,被卖空者香橼狙空的“比特币持仓大户”MicroStrategy涨超7%后收跌0.35%,加密货币“妖股”优点互动跌超75%后收涨9.95%,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巨头Coinbase收跌4.75%。
WTI 1月原油期货收跌0.72美元,跌幅将近1.05%,报68.00美元/桶,本周跌3.83%,11月份累跌1.18%。
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收跌0.34美元,跌超0.46%,报72.94美元/桶,本周跌2.77%,11月份累涨0.18%。
消息面上,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9月石油产量下滑1.2%至1320万桶/日。
COMEX黄金期货尾盘涨0.34%,报2673.9美元/盎司。现货黄金全天多数时间维持涨势,盘中最高涨近1.1%上逼267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尾盘涨1.78%,报31.100美元/盎司。
伦敦工业金属涨跌不一:伦铜收涨8美元,报9010美元/吨。伦锌收涨49美元,报3103美元/吨。伦铝收跌5美元,报2594美元/吨。伦铅收涨16美元,报2072美元/吨。伦镍收跌161美元,报15903美元/吨。伦锡收涨721美元,报28913美元/吨。伦钴收平,报24300美元/吨。
原糖期货11月累跌超7.2%,阿拉比卡咖啡累涨超29%,纽约可可涨超36%创历史新高。
日元突然暴涨
日元突然暴涨。11月29日盘中,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升破150关口。与此同时,美元指数盘中一度下破106关口,最低触及105.61。
由于美国市场周四因感恩节休市,低流动性可能加剧了日元的波动。但若拉长时间维度来看,日元对美元汇率反弹的号角早已吹响。Choice数据显示,自11月15日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幅近4%。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日元近期表现强势,主要因投资者押注日美收益率差收窄。数据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从此前4.5%的高位回落至当前的4.2%附近。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升温提振日元汇率。11月29日,日本总务省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东京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高于前一个月的1.8%,也高于经济学家一致预测的2%。由于食品价格也推高了通胀率,整体通胀率加速上升至2.6%。通胀数据高于预期,引发市场猜测日本央行可能在下个月加息。
金正恩:朝鲜一如既往支持俄罗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1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率领俄罗斯军事代表团对朝鲜进行访问,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当天会见了别洛乌索夫。
交谈中,双方就进一步深入发展国防领域等朝俄两国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针对急剧变化的地区及国际安保环境、维护两国主权、安全利益和国际正义等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圆满达成共识。
金正恩表示,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的访问将为两国的防卫力量强化和安全保障作出巨大贡献,推动两国军队的友谊和互相合作及关系发展。
金正恩对乌克兰事态发展表达严重关切,并表示:近期美国采取的反俄罗斯措施是使冲突长期化、威胁全人类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金正恩称,美国和西方国家唆使基辅当局用其国产远程打击武器攻击俄罗斯领土,这等于对冲突的直接军事介入;既然他们以反俄战争的侵略实体出头露面,俄罗斯采取果断行动使敌对势力付出相应的代价,属于行使正当防卫权。金正恩强调,有必要采取明确的行动来发出信号,警告以美国为首的挑衅势力。
金正恩表示,最近俄罗斯政府和军队进行的对乌应对打击是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乌克兰宣示事态的严重性和俄罗斯强硬意志的适时而有效的措施。
金正恩说,朝鲜政府和军队与人民将一如既往、始终不渝地支持俄罗斯反对帝国主义霸权阴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策。
罗杰斯:已大幅减仓,只保留了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投资
当地时间11月28日,被誉为环球投资大师、量化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在一场媒体连线采访中警告称,全球市场的狂欢将以危机告终,自己已于近期大幅减持头寸,但保留了对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
在全球几乎所有市场都正在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者一片欢欣鼓舞,在罗杰斯看来,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罗杰斯在访谈中表示,当前市场不是一个“典型的泡沫”,虽然还没有到每个人都歇斯底里式地涌入股市的程度,但几乎每个投资者都在谈论赚钱有多容易,每当出现这种狂欢派对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开始警惕了。
“我们已经在这个水平待了足够长的时间,这种美妙的感觉通常是糟糕阶段的前兆。”
“因此,我对此持怀疑和担忧态度。而市场并不怀疑和担忧,这让我更怀疑。一旦市场高兴,我就知道是时候开始怀疑了。”
因此,罗杰斯表示,自己已经大幅减少了多个市场的头寸,等到市场变得更疯狂时再开始做空,但确切时点尚不确定。
分析人士:沪锡基本面不具备持续大跌的条件
沪锡周四夜盘跌至7个月新低后,周五大幅反弹,沪锡期货主力合约SN2501站上24万元/吨整数关口上方。
期货日报记者观察到,近段时间以来,锡价表现整体偏弱,这是连续第三周录得收跌表现。新湖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孙匡文认为,锡价大跌源自市场担忧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新能源发展等措施对锡消费不利。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0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2.8%,为2024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反映出美国通胀的黏性。强美元表现对锡价同样不利。
此外,一德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吴玉新表示,海外矿端紧缺预期的缓解也施压锡价表现。今年10月,缅甸发布了一项矿山办证缴费的通知,引发市场遐想,但随后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目前来看,云南确实有部分矿商前往缅甸佤邦商讨矿山复产的可能,但预计还需多轮商讨。
“当前市场较为一致的预期是2025年缅甸矿端复产有望,虽然今年上半年交易过海外矿端紧张的逻辑,但实际数据跟踪下来,整体矿端供应并不紧张,国内外锡矿产量增速并不低,叠加缅甸佤邦计划复产,锡矿供应紧缺的逻辑不成立。”吴玉新说。
整体来看,中信期货有色研究员杨飞表示,锡价破位下跌受到宏观、微观、市场预期的共同打压。市场预计缅甸佤邦明年实现复产,但复产前的供需紧张格局并未出现。国内锡矿和锡锭进口量依旧处于高位,这导致锡较其他有色金属基本面更弱,成为资金空配的目标。此外,国内外锡价跟费城半导体指数和英伟达股票有较强的相关性。近期拜登政府正考虑进一步限制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备和人工智能内存芯片,近一周以来,英伟达股价自高点下跌超11%,锡价因此跟跌。
杨飞表示,从供应端表现来看,10月国内锡锭产量环比恢复。需求方面,目前下游主要消费领域维持稳定,此前锡价下跌引发国内库存快速去化,但价格持续下跌或造成下游承接乏力。“整体而言,当前锡市场供需相对稳定,但因需求的不及预期及供应的复产预期,市场对明年价格较为悲观。”
孙匡文表示,近期国内冶炼厂运行情况变化不大,产量基本平稳。不过,进口增加明显,主要因印尼出口大幅回升。消费方面则有季节性走弱的趋势,多数终端市场新订单数量下降。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增长态势,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进一步攀升至近50%,白色家电排产同样维持高位。因此,终端消费虽季节性趋弱,但总体表现维持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锡价大幅下跌后刺激下游补库行为,近期显性库存持续去化并降至年内低位。
后续来看,孙匡文认为,锡的供给端仍有一定压力,主要来自印尼出口量的增加。印尼仍有较大的出口额度,而锡出口多发往中国,不过国内锡矿供应进一步收紧,近期锡精矿加工费再度下调。缅甸矿端虽有复产预期,但仍未有具体时间表。
消费端或难有起色,当前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终端市场开工率趋降,或抑制下游加工企业补库的行为。但是随着显性库存持续去化,当前基本面不具备持续大跌的条件,价格压力更多来自市场的“弱预期”,后期需要关注宏观面变化以及矿端供应情况。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