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工程师组织合作推动工程师流动和持续职业发展

市场资讯
05 Dec 2024

专题: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

  12月5日,2024澜湄工程师论坛在昆明举行,主题为“工程创新 合作共赢”。2024澜湄工程师论坛作为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澜湄区域科技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之一首次举办,落地昆明。论坛旨在搭建澜湄国家工程师组织长效对话交流机制,推动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深化澜湄国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合作,展示各方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工程师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国和其他澜湄国家工程师组织签署谅解备忘录或工程能力互认协议,助力工程师互认。

  本届论坛上,天津大学副校长、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王天友,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苏权科,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主席严金秀,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宁平,UNESCO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秘书长助理、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乔伟峰,越南岘港大学科学技术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学院副院长潘黄南,泰国工程师理事会董事会成员阿内克·西里帕尼崇,缅甸Thiha Yarzar建筑与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力扎等8位中外专家围绕工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海上人居工程、环境工程等进行主旨报告。与会代表们围绕会议主题开展热烈研讨,就工程技术创新、工程教育发展等议题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为推动澜湄工程领域的合作提供新思路。

  作为论坛重要成果,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与缅甸工程理事会互认工程师名单并颁布证书。缅甸工程理事会是第一个与我签署工程能力互认协议的境外工程师组织,最先认可了中缅两国工程能力评价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质等效性,表明工程师能力水平得到相互认可。此次共有7名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会员通过互认协议注册成为缅甸工程理事会注册受限专业工程师,是中缅互认协议2024年11月初续签后的首批次互认。缅甸工程理事会秘书长泰温拉为4名中方工程师代表颁发工程师证书,体现了两国工程师互认最新成果,将促进两国工程师之间的交流和跨国界流动,为高质量合作项目提供人才支持,并为两国在工程领域的合作树立典范。

  论坛还宣布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对澜湄工程师组织开放的可持续能力发展资源。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关注工程师的持续职业发展(CPD),构建了CPD全周期服务体系。此次向澜湄工程师组织开放的是其在线学习平台的“共享课程Shared Courses”中英双语CPD课程资源,旨在通过提供多元化、系统化的CPD学习资源,帮助灵活安排学习计划,与境外工程师分享中国工程项目经验,促进中外工程技术交流互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