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价格战鏖战正酣,连锁咖啡店洗牌提速

蓝鲸财经
03 Jan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月3日讯(记者 张静伦)从比拼价格,到不断拓店,今年的咖啡市场颇具热度。

头部咖啡品牌们仍然在飞速狂奔,其中瑞幸、库迪凭借加盟策略迅速扩张,领先其他品牌较大身位,均实现“万店”规模。另一边,精品咖啡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COSTA、Seesaw等精品咖啡代表,开始加速进入关店期。

消费端,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掀起的“9.9元”价格战在中国咖啡市场正硝烟四起。然而,供应链上游国际咖啡豆的价格也站上了历史高位。“9.9元”价格混战会否因此走向终结?国内咖啡市场竞争格局又将如何变化?

从价格之争到规模之争

在过去一年内各大咖啡企业的价格鏖战之下,用户心智被9.9元咖啡占领,越来越多消费者不愿意为高溢价的咖啡买单。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现制饮品创新趋势报告2024》显示,在价格段偏好方面,有超近80%的消费者趋向于选择单杯价格段在10~20元的现制饮品,而通常购买单杯新品价格在25元以上的消费者仅有4%。

这场由库迪、瑞幸领头的价格竞争,席卷至中国大大小小咖啡店。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瑞幸在国内开出了21410家门店,人均消费14.78元;库迪咖啡门店数也有8000余家,人均消费10.32元。

过去,星巴克一直被认为是咖啡连锁行业独一档的存在。高冷如星巴克也以各种形式在“迂回”加入价格战,屡屡上线“买一赠一”“拿铁7折”“指定饮品双大杯49.9元”等优惠活动。

就连被誉为“星巴克祖师爷”的皮爷咖啡,都开始主动拥抱这场价格变革,在北京悄然推出了全新品牌Ora Coffee。新品牌产品以15-25元为主要价格区间,若加上优惠券,一杯“美式”的价格最低可到9.9元。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咖啡市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之下,几乎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从业绩上看,长期的低价胶着,已使得咖啡品牌们疲惫不堪。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就持续下滑,至今还未有上涨迹象。瑞幸咖啡也面临着不小的增长瓶颈,连续三个季度同店销售额的增速放缓。

另一边,9.9元咖啡大战,正将精品咖啡冲击得溃不成军。

此前,英国老牌精品咖啡COSTA正持续关店收缩,在2024年共关闭97家门店,门店数跌破389家。而在巅峰时期,其门店数达到近千家。无独有偶,老牌连锁咖啡品牌太平洋咖啡被曝一年闭店超百家;漫咖啡北京丰台一门店突然闭店“跑路”。相比之下,Seesaw咖啡显得尤为惨烈,品牌先后被爆出拖欠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门店关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幸、库迪等头部咖啡品牌依旧在加密门店。在2024年中国咖啡行业规模排位中,瑞幸依旧是中国市占率第一的连锁咖啡品牌,截至第三季度末门店数量已达21343家,前三季度净增5095家,依旧保持了较快的开店速度。

2022年10月横空出世的库迪凭借高举高打的风格以及声势浩大的低价促销活动,迅速在市场打开知名度,10月22日,库迪宣布全球门店数量突破万家。

对手的不断进攻,也使星巴克加快了在中国的开店速度,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净新790家门店,门店总数达7596家。

当然,加速奔跑之下,也是更加激烈的竞争。此前,根据窄门餐眼统计的全国咖啡门店数量显示,现存门店总数从5月的20万家降至9月的19.1万家,整体开店速度赶不上闭店速度。

咖啡豆涨价加速行业洗牌

外部市场无尽的低价问题还没有解决,咖啡厂商们还要应对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内部压力。

2024年以来,有咖啡行业价格风向标之称的美国C型咖啡期货(KC.NYB)价格持续上涨,从1月2日的188.5美分/磅上涨至12月31日的320.85美分/磅。

而此次价格波动主要源自世界第一大阿拉比卡豆生产国巴西以及越南遭遇极端干旱天气导致咖啡豆减产,以及欧盟即将实施的零毁林法案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连锁反应下,巴西和哥伦比亚的豆子价格几乎涨了近一倍,并且云南豆价格也水涨船高。

据国际咖啡贸易商Volcafe预测,2025至2026年度,全球咖啡豆产量预计将出现850万袋的短缺。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有55%的可能性过渡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模式涉及海洋表面温度的冷却,可能会给咖啡生产带来进一步的不利影响。

在咖啡市场打响价格战的背景下,咖啡豆的价格无疑挑动着多方神经,咖啡行业也迎来了关于供应链上的新一轮赛点。

大型连锁咖啡企业一般对行业都会“先知先觉”提前囤货,价格会保持相对平稳,抗风险能力也会比较强。星巴克中国、库迪咖啡、瑞幸咖啡、Tims天好中国等咖啡品牌在回应媒体时也均表示,对于此次咖啡豆涨价风波并未受到影响。而对于缺乏大批量采购能力的品牌来说,这次涨价,或会进一步加速市场的洗牌。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咖啡豆在门店成本中并非大头,但是在持续的“价格战”下,扣除人工、房租、水电费等费用后,咖啡门店毛利所剩有限。所以从中长期来看,咖啡豆价格的持续上涨,仍会给大型咖啡企业带来成本压力。

因此,在当下的节点上,无论是连锁咖啡品牌还是精品咖啡馆,都急需寻找市场环境变化中降低自身影响的最优解,而非牺牲利润,赤膊上阵。

例如瑞幸摸索出了一套“新品+联名”的成熟爆款孵化机制。官方公众号显示,2024年上半年,瑞幸咖啡共发起了16次IP联名。

一系列营销活动也让瑞幸的销售和营销费用猛增,并在三季度就有所体现,财报显示,瑞幸咖啡在第三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53.2%。而这些动作,也为瑞幸带来了单季净收入首次破100亿元的亮眼成绩。

Tims咖啡则是推出更多具有性价比的贝果类暖食套餐,和其他咖啡品牌拉开差异化。Tims天好中国CEO卢永臣对此解释为,尽管咖啡行业短期内存在规模、价格战等内卷竞争,但增强暖食的优势,有助于Tims咖啡强化在消费者处的品牌认知,团队也会基于Tims咖啡的这一特点,在未来进行更多打磨与提效。

这种行业创新,或将进一步推动9块9价格战的熄火。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