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成立半年多后,国家大基金三期正式出手了。
近期,两只主要从事股权投资等经营活动的私募基金成立,而其背后的大股东都是国家大基金三期。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大基金三期此举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卡脖子”难题。同时,相关公司也有望获得大资金的加仓,而最新资料显示,多家公司近期已被其管理机构关注。
新成立两只私募基金
作为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机构之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已先后成立三期,其中第三期于2024年5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超过了此前大基金一期、大基金二期的注册资本总和。对此,本公众号曾刊发《国家大基金再发力!三期规模超前两期总和!这些领域将成投资重点!》等多篇文章进行跟踪报道。
国家大基金三期自成立后并无公开投资记录,直至2024年12月31日,国投集新(北京)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国投集新投资”)和华芯鼎新(北京)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华芯鼎新投资”)两只基金同一日成立。据悉,其大股东之一均有国家大基金三期(见附图)。
工商信息显示,国投集新投资和华芯鼎新投资的经营范围均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其中,国投集新投资注册资本为710.71亿元,大股东是国家大基金三期和国投创业(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创业基金”),分别出资710亿元和7100万元;华芯鼎新投资注册资本为930.93亿元,大股东是国家大基金三期和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投资”),分别出资930亿元和9300万元。在两只基金中,国家大基金三期合计出资1640亿元。
此外,工商信息还显示,国投集新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指负责合伙日常事务执行的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是国投创业基金,华芯鼎新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是华芯投资。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为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两只基金的成立为引导产业发展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同时,大规模资金真金白银的投入也有望使得相关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增量资金。
掌舵者重仓多股
目前,国投集新投资和华芯鼎新投资均无公开投资记录,但从股权穿透来看,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及其背后的大股东却动作频频。如国投创业基金,其成立于2024年10月16日,大股东为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创业投资”)和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国投”),持股比例分别为65%和35%。
在2024年三季度末,国投创业投资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现身于1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除复洁环保等少数几家公司外,其余公司均为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公司,且持股数量相较2024年二季度末均无变动。如其持股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分别达22.74亿元和19.54亿元,而其均是半导体设备公司(见表1)。
同期,亦庄国投也现身于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公开的第一重仓股是燕东微,公司是是一家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半导体企业,属于申万半导体行业分立器件细分领域,且相较2024年二季度末持股数量增加了5589.85万股(见表2)。
而据报道,华芯投资则是国家大基金一期的唯一管理机构,国家大基金二期的管理机构之一。在2024年三季度末,国家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分别重仓了26家和16家上市公司,其中国家大基金一期以持股不动和小幅减持为主,国家大基金二期以持股不动和新进重仓为主。具体持股名单可查阅本公众号往期文章。
最新关注两家公司
除了公开持仓,国投集新投资和华芯鼎新投资的执行合伙人近期还频频现身。如在2024年11月6日-11月8日期间,国投创业投资即现身微导纳米的机构调研名单。
据悉,微导纳米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微纳装备制造商,形成了以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为核心,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多种真空薄膜技术梯次发展的产品体系,专注于先进微米级、纳米级薄膜设备。在机构调研过程中,机构对新一届美国政府半导体相关政策的出台比较担忧,对此,微导纳米坦言,“针对中国的半导体产品出口限制虽然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同时也催生了国内半导体厂商自主创新、国产替代的强烈需求。”
同时,微导纳米表示,“薄膜沉积设备是晶圆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行业和技术门槛高,国产化率低,市场空间大。公司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的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微纳装备制造商,现已研制出多种真空薄膜技术梯次发展的薄膜沉积设备产品体系。基于公司强大的技术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投入研发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能和效率,抓住当前行业发展的机遇。”
2024年11月13日,国投创业投资再次现身盛美上海的机构调研名单。据悉,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上海市政府科教兴市项目重点引进的集成电路装备企业,是具备世界先进技术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机构对盛美上海的2024年经营情况比较关注,对此,公司表示,“公司最新上调 2024 年度的经营业绩预测区间,主要基于目前在手订单执行进度、产品交付计划以及客户验收加速,公司现阶段对年底前能够完成交付并取得客户验收的设备数量形成了更为清晰的预期。整体而言,在2024年年初,公司对全年营收预测相对保守。随着年末临近,公司对全年业务情况进行了更为详实的评估,2024 年度经营业绩预测整体呈逐步上调趋势。”
据公告,盛美上海最新的经营业绩预测情况是,预计2024年度营收在56.00亿元至58.80亿元之间。这相较公司2023年的38.88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44.03%-51.23%。
责任编辑:杨红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