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想增长,对经销商好点

蓝鲸财经
19 Dec 2024

文 / 节点财经 九才

说到酱香白酒,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茅台。但是,茅台之后呢?到底谁才是酱酒第二,郎酒、习酒对这个头衔的争夺似乎最为激烈。其实,还有一家酱酒品牌也在觊觎这个位子,甚至早早就传出要做“茅台平替”的风声,这家企业就是珍酒李渡

相比郎酒、习酒,虽然珍酒的规模可能稍逊一筹,但其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去年在“白酒教父”吴向东带领下成功登陆港交所,使其成为最近8年唯一一家新上市的白酒企业,“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国酱酒第二股”等众多光环加持下,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在当下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期,库存高企、价格倒挂成为基本旋律,上市之后的珍酒李渡也遇到了增长的考验。

根据珍酒李渡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为41.33亿元,同比增长17.5%;股东应占利润为7.52亿元,同比下降52.6%。净利大幅下滑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确认了2.66亿元股权激励费用。剔除此类因素后,公司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6.9%。

都是双位数增长,看着是不是还可以?如果对比上市前后的表现,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作为白酒行业的后起之秀,珍酒李渡如何在中持续讲好增长故事,还面临诸多考验。

01 业绩增长放缓,存货逐年走高

观察一家企业的增长状况,不仅要看当下的数据,还要结合过去几年的发展趋势。

从2020年至2023年,珍酒李渡的总营收分别为23.99亿元、51.02亿元、58.6亿元和70.3亿元。2021年至2023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12.7%、14.8%和20.1%,不难发现,虽然从2022年以后至今,其营收水平仍在增长,但增速相较2021年已是明显放缓。

出现这样的状况,有白酒行业整个环境的原因,但珍酒李渡自身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具体来看,珍酒李渡旗下共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四大品牌。其中,主打酱香赛道的贵州珍酒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支柱,今年上半年营收27.02亿元,占总营收的65.4%;江西李渡营业收入为6.75亿元,占比16.3%。主要面向湖南的湘窖、开口笑分别营收4.52亿元、2.24亿元,占比较小。

所以,珍酒的增长情况关系到整个公司的业绩表现。但《节点财经》发现,珍酒近年来的增长状况并不乐观。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珍酒的营收增长率为17.2%,拖了整个公司(17.5%)增长的后腿。如果不是李渡的增长情况较好(37.9%),珍酒李渡的业绩表现将很难看。

而且,作为核心品牌,珍酒近年来的销量呈现连续下滑的趋势,从2021年至2023年,其销量分别为14761吨、12856吨、12630吨。对此,珍酒李渡对外的解释为,这主要由于珍酒调整产品结构,产品高端化导致销量减少。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销量下滑的情况下,珍酒并未停下扩产的脚步。目前,其在酱酒上的产能已经超过4.2万吨。与此相对应的是,珍酒李渡的库存再创新高。

今年年中报数据显示,珍酒李渡存货达到64.88亿元,同比增长17.43%。而在2021年时,其存货才只有36.49亿元。相比营收数据的增长,存货的增长更为迅速。卖得越多,存货越多,这种趋势的背后,似乎在说明公司在业绩增长方面的处境。

02 翻倍的销售开支,拖累盈利能力?

如果说存货走高,是目前整个白酒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那珍酒李渡自身独有的问题,可能就要说到盈利能力了。

据《节点财经》了解,2023年白酒企业整体毛利率为82.52%,相比之下,珍酒李渡去年的毛利率为58.03%。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提升了0.9个百分点至58.8%,但仍然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珍酒李渡旗下的四个品牌中,毛利率最高的并非核心品牌珍酒。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的毛利率分别为58.1%、68.4%、59.1%和40.7%。

众所周知,白酒行业的利润率普遍较高,尤其是酱酒赛道在茅台的带领下,赚钱能力更是突出。而在珍酒李渡对产品的定位中,珍酒、李渡都是专注于次高端及以上的酱香型白酒产品。所以,珍酒如此之低的毛利率让人意外。

其中原因,《节点财经》在珍酒、李渡两者的差距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虽然两个品牌定位类似,其市场布局和团队规模并不一样。珍酒面向全国化市场,其销售队伍的规模要比布局江西的李渡要大得多,相关费用支出就更高。这也可以发现,影响珍酒毛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销售成本。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珍酒李渡的销售及经销开支由2022年的13.42亿元增加21.2%,达到16.27亿元。这一数据放在整个上市白酒企业中,也是相当突出。比如同期营收也在70亿左右的舍得酒业,其销售费用也只有12.90亿元。

其实,珍酒李渡在上市之前,其销售及经销开支高企的问题就已经有所显现。而在《节点财经》看来,之所以要在销售上投入如此高的成本,背后离不开公司在经销渠道和品牌力方面的问题。能否在渠道和品牌方面有所突破,或许将决定珍酒李渡未来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03 白酒要增长,不能亏待经销商

对于白酒企业来说,能不能保持快速增长,经销商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对于珍酒李渡来说,同样是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早在2020年时,珍酒面对全国市场就提出了“6+8+N”战略布局,即聚焦贵州、河南、山东等6个核心省份,培育上海、北京、浙江等8个重点省份,并孵化全国其他有酱酒氛围和基础的N个潜力市场。

要推进这个战略布局,拉动销量增长,经销商建设就尤为重要。在前文就已经提到,珍酒李渡在销售队伍上的成本投入很大,但从实际结果来说有些差强人意。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全国共有7360家经销商,半年时间增长约100家,相比去年同期新增的270家,这一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其实,喝过珍酒的消费者对其口感的评价不错,但受限于经销商渠道薄弱,其接触的消费者规模有限。

对于经销商来说,有利可图才有销售的动力,珍酒李渡价格上的混乱对经销商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

目前,在某电商平台可以发现,珍酒核心单品53度500ml的“珍十五”的优惠前价格为659元,到手价400元,直接打六折。这种情况下,经销商的利润将变得非常微薄,自然会影响积极性。

2021年“双十一”时,珍酒曾拿下京东白酒销量榜单第一名,但代价却是大幅降价。其旗下的大单品“珍十五”指导零售价为3800元到3900元/箱,双十一当天直接将价格压至1900多元一箱,引发不少经销商的愤怒和不解。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主打高端和次高端的白酒品牌,珍酒虽然在贵州当地的市场规模仅次于茅台、习酒,但对全国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其品牌知名度仍然不高。

茅台等头部品牌为了提高产品档次,往往选择的都是涨价策略。即便存在价格倒挂的情况,但厂家自己亲自下场,击穿价格底线的做法,对经销商和品牌都难免造成一定的伤害。

品牌不够硬,经销商没有积极性,产品再好,想在存量市场的“内卷”中保持增长都将困难重重。当然,已经习惯在营销上大笔投入的珍酒李渡,未来大概率仍将以此作为助推增长的重点抓手。但是,这种方式能否支撑其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