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按下自免加速键

蓝鲸财经
19 Dec 2024

文|氨基观察

TCE在自免领域按下加速键。

过去一年,同润生物、恩沐生物相继达成了高总额的首付款交易,让自免领域的TCE交易成为国产创新药出海的最大热点之一。

如今,海外药企的押注仍在继续。

12月16日,Candid Therapeutics在一天之内,实现了三连击,分别与诺纳生物、岸迈生物、Ab Studio三家企业达成TCE合作。

Candid与这些企业的合作,更多是技术平台层面的,因此总金额相对有限(13.2亿美元)。

但考虑到,Candid是一家专门以出售为目的成立的biotech,因此其在未来有可能创造更震撼的交易数字。毕竟,Candid创始人在去年,已经创造了41亿美元卖身的奇迹。

无论如何,越来越多药企的入局,势必会进一步加速TCE在自免领域的研发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01 / 2024年的焦点

Candid的大力度扫货,或许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自免领域的TCE交易,可以说是今年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对于国产分子而言。

今年8月以来,国内Biotech分别完成了有关于四项与自免方向有关的TCE交易,包括嘉和生物(CD3/CD20双抗)、岸迈生物(BCMA/CD3双抗)的Newco交易。

这一领域,也诞生了国内Biotech出海史上两项价值巨大的交易,包括同润生物和默沙东达成CD3/CD19双抗的收购,合作首付款为7亿美金,仅次于BMS与百利天恒关于双抗ADC的合作;

以及GSK收购恩沐生物的CD3/CD19/CD20三抗CMG1A46的合作,交易首付款为3亿美元,也是较高的水平。

核心原因在于,TCE在自免市场的潜力,被越来越多的药企看见。

B细胞驱动的免疫异常是多种自免疾病的核心发病机制,包括神经免疫(多发性硬化MS、重症肌无力gMG)、风湿免疫(SLE、干燥综合征等)和肾病(狼疮肾炎)等多种疾病。

TCE的机制,理论上也能够通过深度清除B细胞,来为这些患者带来获益。并且,一些初步的探索,也是证明了潜力。

例如,有德国的研究团队使用强生的BCMA/CD3 双抗 Teclistamab,在 B 细胞清除疗法失败后的患者中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患者病情显著缓解。其中,一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SLE生物标志物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其粘膜皮肤和肌肉骨骼症状完全消失,实现了完全缓解。

积极的探索结果,自然也吸引了更多的药企入局。根据Insight数据库,目前全球共有20款左右,处于活跃状态的CD3双抗开展了针对自免疾病的临床研究。

/ 02 / 进一步升温

目前来看,TCE在自免领域的热度,有望进一步升温。入局者越来越多的同时,潜在的重磅交易,也可能越来越多。

例如,上文提及的Candid,就是专门为交易而成立的biotech。Candid是RayzeBio创始人Ken Song,出售RayzeBio后的又一次创业。

去年,RayzeBio创造了美股生物科技领域的第二大IPO案例,并且在上市三个多月后,RayzeBio被BMS以41亿美金的高价收购。

从2020年成立,到2023年IPO上市,仅用了3年时间;从9月IPO上市到被溢价105%收购,RayzeBio仅用了3个月,主打一个稳准狠。

又一次创业,Ken Song显然是希望继续复制RayzeBio的故事。

今年9月,Candid以3.7亿美元的A轮融资和通过收购另外两家生物技术公司Vignette Bio和TRC 2004获得的两项资产而进入生物技术领域,目的是专注于TCE的研发。

Candid的管线CND106和CND261都已完成肿瘤学的1期试验,其现在将它们转向自身免疫性疾病,预计两款药物在2025年之前有相关安全性数据读出。

公司的搭建层面,团队配置也足够豪华。首席医疗和科学官Timothy Lu此前在在 DICE Therapeutics(后被礼来收购)开发了口服 IL-17 自身免疫药物;首席财务和商务官则是RayzeBio 的前同事 Arvind Kush……

再加上Ken Song丰富的公司运作经历,Candid或许能够继续让TCE在自免领域创造交易奇迹。

/ 03 / 一场技术的盛宴

Candid能否如愿不得而知,但其只是TCE在自免市场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一趋势下,我们或许将看到一场技术盛宴。

血液瘤TCE双抗,已经历经三次迭代。第一代TCE双抗安进的BiTE因为没有半衰期,所以采用连续续静脉输注,而且有较大的CRS反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第二代血液瘤TCE双抗基本上都含有Fc,半衰期很大程度的提高,采用了前剂量给药,进一步的降低CRS反应。这也为血液瘤TCE双抗带来了更高的预期。

目前,技术迭代探索仍在继续。第三代血液瘤TCE双抗为了进一步降低CRS,采用了亲和力较低的CD3抗体。虽然能否取得更好的效果还有待时间的证明,但无疑带来了更高的希望。

总体来看,TCE双抗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比较多,例如提高依从性和组装效率,这也必然是自免市场的焦点。毕竟,相对于肿瘤药物,自免药物对于依从性、安全性等要求更为严苛。

而火热的押注,也并不是同质化,而是差异化的竞争。例如,上文提及的GSK大并购案例中,GSK就认为CMG1A46,分子设计有特点:对CD19和CD20阳性B细胞具有高亲和力,对CD3具有低亲和力,可以降低TCE通常相关的毒性。

GSK指出,临床前研究已经表明,“血液和组织中快速、深入的B细胞耗竭,这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更持久的反应”。

也正因此,GSK对该分子寄予厚望,希望将CMG1A46用于B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和LN,并有可能扩展到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场巨头间的较量,最终惠及的将是患者。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场竞争,将如何演变下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