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IPO日报
近日,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广实”)在北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天广实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领域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IPO日报发现,天广实上市之路坎坷,先后辗转于上交所、港交所均未果;多轮融资但依然挡不住“烧钱”的研发,三年半“烧掉”7亿研发费用;然而,四年过去,核心产品依旧“不见踪影”,募资规模已悄悄缩水近80%……
来源:张力
0
1
募资规模缩水
这并不是天广实第一次冲击IPO,早在4年前,天广实就试图登陆科创板。
2020年9月,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天广实的首发申请,拟在科创板上市,募资规模为15.9亿元。然而仅仅半年,天广实便撤回了上市申请。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天广实撤单科创板IPO的原因为监管机构对历史沿革中历次股权转让的核查要求较高,公司及中介机构判断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监管要求。
2021年7月,公司转战港交所主板,但IPO并未“溅起”水花。2023年3月,天广实在新三板挂牌。
本次IPO,天广实计划募资3.49亿元,其中2.89亿元用于创新生物药研发及临床项目投入,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与四年前冲刺科创板IPO时相比,如今天广实的募资规模已缩水近80%。
近年来,IPO募资规模下降的趋势在A股市场较为明显。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企业在IPO时通常会根据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规划设定一个预期的募资规模。但市场环境变化、投资者信心下降、监管政策影响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募资规模的下降。
而回顾天广实多次冲击IPO的历程,不难看出天广实资金链的“窘迫”。此前,天广实也曾进行过多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天广实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领域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2016年5月,天广实完成超1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幂方健康基金。
2017年1月,天广实的B轮融资交易金额2.7亿元,投资方包括高特佳投资、嘉实投资、幂方健康基金、亦庄国投和赛盈资本。
2020年4月,天广实完成11.3亿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醴泽资本、中信证券、国投创合、清池资本、亦庄国投等。
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下称“报告期”),公司还存在两次以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的行为。两次定向募资金额分别为1.5亿元、2.18亿元,合计3.68亿元。
0
2
“烧钱无效”
相较于天广实研发的“烧钱”速度来看,公司所筹得的资金似乎不太经花。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前准备。研发费用分别为2.19亿元、1.81亿元、1.99亿元以及0.98亿元,三年半“烧”掉近7亿元。
与此同时,天广实的核心及主要产品目前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上市实现销售,因此天广实未能盈利。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3.18亿元、2.6亿元、2.41亿元、1.31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39亿元、2.67亿元、1.85亿元、1.26亿元,累计分别亏损9.5亿元、9.17亿元。截至2024年6月末,天广实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5.64亿元。
IPO日报发现,早在四年前天广实拟登陆科创板时,公司就因研发投入较大被外界质疑。然而,四年过去了,天广实的核心产品仍“不见踪影”,但上市之心依旧。
天广实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未来仍可能保持金额较大的研发支出,但无法确保研发成功;或者虽然研发成功,也可能无法实现盈利。
0
3
资金压力大
从股权结构来看,李锋直接持有天广实约6.67%的股份,通过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约36.82%股份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招股书显示,天广实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其核心产品MIL62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创新型第三代CD20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所开发的多项适应症已经处于临床三期阶段。MIL62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PMN)已正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是首款在肾病治疗领域获得该认定的国产药物。
报告期内,天广实主要依赖于向客户收取许可(金麒麟分析师)费、提供医药研发生产服务(CDMO业务)、转让研发成果取得少量收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07.27万元、1898.93万元、6388.3万元、146.45万元。
其中,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1,362.07万元、1,876.57万元、6,211.77万元以及141.2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79%、98.82%、97.24%及96.42%,占比较高。其中,向第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1.06%、59.39%、32.67%及41.91%。
此外,报告期内,天广实毛利率波动较大,分别为74.48%、-46.14%、27.98%、-96.88%。
天广实表示,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授予知识产权许可、提供研发服务收入以及技术成果转让。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服务收入对应的毛利率波动较大,主要原因系公司CDMO业务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毛利率受用工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分摊的影响较大,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但这种剧烈波动的背后,不仅揭示出公司成本控制的乏力,还反映出其商业模式尚未成熟稳定。
报告期各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526.86万元、-17,990.63万元、-17,503.50万元及-5,453.93万元;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4.40%、34.41%、47.10%、42.68%。
招股书中提到,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公司产品成功上市前,公司营运资金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如经营发展所需开支超过可获得的外部融资,将会对公司的资金状况造成压力。如公司无法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取得盈利或筹措到足够资金以维持营运支出,公司将被迫推迟、削减或取消公司的研发项目,影响在研项目的研发及商业化进度,从而对公司业务前景、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构成不利影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杨红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