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年内最后一个“超级央行周”来临。
本周,美联储、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等主要国家央行都将举行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分析认为,美联储将继续降息,日本央行则可能暂停加息步伐,英国央行大概率按兵不动,但多数欧洲和亚洲央行都将跟随美联储降息。
据粗略统计,本周全球至少22个央行将公布其利率决策,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占全球经济的五分之二。大多数分析师认为,随着经济数据持续表明通胀问题基本结束,各国央行已不再需要维持限制性利率水平。
美联储:大概率降息 明年降息幅度有争议
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联储将举行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从近期发布的多个经济数据来看,分析师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延续此前的降息步伐,但明年的前景则充满变数。
美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环比增长0.3%,涨幅较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美国11月的通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这也让本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后进一步降息的市场预期抬升。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联储观察”的统计,美联储11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6%,维持利率在4.75%—5.00%不变的概率为4%。
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本周美联储将连续第三次降息,但同时下调明年降息次数预期。明年降息放缓的速度将超过官员们三个月前的预期,由于抗通胀进展较小,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只会降息三次。
分析师Megan Leonhardt指出,尽管11月在抑制通胀方面未获进展,然而联邦基金期货表明,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把基准利率再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近乎100%。降息的合理性或许取决于美联储官员期望让基准利率与当下状况相符,原因是通胀已较2022年的峰值大幅下降,并且此前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正在走向正常化。不过,倘若本周的降息伴随着鲍威尔的前瞻性指引,暗示美联储会谋求在年初暂停降息,不必感到意外。美联储不但要把控通胀的最后阶段,而且未来一年的众多财政政策结果或许会改变通胀的走向。另外,劳动力市场的确存在一些疲软之处,值得加以仔细观察。所有这些都给美联储在未来数月带来了方向性难题,政策制定者可能会避免以惊人的速度展开行动。
美国经济研究主任David Wilcox表示,尽管美联储本周三很可能会宣布再次降息25基点,但2025年的到来,以及特朗普新政府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等,也可能会让美联储官员对进一步降息的步伐保持谨慎。“特朗普承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影响通胀和经济活动,这使得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决策变得更加复杂。由于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根据他们对未来一两年经济形势的最佳理解,在每次会议上确定政策”。
但并非所有分析师都调低明年美联储的降息次数。
由Andrew Hollenhorst领导的花旗经济学家团队就预计,2025年美国企业将从减少招聘转变为彻底裁员,而这反过来又将导致消费者支出和商业投资的回落。与此同时,该团队预计,宽松的劳动力市场将减轻服务业的通胀压力,全球状况疲软将抑制商品价格。这将导致美联储采取激进的行动——预计在明年7月之前的每次会议都会降息2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至3.25%之间。这个降息幅度远超市场预计的平均水平。
日本央行:加息或留到明年初
当地时间12月18日至19日,日本央行将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在两度加息后,随着年内最后一次政策会议日渐临近,外界正关注日本央行是否会实现“三连加”。
日本央行1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大米价格上涨等推动,11月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7%至124.3,创下2023年7月以来最高增幅,高于市场机构预测。报告显示,统计所覆盖的23类商品多数价格上涨。和消费物价指数不同,企业物价指数反映的是企业间交易的商品价格水平。该指标同样是日本衡量本国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11月东京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高于上月的1.8%和市场预期的2%。11月日本全国CPI将在更晚时间公布。
物价上涨明显似乎让日本央行加息箭在弦上。但从近期日元走势看,越来越多投资者对本周加息不抱希望。上周五,日元兑美元汇率下跌0.7%至153.72,创11月26日以来最低水平。日元汇率已连续第五天下跌,并迈向两个多月以来的最差单周表现。
13日公布的路透调查显示,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日本央行12月政策会议将维持利率在0.25%不变,以评估海外风险和明年的工资前景。在12月4日—11日的调查中,58%受访者(57位经济学家中的33位)认为,日本央行12月将不会再次加息,而上个月调查中这一比例为44%。最新调查的所有受访者都预测,到明年3月底,日本央行将把利率至少提高25个基点至0.50%。分析师表示,日本央行正在观望明年春季薪资谈判趋势,并希望通过演讲和分行经理会议等方式,在明年1月央行会议之前加强向市场参与者沟通政策变化。
英国央行:大概率按兵不动
当地时间12月19日,英国央行将进行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从经济数据上看,英国央行大概率将按兵不动。而在会议之前,英国11月消费物价指数和失业率等重要经济数据将分别于17日和18日发布。
10月,CPI从9月的1.7%回升至2.3%,略高于预期;核心价格从3.2%升至3.3%。服务业通胀也从4.9%升至5%。由于输入成本(如进口商品和高能源价格)对英国通胀影响较大,通胀水平高企在市场意料之内。
尽管英国失业率仍然较低,但报告显示,未来12个月失业率可能显著上升。9月的失业率从4%升至4.3%,达到夏季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公共部门的薪资调整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工资数据上升。
本月初,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外部成员斯瓦西·丁格拉呼吁进一步降息,称当前政策过于紧缩,对英国经济造成了压力。她指出,消费者信心疲弱和商业投资下降表明利率需要降低(丁格拉自今年2月以来一直支持降息)。英国经济在9月和10月连续收缩令人担忧。此外,核心和服务业通胀仍远高于英国央行的目标水平,而工资增长也超出央行的期望。因此,尽管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但在11月降息导致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后,英国央行可能暂时选择维持利率不变。市场预计此次会议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但大多数人可能倾向于按兵不动。
全球降息潮不停歇
随着上周欧洲央行、瑞士央行、丹麦央行、加拿大央行纷纷降息,全球降息大潮没有退潮迹象。
上周,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为今年第四次降息。同一天,瑞士央行意外宣布降息50个基点,基准利率降至0.5%,距离零利率只剩50个基点,这也是2015年1月以来瑞士央行最大幅度的降息。
此外,加拿大央行也在上周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承诺在上任之初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这构成了一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加剧加拿大经济普遍混乱的局面。
而对于亚洲央行,野村亚洲及印度(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学家Sonal Varma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美元走强更像是一个制约因素,未来亚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太可能会出现分歧,原因是它们的出口和国内需求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富有弹性。因此亚洲国家在国内经济增长、通胀率都处于目标范围内的前提下,要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来管理货币波动。他强调,预计菲律宾、印度和韩国央行会进一步降息。从现在到明年年底,印尼的降息幅度将只有50个基点,因为它更多地受到美联储的约束。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