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金十大新闻出炉!32万亿公募破浪前行

券商中国
26 Dec 2024

专题:2024基金行业年终大盘点:谁将夺冠?ETF市场加速“吸金”

岁末将至,回首展望。2024年,对公募基金行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跌跌撞撞中破浪前行,在改革新局中憧憬未来。

这一年,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历史首次超过32万亿元,成为居民理财的中坚力量。这一年,纲举目张,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踏上新征程。这一年,公募费率改革稳步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把投资者的获得感放在更重要位置。这一年,红利资产崛起,债券基金牛市行情不断演绎,公募REITs大扩容。这一年,多元资产配置正当时,公募创新产品迭出,彰显普惠金融本色。

券商中国以“十大新闻”回顾公募行业2024年的发展。击楫奋进,勇毅前行,26岁正青春,期待公募基金行业继续破局蝶变,行稳致远。

1、降佣降费持续落地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稳步推进,产品综合费率整体继续下移。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正式落地,证券交易佣金及分配管理得到规范。此外,多家基金公司调降旗下ETF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

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并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正式落地,行业综合费率水平继续稳步下降。

今年,ETF成为公募基金降费主力产品类型。11月19日,华泰柏瑞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多只大型宽基股票ETF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将分别调降至0.15%和0.05%,这也是目前指数型基金产品的行业最低费率。粗略计算,此次费率下调的基金产品总规模达到1.3万亿元,有望为投资者每年让利50亿元。

自2023年7月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出台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实施了包括管理费、托管费下调,以及实施浮动管理费率试点等多项举措。费率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费同比下降13.84%。

点评:降费成为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的关键词之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是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应有之举,意义重大,既能增强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也是公募基金行业用真金白银为投资者让利。

2、被动首超主动

被动投资大时代已经来临。随着机构投资者需求大幅增长以及自身优势进一步凸显,今年国内被动投资高歌猛进,产品数量与规模均实现爆发式增长,产品类型也百花齐放,更加丰富多元。

最新数据显示,国内被动投资产品(不含联接基金)总规模在5万亿元左右,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ETF市场的发展,ETF最新规模高达3.7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2万亿元。

今年,“E”军突起,国内资金积极拥抱被动投资。今年三季度末,被动投资基金持有A股市值历史上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市值,这对A股投资生态以及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且,今年宽基ETF爆款频出,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代表的核心宽基ETF规模持续突破历史纪录,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一度突破4000亿元。ETF千亿规模俱乐部不断壮大,目前已有6只ETF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与此同时,深度布局ETF的基金公司规模水涨船高,国内公募机构规模排名生变。得益于ETF产品规模增长,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今年非货规模均实现大幅增长。

点评:“E时代”来临,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尽管被动投资行业发展迅速,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产品同质化严重和迷你产品众多,是目前被动基金存在的一大问题。

3、规模连破纪录

在第26个年头,公募基金资产规模扶摇直上,屡屡刷新纪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2月底首次突破29万亿元,4月底首次突破30万亿元,5月底突破31万亿元,最终于9月底,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合计达到32.07万亿元,再创新纪录。

回溯公募规模发展史,自1998年首批公募基金成立以来,直至2017年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才突破10万亿元,用了近20年时间。4年后,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在2021年突破20万亿元。今年,公募基金规模又突破30万亿元。公募基金发展稳扎稳打,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彰显澎湃动力。

2024年,公募基金的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专业化的理财产品,反映了居民财富结构的变迁。近年来,凭借产品类型丰富、购买门槛低、运作管理透明等特点,公募基金已成为实践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之一。

点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扩张,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来自每一个家庭对资产保值增值的美好期待。公募基金行业在承担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行业发展任重道远。

4、政策暖风频吹

2024年,引导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法规频繁出台,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时隔十年,再次颁布新“国九条”。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全面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设,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

新“国九条”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对资管机构的投研能力和产品创新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公募机构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的要求,积极践行新“国九条”精神,做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点评:新“国九条”督促基金管理人树牢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把投资者的获得感放在更重要位置。让投资者赚到钱是基金管理人的重要使命,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新“国九条”意义重大。

5、红利资产崛起

2024年12月17日,全市场58只红利主题基金合计规模达到1053.63亿元,总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在资金的推动下,红利资产“水涨船高”,中证红利低波指数年内涨幅超18%。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红利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易方达红利ETF的规模位居前三,分别达到了216.89亿元、114.83亿元、77.22亿元,此外还有景顺长城红利低波100ETF、招商中证红利ETF、摩根港股红利指数ETF三只产品的规模超50亿元。

从政策端来看,监管多次出手引导优化A股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对红利资产的长期表现形成又一重要支撑。

