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浪财经 刘丽丽
“从9.9元,涨到12.9元,后来13.9元,今天15.8元了?”
多地消费者近期表示,瑞幸咖啡正在用各种方式悄悄涨价,并质问瑞幸“怎么越喝越贵?”
实际上,瑞幸咖啡9.9元低价活动已经全面收缩,其适用范围由全场产品缩减至少数特定产品。根据实测,目前9.9元店庆券每周只可领一张,下午茶限时券每天只限用一张。同时,瑞幸咖啡的次卡定价方式也改为阶梯式,退款时若已使用的次数较少,单杯价格会从原来的9.9元上升至12.9元。
分析认为,尽管瑞幸咖啡的营收在增长,但运营成本的攀升导致了利润率不理想,这可能是瑞幸涨价的主要原因。
关于涨价问题,瑞幸咖啡客服否认称,暂时没有接到调价通知,以官方展示为准。
甩不掉“便宜”标签
库迪成为搅动行业的“鲶鱼”后,9.9元咖啡就成为行业价格战的主战场。今年上半年,库迪开启为期三个月的营销活动,全部饮品9.9元不限量,瑞幸跟进推出周周享9.9元。今年5月,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表示,已经做好“全场9.9元促销”持续三年的准备。
库迪能不能坚持3年不好说,但瑞幸已经在采取多种策略,试图将产品价格拉回至12-20元价格区间。
“以前次次喝都是11.89元,竟敢偷偷涨价”,多位消费者表示,自己买的抹茶拿铁价格变成了13.05元,新西兰生酪拿铁也涨价到了15.05元,而瑞幸的美式咖啡在涨价,“同样4.1折券,之前9.43元,现在10.66元。”
此外,瑞幸的次卡已经改为阶梯定价。以前购买99元10杯次卡后,用几次再退掉剩余的次数,都是按照均价9.9元退款,现在该操作无法实现。按照目前的退款计算方法,如果使用1—2次后退款,单杯价格是按照12.9元计算的。
经历了价格大战,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瑞幸的标签就是9.9元。但低价策略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反噬。
分析人士认为,低价模式对商家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提升客户流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销售量,并抢占市场份额。但其劣势则在于利润空间被挤压,长期低价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通过原材料减少来节约成本,也可能导致质量下滑,影响品牌的长远发展。
价格战开始容易,收场难。
有人形容瑞幸是“打又打不赢、走又走不掉”,处境尴尬。“毕竟低价打法在短期内确实能起到快速拉动销量的效果,但当消费者习惯于瑞幸的低价产品后,就会形成价格预期,瑞幸再想回到常规或更高的价格体系,消费者会很难接受。”
确实已经有部分消费者在抱怨瑞幸,“本来就是为了便宜,现在涨成这样,果断弃了”“超过9.9的瑞幸我是不会喝的”。
同时,瑞幸的口味也受到了部分消费者质疑。一位咖啡爱好者表示,“有些品牌叠加上充值和返点,美式就比瑞幸便宜,口感也好喝多了。”还有人表示,现在觉得便宜的都比瑞幸好喝。
目前,瑞幸的9.9价格战略重心转移到了奶茶。今年8月,瑞幸推出了首款轻乳茶产品“轻轻茉莉”,宣告进入奶茶领域,之后开始推出下午茶9.9活动,如今有4款奶茶有9.9元价格。
茶饮市场的巨头们也纷纷采取降价措施应对。喜茶、奈雪的茶和乐乐茶,客单价已经下探至17元至20元区间;而沪上阿姨、Coco都可、一点点、茶白道、古茗等品牌,客单价也普遍降至13元至15元的区间。
但也有分析人士直言,“由俭入奢易,而由奢入俭难,你用9.9打垮别人的同时,也给顾客养成了固有印象,后面再想提价,就很难被人接受了。”
涨价为缓解财务压力?
如今,瑞幸咖啡在国内的店铺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星巴克咖啡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尚未过万。从门店数来说,瑞幸咖啡仅用了两年就追上了星巴克20年在中国的开店数。在第三季度,瑞幸咖啡若按照每杯平均单价12、13元进行估算,就销售约8亿杯饮品,足够绕地球2圈。
财报显示,尽管瑞幸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达35.5%,但净利润同比下滑达13%。从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瑞幸咖啡21343家门店中,自营门店13936家,联营门店数7407家,占总门店数比例分别为65.3%和34.7%;来自自营门店的收入为78.39亿元,来自联盟门店的收入为23.41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7.0%和23.0%。其中,自营门店的利润率为23.3%,联盟门店的利润率情况未公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三季度瑞幸单店的平均收入呈现下滑趋势,而开店数量从今年第2季度开始明显放缓,季度新开店数量缩减至1000家上下。
尽管瑞幸咖啡的营收在增长,但运营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率不理想,这也许是瑞幸悄然涨价的背后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加密点位的城市来说,瑞幸咖啡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其他品牌咖啡店,还有同一城市里的联盟门店,如何提升单店经营效率,也是严峻的考验。
责任编辑:郝欣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