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最话FunTalk 梁艳琳
欢迎参加“看图识库”。
这是近期一个在社交平台上颇有热度的互动游戏,让大家分别说出自己能在几秒钟内找到藏在其他店铺里的库迪咖啡店。
后来有人发现了诀窍,那就是找到那些犄角旮旯里贴着的王一博海报,相比库迪咖啡的logo,这个流量明星的脸还是要显眼很多。
2024年5月,库迪正式推出了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这是一种店中店模式,号称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小、盈亏平衡点低等特点。库迪计划广泛植入到便利店、连锁餐厅等各类业态和场景中,以实现快速扩张和市场渗透。
不过,仅7个月之后,2024年12月24日,库迪叫停了店中店模式,这意味着交3万元押金就能开家库迪咖啡店的模式已经过去了。
一位已经签了合同,并且把保证金、设备金都交齐了的便捷店加盟商,在小红书上吐槽,称公司让其退店处理,不然就加十几万升级快取店。
显然,对于加盟商来说,无论哪个选项都将蒙受损失,更重要的是,对于任何人来说,开店都是一项慎重的选择,如今创业计划戛然而止,无疑是一重心理打击。
至于为什么停止了店中店的招商,库迪官方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但据库迪的部分加盟商猜测,主要原因是很多店中店存在操作不规范、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格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拉低了品牌形象,还分走了原先加盟库迪标准店的老加盟商的市场份额,例如之前加盟过库迪标准店的刘先生就觉得,库迪现在不去做品牌提升,而是拼命开店、降价,这不论对品牌本身还是对加盟商而言都没有什么好处。
刘先生觉得他花四五十万和别人花几万块钱的共用一个品牌,这显然不太合适,而且如果这种店中店的品控出了一些问题,连带着他们这些老加盟商的口碑也会受影响。
夹缝中求生存,库迪一度将这句俗语具像化,但却被现实击退。然而,虽然店中店停了,但库迪也比以前更土更LOW了。
8块8的售价,与消费者心中对咖啡的价值锚定之间,原本有条夹缝,库迪就是在这条夹缝中壮大起来的,但现在夹缝要被抹平了。
01
自2022年预制菜项目折戟,陆正耀推出了平价咖啡瑞幸的平替版以来,库迪就走上疯狂扩张的道路。
在商店、乡镇、学校、交通枢流等地方都能看到库迪的身影,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仅2023年一年库迪就新开了6520家门店,仅次于瑞幸,但是比星巴克、manner等一众咖啡品牌的开店数量都要多出很多,2023年星巴克新开了1019家门店、manner新开了510家门店。
2024年尤甚,因为这一年,库迪开进了沙县小吃。
李阳住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里,他说“现在喝咖啡方便了,库迪咖啡就开在了我们家楼下沙县小吃的里面,也就四五平米,不仔细找都找不到”,李阳调侃道“现在真是有条缝就能开家库迪咖啡店。”
这种店中店的模式也被很多人调侃为“寄生模式”,在一般的“寄生关系”中,“寄生者”需要寻找合适的“宿主”。
库迪选择“宿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门店要多,不管是美宜佳、华莱士,还是苏宁易购,这些连锁品牌在国内的门店数都已经突破万家,并且它们和库迪都不存在竞争关系。
反观其他的大型连锁餐饮品牌或是便利店几乎都已经涉足咖啡领域,比如在711、便利蜂、全家等便利店都能买到性价比较高的咖啡,麦当劳、肯德基等也都有自己的咖啡品牌。
这种“寄生”的模式曾让库迪的门店数量迅速增长,从扩张速度来看,库迪店中店在前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据极海数据显示,库迪于5月宣布开便捷店后,8月中旬就开出650家店中店,11月11日时就已开出1300多家店中店。
02
客观而言,店中店的这种模式并不稀奇,特别是在咖啡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
