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姚涌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 ● ●
1
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选专业有什么不同?
每年6月底是高考考生最忙的时刻,填报志愿一直是所有家庭成员最重视的事情。专业的选择受个人兴趣、家庭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因素影响。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郝晓伟团队通过分析全国19772名不同院校类型的大学生的数据研究了城乡背景和家庭文化资本对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该研究将大学生群体分为四组:农村第一代、农村第二代、城市第一代和城市第二代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学生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的概率较高,而农村学生更倾向于理科、工科、农业和医学领域。研究人员还发现,与经济因素相比,家庭文化资本成为大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的关键预测因素,其影响路径也相对“隐蔽”。来自文化资本较高家庭的学生选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可能性增加了32.4%。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4-80664-z
2
食用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图片来源:pixabay.com
乳制品在心血管疾病(CVD)预防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Jingjing Jiao团队使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生物库和英国生物库的数据,辅以最新的荟萃分析,调查了乳制品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在中国参与者中,经常食用乳制品(主要是全脂牛奶)与冠心病(CHD)风险增加9%和中风风险降低6%有关。在英国参与者中,乳制品的总摄入量与CVD、CHD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降低有关,奶酪和半脱脂/脱脂牛奶有助于降低CVD风险。荟萃分析显示,乳制品总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3.7%和中风风险降低6%存在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奶酪和低脂乳制品与CVD发病率呈负相关。目前的证据表明,食用乳制品,特别是奶酪,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发生有保护作用。相关数据于1月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5585-0
3
请狗狗帮助发现城市天然气管道泄露点
为了减少碳排放,很多城市用低碳化石燃料(如天然气)替代了原有的高碳化石燃料(如煤),随之而来的是天然气管道网络的扩张和潜在的安全问题。如何才能精确地定位城市天然气泄漏点呢?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Y. Frank Cheng团队建议将基于车辆的检测系统与嗅探犬整合在一起,以提高城市天然气网络中甲烷泄漏检测和定位的效率。该团队在我国20个城市约40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显示,嗅探犬能准确地定位检测车辆确定的220个泄漏区域内的432个天然气释放点。同时,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的空间气体泄漏密度和易泄漏部件存在显著差异,地下钢质管道和地上立管特别容易发生泄漏。详细数据于1月3日发表在《自然·城市》(Nature Cities)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4284-024-00183-w
4
震惊!这么多人因饮用含糖饮料
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众所周知,饮用含糖饮料(SSBs)与2型糖尿病(T2D)和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有关。近日,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Dariush Mozaffarian团队通过全球膳食数据库的数据预估了1990年和2020年全球184个国家因SSB带来的T2D和CVD负担。结果显示,因饮用SSB,2020年,全球约新增220万例T2D病例和120万例CVD病例,分别占所有病例的9.8%和3.1%。从全球来看,SSB给男性、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以及城市人群带来的疾病负担比例较高。从地区角度分析,SSB可归因的百分比负担最高的是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T2D:24.4%;CVD:11.3%)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T2D:21.5%;CVD:10.5%)。从1990年到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SSB可归因的T2D和CVD病例比例增幅最大,分别为8.8%和4.4%。详细数据于1月6日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345-4
5
全面感知运动表现的电子皮肤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最近几年,电子皮肤(e-skin)逐渐演变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能够感知类似于人类皮肤的生理和环境刺激,并得到医疗健康监测领域的青睐。遗憾的是,制作材料和检测信噪比的局限性仍使得电子皮肤的检测项目相对单一,在多功能检测方面难以大显身手。近日,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智慧纳米机器人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院黄高山团队提出了一种制备多功能电子皮肤的新策略。该策略利用自锁型壳聚糖和导电金属有机框架膜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实现了高性能的运动、心电图检测和生物分子(如乳酸、葡萄糖等)传感。深度学习的集成,特别是transformer神经网络,有助于电子皮肤识别使用者的微妙的面部微表情。相关论文于1月6日发表在Device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device.2024.100650
6
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检测碳排放
图片来源:pixabay.com
随着世界各国将碳中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碳排放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二氧化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分析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日,石河子大学理学院Binbin Zhang团队通过整合分析中国科学院地球光亮度数据集、碳排放账户和数据集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以及国家基础地理数据,运用夜间光照数据研究了不同尺度下我国2012年至2019年大陆地区、三大经济区和六大集聚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时空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我国2012年至201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夜间光照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夜间光照数据可用于有效估算我国省级和市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总体来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率保持稳定,2015年有所下降。该研究为不同省市制定可行的减排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heliyon.2025.e41806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