点评:2024年无疑是红利资产的大年,A股整体呈震荡分化格局,但高股息资产持续走强,市场掀起新一轮红利投资热潮。中长期来看,低利率背景也会提升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线资金、低风险偏好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配置力度有望抬升。

6、个人养老金产品扩容

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于12月15日推广至全国。

证监会表示,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优化产品供给,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公募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代表,目前已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创造了良好的长期收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多家机构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将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注入新动力。一方面,此举可让个人养老金惠及更多居民,有助于提升居民养老储备意识,推动养老规划和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促进我国养老体系可持续发展。

点评: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作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意义重大。这次个人养老金产品迎来扩容,有望直接惠及更多居民,也会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的长线稳定资金,为公募基金行业引入源源不断的“长钱活水”。当然,这无形中也对公募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需尽心尽力打磨出好的产品,为居民养老储蓄更好增值贡献力量。

7、债牛贯穿全年

2024年,较为宽松的货币周期和充裕的流动性支撑债牛行情贯穿全年。债市进入低利率新阶段,整体利率呈现单边下行态势。

国债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超长期品种上涨显著。其背后原因主要是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存款利率密集下调。此外,一些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倒逼货币基金投资者主动求变,把债券型基金作为替代。

在债券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一些债券基金净值不断攀升,国内纯债基金超九成净值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已有超1000只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超5%,其表现远远好于往年同期,甚至超出很多机构预期。如30年国债ETF年内涨幅高达20%,10年地方债ETF年内涨幅超10%,政金债券ETF、十年国债ETF、活跃国债ETF年内涨幅均超8%。

债基成为今年最受投资者追捧的产品之一,是承接居民理财配置需求的主力。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今年二季度末规模历史首次突破10万亿元。

点评:当下,现金类资产性价比逐步低于固收类资产,不少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受到债券市场高收益吸引,不断涌入债券基金市场。但债券基金的收益并非无风险收益,在债牛不断演绎情况下,监管多次发声提示风险,也需要引起债券投资者的重视。

8、公募REITs大扩容

今年,公募REITs市场迎来高速发展,首发项目入市节奏提速明显。

截至目前,年内新成立REITs产品数量达到29只,公募REITs产品数量扩容至59只,接近翻倍增长。今年公募REITs发行规模已超640亿元,为历年之最。与此同时,全市场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增至22家机构,参与项目的相关各方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此外,重点领域项目也在积极推进扩募,其中已有多个项目获受理。从行业分布来看,发布扩募公告的REITs项目涵盖了产业园、清洁能源、保障房等领域。公募REITs底层资产不断扩容,覆盖的资产类型也越来越多。

整体来看,公募REITs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不仅为投资者带来新投资工具,更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贡献资本力量。

点评:经过3年多的实践,公募REITs迎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公募REITs专注于投资不动产领域,其风险收益特征与股票、债券等资产的相关性较低,是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补充。

9、投而优则仕不再吃香

基金行业一度引发市场关注的投而优则仕不再流行,今年不少知名基金经理陆续从公司高管位置卸任,回归投研工作。

此前,在基金行业高速发展阶段,出于为基金经理提供良好晋升渠道和薪资待遇考虑,投而优则仕成为业内比较流行的现象,兼任公司副总经理等高管职位的基金经理数量不断增加。公司更是希望为这些人提供高管职位以便留住人才。同时,让来自投研背景的高管参与公司日常管理,也有助于公司整体投研实力的提升。

不过,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迎来诸多挑战,对基金经理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在晋升为高管后,不得不将大量精力参与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分配到投资、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大幅压缩。此外,高管限薪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经理追求高管职位的积极性。基金经理回归投研趋势明显增强。

点评:基金经理投而优则仕后出现反向操作,这也恰恰说明管理和投研存在着两难全,就如同优秀的工程师不一定能成为好的项目经理。目前公募行业同时兼任高管和投资的人员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如何做好两者的平衡成为他们的必修课。

10、行业“卷”出新高度

行业“卷”出新高度 中证A500指数成最卷赛道。

2024年,基金行业更“卷”了,特别是以中证A500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被市场认为是新宽基标杆,自诞生之日起就“卷”出了新高度。

2024年9月23日,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由10家头部公募推出首批中证A500ETF。随后,第二批和第三批中证A500ETF,以及非ETF指数产品持续“上新”。短短两个多月里,中证A500指数基金赛道涌入近60家公募。

截至12月20日,近60家公募一共成立了96只中证A500指数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总规模达3262.23亿元。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规模增速,基金公司在中证A500指数上的布局,均为公募基金史上之最。

点评:中证A500ETF一诞生就成了爆款,成为各家基金公司的必争之地,大家展现十八般武艺,卷渠道、卷营销、卷费率、卷分红、卷速度,但唯独没有卷出差异化,市场对同质化竞争的担忧也日益加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