事实上,在库迪之前,已有多个咖啡店品牌纷纷拥抱店中店模式,比如Tims曾和良品铺子合作并开设店中店,manner也曾把门店开进了北京链家,与链接携手打造了一个社区空间,库迪算是把店中店模式践行的比较彻底的,在短时间内与不少品牌合作开出了多家店中店。
总体来说,大家联姻的对象都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以贝果出名的Tims,目标对象应该是年轻女性,卖零食的良品铺子确实适合它;定位准精品咖啡的manner(相比其他精品咖啡,manner的价位相对较低,并且没有很多花哨的选择),和虽然朴实无华,但动辄交易数百万标的的北京链家也似有契合之处。
这么看来,8块8的库迪就该匹配沙县小吃,它给吃拌面和蒸饺的消费者在喝豆浆之外,增加一种选择。
但对于花几十万开起库迪门店的老加盟商来说,这种匹配无疑是一种背刺了,本来大家的目标是塑造高贵不贵的形象,但店中店直接把库迪拉到了跟豆浆一种档次。
站在库迪老加盟商的角度来想,他们的愤怒不无道理,好几十万扔进去,每天辛辛苦苦起早贪黑,核算下来每月只有1万多的利润不说,最后库迪跟新一批的加盟商说几万块就能开一家咖啡店,这对于老加盟商来说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库迪在推出店中店模式后的那几个月,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很多“库迪店铺转让”的帖子,闲鱼上也有了与库迪门店同款的二手咖啡机。
03
虽然店中店模式被叫停,但库迪扩张的脚步并没有,目前标准店和快取店的加盟业务仍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据了解,库迪对于加盟商的吸引力主要是启动资金不高。
正在与库迪接洽的孙晨告诉我们,快取店和标准店唯一的区别就是面积大小不一样,其他都一样,快取店的店面面积在40平米以下,标准店的店面面积在40平米以上。
根据库迪招商部门人士对他的介绍,如果开一家快取店,大概需要准备30万就可以了,5万元押金加上10万左右的机器设备和门头柜体设计,再加上15万左右的装修和房租,设备中最费钱的就是咖啡机,库迪这边一般用的是雪莱A800,除此之外,每个库迪门店需要配备四个员工,其中店长需要考取库迪学院的咖啡师从业资格。
对于孙晨最关心的利润率和回本周期库迪那边也给了相关的解释,库迪招商人员表示,在省会城市或者一般的二线城市,库迪快取店的房租在5000元左右,夏天一天可以卖到两三百杯,六七月份有的店铺一天可以卖400多杯,冬天销量没有这么好,但是也能有个一百多杯。
据此计算,库迪快取店的回本周期大概在一年左右,每个月的纯利润有1万多元,做得好一些的可以达到2万多元。
“其实一万多元也还可以,毕竟是副业,也不用自己天天去盯着,如果我能找到一些资源在学校或者医院这种地方开店,那赚的就会更多。”孙晨给自己鼓劲。
做生意有赚有赔,这点她心里很清楚,但她还是抱有很大期待,因为按照招商人员的说法,加盟库迪亏的概率不大。
据后者介绍,目前粗略统计,80%的库迪门店是盈利的,20%是亏损的,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选址没有选好。
当然,以上数据均由库迪方面提供,由于并非上市公司,加盟商实际上是很难了解库迪加盟生态的真实经营状况,事实上每个加盟商的感受都微观而真实,例如前文提及的刘先生,就因为加盟库迪标准店亏了钱。
不过无论加盟商亏钱还是赚钱,他们的生意其实和库迪的关系不大,后者本质上是一家卖咖啡豆和牛奶的企业。只要加盟店一直开下去,就会持续有新的加盟商为库迪“打工”。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陆正耀提供了一种非常原教旨主义的生意模型,曾几何时,开公司叫创业,很多人创业的第一目标并不是盈利,而是上市。但如陆正耀这样的老板,已经在资本市场坏了名声,那么他再开公司,第一目标就变成了赚钱。
按照这个模型,陆正耀其实并不需要关心每家店的房租和人工,他只会关心有多少家店,至于他们是开在低档的沙县小吃,还是开在租金高昂的国贸商城,对库迪来说,根本无所谓。
按照库迪的规划,2025年,将会有5万家库迪开遍大江南北。一个小学生都会的算式是,1万家店,每家卖5杯咖啡,和5万家店,每家卖1杯咖啡,用的咖啡豆是一样多的。
但那5万个加盟商可能不这么想。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