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交所披露,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已有46家公司退市。其中,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有29家,自愿撤回上市地位16家(包括私有化退市15家,自愿撤回上市1家),SPAC并购交易1家。
此外,已获上市委员会批准的除牌公司还有9家,另有56家公司处于停牌状态。
虽然同为“退市”,但主动退市与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前途却是大不相同。有的是开启一场新的旅程,有的则即将迎来一场生死考验。
1、主动退市——基于长期战略考量,或是一场新生
自愿撤回上市地位属于港股中的“主动退市”,多为私有化退市,常见的方式包括协议安排、自愿要约。
上市公司作出私有化退市决定,大多是基于长期战略发展考虑,流动性有限、估值不匹配、融资较困难等等都可能是根本原因。
而获得私有化收购的公司,往往是有投资者看到了潜在的机会,退市并不就是一个“黯然”的结局,有时反而是一场“新生”的开始。
今年港股主动退市的公司中,最大的一例为美妆巨头“欧舒丹”的私有化。10月16日,因受累于市场流动性和估值偏低,控股股东Reinold Geiger联同黑石、高盛等一致行动集团选择将其私有化,其退市前市值接近500亿港元。
此外,8月16日,纸业巨头“维达国际”被印尼富豪陈江和家族以每股要约价23.50港元、总代价261亿港元要约收购,结束了在香港17年多的上市地位。其退市前市值达282亿港元。
其他主动退市的公司中,退市前市值过百亿的还包括“锦州银行”、“中集车辆”、“海通国际”以及“赛生药业”。
值得注意的是,12月4日全球最大的上市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之一ESR(1821.HK)披露公告,由喜达屋资本集团、Sixth Street和SSW Partners牵头的财团拟通过协议安排将公司私有化。
除了上述邀约方,参与的机构还有卡塔尔投资局(QIA)、华平投资以及公司创始人沈晋初等。本次私有化对ESR的整体股权估值为552亿港元(71亿美元)。而ESR在11月29日停牌前的总市值约为485亿港元,私有化溢价约13.6%。
这将是继欧舒丹之后,年内港股市场又一个重量级私有化退市的案例,也是自2021年以来港交所最大的私有化项目。
2、被动退市——市值较小,普遍存经营发展问题
与“主动退市”相对的是“被动退市”,也即强制退市,通常是由交易所决定的。不同的交易所对于“强制退市”有不同的触发条件。
当上市公司违反交易所规则,如财务造假、长期亏损、未按时披露财报等,交易所会依据相关规定强制其退市。在港股市场,触发强制退市的条件相对宽泛、弹性,包括公众持股量不足、业务运作不足、长期停牌、财报问题等。
2018年,港交所推出“快速除牌”机制,主板公司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主板《上市规则》第6.01A条),GEM公司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GEM《上市规则》9.14A条)的,港交所有权取消其上市地位,或视具体情况随时刊发除牌通知。
一般来说,港交所还会给停牌上市公司一个补救期,但相关公司若在补救期内未能复牌,港交所就会将其除牌。
今年港股被动退市的公司中,退市前市值最大的为“中国地利”,达58.7亿港元。5月27日公司公告称,因未能履行复牌指引,被港交所撤销上市地位。尽管该公司向联交所上市复核委员会提出了复核,但最终仍在8月12日被强制退市。
自2022年10月份以来,中国地利的股票长期处于停牌状态。深究其退市原因,主要是公司未能如期刊发年度及中期业绩报告,内控出现重大问题,甚至境内银行存款也遭到冻结。
而其他被强制退市的公司,退市前市值均在50亿港元以下,包括“东正金融”、“中怡国际”、“佳源国际控股”、“拉夏贝尔”等。
回视过往,被强制退市的公司一般市值较小,多为金融、消费行业,且无实质性经营业务的“壳公司”,亦或是存在较为严重的经营、财务、内控等层面的问题,往往已经是处于“生死考验”之际。
此外,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关注的“老板因员工周末不响应工作而退群”话题,主角王怀南所创立的宝宝树集团(1761.HK),也即将走向退市终点。
作为复星系旗下的“母婴互联网第一股”,宝宝树集团自上市以来经营连年不善,且陷前CFO徐翀指控公司利用“结构单”上市,涉嫌构成虚假上市的风波。公司股份自2023年5月2日起停牌,并未能于2024年11月1日达成复牌指引,2024年12月9日被强制退市。
文章来源:活报告公众号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