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行业或迎巨变!亿滋想要吞下好时

微博财经-财道工作室
11 Dec 2024

来源:@界面新闻微博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牙韩翔

一场关于巧克力的“甜蜜”并购或许正在悄悄进行中。

近日,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零食巨头亿滋国际正考虑收购全球巧克力龙头公司好时,目前相关的协商仍处于早期阶段,仍旧存在不确定性。若交易达成,将促成一家总销售额近500亿美元的食品巨头,以及超过8月时玛氏收购家乐氏(Kellanova)的360亿美元,成为包装食品史上最大收购。

目前双方皆未对此消息作出官方证实与回应,亿滋中国方面对此也未有回应。

通货膨胀与成本上涨的背景下,食品已连续多年涨价,包装食品公司的增长也陷入瓶颈,但这也成为一个收并购的合适时机。玛氏收纳家乐氏,就是要丰富自己的咸味零食产品线,实现“十年收益翻一番”。

好时的主营业务是巧克力类产品,该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29日三个季度,好时实现总营收83.15亿美元,同比减少2.27%。股东应占利润14.25亿美元,同比减少5.82%。因此好时亦下调了全年销售增长和收益增长预期,原因为“可可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消费环境充满挑战”。

分业务板块来看,无论是在北美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好时业绩都在滑坡。好时主要包括“北美糖果”、“北美咸味零食”与“国际市场”三板块,前三季度,三者的销售额分别下滑2%、3.5%与3.3%,收入也分别下降10.7%、2%与35.8%。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拉长时间线看全年的话,好时在过去对产品涨价也并未带来良好的财务表现。其净销售额在2023年同比增长了约7.2%,但财报中表示,这主要是源自产品涨价与货币汇率的有利变化,实际销售情况背后,大本营北美市场消费者需求下降,因此产品销量也降了1.3%。

对于好时来说,如果此次交易达成,能快速扩大其业务版图与分销网络,从而获得新的增长机会。

以中国市场为例,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好时和亿滋在中国巧克力市场的份额双双持续下降,2023年分别排名第六和第七。

好时中国市场业绩仍没有好转迹象,最新的年度报告中,该公司表示他们现在的主要国际市场是印度、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与加拿大,不再单独出现中国的身影。

亿滋也正在中国寻找进一步扩张的机会。

该公司今年9月时将中国烘焙食品制造商恩喜村纳入麾下,此外还正尝试渗透进更多餐饮领域。更关键的是,亿滋中国目前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分销基础,同时还在扩大自身网络,目标是计划到2025年,再在中国增加50万家分销门店。

至少从这一点来看,借助亿滋中国的渠道机会,好时刚刚调整好的运营策略,或许能快马加鞭地启动。而若二者联合起来,根据欧睿咨询的数据,市场份额将合计达到约4.1%,成为仅次于玛氏、费列罗与雀巢的第四大集团。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好时近些年也已经做出了一系列收并购动作,寄希望于快速扩张,包括2021年时收购美国椒盐卷品牌Dot's Pretzels、低糖糖果品牌Lily’s,以及2023年时又收购美国爆米花品牌Weaver Popcorn的两家工厂,这些都旨在于丰富产品线及扩张产能。

然而,从国际市场来看,北美以外的消费者在2023年为好时贡献的净销售额占比为12.7%,尽管该数字相较2022年的12.5%有些微增长,但并未回到2021年时的程度。总体上来说,无论是否达成这次交易,好时都需在尽快自我调整与借力调整间做出选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