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四川即将迎来第三家上市银行。根据相关安排,宜宾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月8日结束招股,预计1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宜宾银行官网显示,该行近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计划全球发售6.884亿股H股。若宜宾银行此次成功上市,其将成为继成都银行、泸州银行后,四川省第三家上市银行。
港股自2021年9月东莞农商银行上市后、A股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资本市场已经很久不见银行IPO的身影。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在全面注册制下,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经营稳健性以及资产质量等因素都会对其上市带来重要影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应是中小银行认真思考的问题。
● 本报记者 吴杨
四川将迎第三家上市银行
2006年注册成立的宜宾银行是一家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城市商业银行。根据宜宾金融监管分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宜宾银行是宜宾市总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同时根据四川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截至同日,以注册资本来看,宜宾银行也是宜宾市最大、四川省内第二大的城商行。
目前,宜宾银行总资产已突破千亿元大关。招股书显示,受益于该行强大的发展战略和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组合,例如设立服务白酒产业、绿色新能源产业及科技型企业的专业支行,以及向五粮液集团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银行承兑汇票服务,宜宾银行资产规模由2021年末的684.90亿元增至2023年末的934.44亿元,再增至2024年6月末的1001.93亿元,迈上千亿元城商行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宜宾银行“含酒量”很高。根据招股书,该行第一大股东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99%。宜宾市财政局、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局和宜宾市南溪区财政局也是该行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9.987%、19.98%和16.94%。
宜宾银行自成立以来进行了多轮增资扩股,最近一轮增资扩股发生在2021年底,该行注册资本增至39亿元。
与A股、港股上市城商行相比,宜宾银行可谓是一家袖珍型城商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厦门银行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资产规模最小,为3984.55亿元;泸州银行在港股上市的区域性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小,为1651.62亿元。上述两家银行2024年6月末的资产规模均超过宜宾银行同期数据。
回溯宜宾银行上市之路,该行曾在2023年6月、2024年3月两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2024年11月,宜宾银行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12月通过港交所聆讯。根据安排,宜宾银行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8日进行招股,预计1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宜宾银行计划全球发售6.884亿股H股,发售价为每股2.59至2.72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该行通过此次上市将最多募资20.74亿港元。“我们拟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强化资本基础,以支持业务持续增长。”招股书写道。
2022年11月,宜宾银行董事长薛峰陪同四川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调研时表示,近年来该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持续改善、运营管理不断优化,已具备登陆港股条件且上市优势突出。
候场排队热情不减
谋划上市或已经上市的四川省内银行并非仅有宜宾银行一家。成都银行、泸州银行两家四川省内城商行2018年先后登陆A股、港股市场。2024年4月,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公布2023年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成都农商银行位列其中;2023年初公布的2022年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中,乐山市商业银行、宜宾银行、绵阳市商业银行、四川天府银行均在其中。
“正在排队IPO的银行,大多经历了几年候场。在此过程中,业绩不理想、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机构战略调整、重大事项进展等都会给上市进程带来变数。”某金融咨询公司一级咨询经理向记者表示。
华东某农商银行高管直言,2022年该行有上市计划,并积极进行了申请。后因迟迟未能达到各类上市指标要求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目前该行已放弃上市。
近日,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披露,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IPO审核状态出现变化,由此前的“中止”变为“已受理”。截至记者发稿,广州银行IPO审核状态仍为“中止”。
2024年9月30日,广州银行、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因“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2024年12月30日,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包括招股说明书、审计报告等。
2024年以来,马鞍山农商银行、海安农商银行、药都农商银行撤回了IPO申请。对于撤回IPO申请的具体原因,其中一家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整体经营并未出现任何问题,只是近期有一起诉讼案件,可能构成重大事项,我们担心会由此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暂时撤回上市申请。”记者注意到,沪深交易所均对企业IPO涉及的重大事项或重要信息披露有明确规定。
港股自2021年9月东莞农商银行上市后、A股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已连续多年无一家银行登陆资本市场。就A股市场来看,截至目前,共有7家银行在“候场”上市。其中,上交所主板3家,分别为湖州银行、湖北银行、昆山农商银行,仅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已问询”,其余为“已受理”;深交所主板4家,分别为广州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东莞银行。
在多位受访人士眼里,公开上市既能对内优化公司股权结构、补充资本,又能对外提升知名度。目前,仍有部分银行在积极谋划上市。
“股权分散一直是我们上市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包括职工持股比例不满足要求等。我们正在与利益相关方积极协商,妥善处理有关事项。我行的一些业绩指标明显优于部分已上市银行,一旦有机会,我们会积极争取上市。”东部地区某农商银行人士说。
持续修炼内功
“银行上市高峰期已过,不少银行在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上市计划或推迟。另外,从市场角度看,部分银行担心,在银行板块估值较低状态下,目前上市可能陷入破发的尴尬境地。”谈及银行上市进度渐缓,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表示。当前,银行股仍然处于大面积破净状态。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A股42家上市银行的市净率最高为0.98倍,最低为0.32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注册制下寻求IPO,除满足普遍的高标准外,资本市场更看重中小银行是否具有清晰的股权结构、健全的公司治理、稳定的盈利能力、健康的财务状况以及良好的市场前景。
“2023年全面注册制落地之后,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所属领域或板块有所偏向,更倾向于支持业绩稳定、模式成熟、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行业的企业上市。”南方地区某农商银行高管直言。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中小银行总体实力相对较弱,公司治理有待完善,业绩稳定性不强,这些都会加大上市难度。“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应是这些银行认真思考的问题。”前述金融咨询公司一级咨询经理说。
“中小银行存款成本明显高于大型银行,而贷款客群以中小微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导致其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项目来有效覆盖资金成本。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中小银行不得不通过增加金融投资来提升收益水平,但效果有限。所以,当前中小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比大型银行更大。”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
浙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梁凤洁表示,中小银行有属地化经营要求,经营区域对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有天然影响。区域红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政务业务、实体业务两方面:政务业务的繁荣度与当地政府融资能力、融资意愿相关;实体业务发展情况一般与当地经济活跃度和营商环境有关,经济越活跃、营商环境越优越,则实体相关业务景气度越高。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表示,中小银行应主动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以本地化、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为努力方向和行动要求,致力于成为“小而美”“小而精”的高质量银行,坚守普惠定位,提升专业化、差异化服务能力。例如,中小银行未来可以利用人缘地缘优势,不断下沉服务重心,筛选出被大型银行过滤掉的优质客户,形成错位竞争,围绕大型银行暂时没有深耕的领域开拓业务。
责任编辑:张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