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认怂”?神秘大佬割肉数亿!小散们又该何去何从?

价值线
12 Jan

上周日,价值线推出2025投资高质量攻略首篇:防守之盾。本周日和下周日,我们将推出攻击之矛(上/下)。

周末,有媒体报道称,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感慨股市波动大,自嘲在股海里翻跟头,决定暂时退出,并分享与小外孙女在游乐园的欢乐时光,称比起股市,游乐园的起伏更温柔。

‌动荡并非坦途的2025,A股投资者需要做到的,首要是退可守,然后才是进可攻。

上周末价值线提到,可以通过配置优质公司的可转换债券作为防守金盾;本周及下周价值线会不断梳理一下2025年投资的攻击之矛。

攻击的投资,简单来说就是要找正在从“0-1”跨越的板块和找产业链即将爆发的板块。据此逻辑,2025年可以持续关注的有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人形机器人、国内高科技的自主可控等。

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虽然看似遥不可及,但北美的一些科技公司开始大涨,关于产业化的进程也形成分歧,长线投资者是可以做一些布局,类似10多年前的英伟达、比特币。

人形机器人,近日特斯拉突然大消息,产业链条的进度正处于在是爆发的前夜,颇有5年之前新能源汽车的味道。

国内高科技的自主可控的突破上,中芯、寒武、海光等也已经走出了强趋势,还有一些独角兽正在排队上市,谁是讲故事,谁能真突破,也非常值得研究。

本期价值线攻击之矛(上篇)聚焦量子计算和人形机器人;下国的下篇聚焦于可控核聚变和国内高科技的自主可控。

神秘大资金疯狂割肉

周末,不少自媒体发了一张截图:

截图中的大致意思是: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感慨股市波动大,自嘲在股海里翻跟头,决定暂时退出,并分享与小外孙女在游乐园的欢乐时光,称比起股市,游乐园的起伏更温柔。‌

从信心满满到身心俱疲,也就一年多的时间。

最近还有一位大佬短短一个多月,亏了数亿元后割肉。

去年12月初,有位神秘大佬花费1.35亿美金,3倍杠杆买期权做多中国!

这位大佬买入后,12月9日盘后中央就宣布了力度更大的宽松刺激政策。该大佬赚得盆满钵满,一度赚了超过40%。

但大佬不为所动,也不止盈,一看起来好像坚定看涨中国牛市行情。但直到昨天,有人发现神秘大佬割肉清仓了,粗略判断差不多亏了40%,损失超过5亿人民币。

大佬们况且如此,小散们更是有苦难言。

自12月31日以来,上证综指已下跌超过5%。 去年10 月 8 日是一个关键点,自那以来,保证金投资者开始涌入市场,资金流入约 5000 亿元人民币。

最近不少资金正在往外跑,疲软的走势引发了在岸投资者对潜在追加保证金激增的恐慌,这可能会进一步对小盘股造成压力。

有交易人士认为,如果没有强于预期的短期刺激措施,杠杆基金解体的风险使投资者更加谨慎地考虑增加新的头寸。

波动性的多空总是来回交替,一波空头宣泄完毕之后,又是新多头的机会。回想2024惨烈的元月亦是如此,择时对于普通投资者太难。

不过,一旦行情拐头,坚持呆在这个市场里的投资者总会迅速拿起攻击之矛。

攻击之矛一:量子计算

2024年末美股掀起了“量子狂潮”,一些量子计算股(QUBT、QMCO等)被炒爆,短短1-2个月涨幅超过了10倍。

最近黄仁勋发表演讲谈到了量子计算产业化较为遥远,相关公司股价迎来了大幅回落。

1、为啥说量子计算是革命性变化,厉害在哪里?

简单来说,量子计算相比传统计算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算力和存储方面:

算力强大:量子计算机通过量子叠加,能同时操控个量子比特,实现指数级并行运算。

例如,60 个量子硬币并行运算的速度可达超级计算机的水平,其运算能力的强大源于概率论中的指数加速原理(2的N次方的逻辑)。

存储量大:基于量子叠加原理,量子计算机可产生次方个量级的状态进行并行量子操作运算,存储量相比传统计算机有极大提升。

当然,量子计算机也并不是会完全替代传统计算机,如同汽车与飞机。传统计算机可在室温甚至十几二十几度正常工作,而超导量子计算机需冷却到零下 273 度产生约瑟芬效应才能运行,这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场景发挥作用,各自有其适用范围。

2、产业化究竟还有多远?

关于量子计算实现的时间,不同专家和机构有不同的观点和预测。

以下是行业内大佬的一些近期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估计至少还需要十到二十年才能研制出实用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最近,英伟达 CEO 黄仁勋表示 “非常有用” 的量子计算机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若说 15 年内能制造出来可能有点早,而说 30 年则可能已经晚了。

华为翁文康教授认为也许十年内能够建造一台通用的量子计算机。

“祖冲之号” 总师朱晓波预计,5 年内可实现具有实用价值的专用量子模拟系统,15 年实现可编程的通用量子计算机。不过他也指出,实现量子计算的第三阶段目标 —— 通用容错量子计算(FTQC)保守估计在 15 年以后。

总之,实现是很有可能的,但起码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被联合国定义为世界量子元年,整个题材还是有机会会迎来一波波的炒作。

3、股票可以关注哪些?

有资深投资者认为,如果长周期押注量子计算,可以关注美股中的一些量子股:

Quantum Computing Inc.(QUBT):致力于将量子技术变得经济且可实际操作,推出的 Dirac 系统是一款低功耗的量子计算设备,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2024 年其股价上涨超过 2000%,2025 年 1 月 6 日上涨近 14%。该公司与多家高校合作开发下一代量子计算产品,并获得了 NASA 的合同,使用其熵量子优化机 Dirac-3 来支持 NASA 的高级成像和数据处理需求。

Rigetti Computing(RGTI):被行业称为 “量子英伟达”,专注于构建量子计算机和超导量子处理器,提供量子处理单元的云服务,如 9 量子比特芯片和 Ankaa - 2 系统,以及量子云计算服务。其多芯片处理器和混合量子 - 经典计算方法已成为主流的量子计算架构。2024 年其股价累计上涨近 1600%。

D-Wave Quantum(QBTS):专注量子退火技术,可将加密攻击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凭借其量子退火技术和 Leap Quantum Computing as a Service(Leap QCaaS)平台,致力于简化多个行业中的复杂优化问题。2024 年其股价已上涨超过 1100%。

IonQ Inc.(IONQ):核心技术是基于离子阱的量子计算,可应用于药物研发和工程模拟,生产的俘获离子量子计算机 IonQ Forte,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下一代量子计算机,目前可以通过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服务访问。2024 年 12 月上涨了 52%,2024总体涨幅达到近 300%。

A股目前的涉及量子的一些概念公司可以暂时忽略。

攻击之矛二:人形机器人

1月9日,马斯克表示,特斯拉25年将生产 1000 台 Optimus机器人,并先在特斯拉工厂测试。如果一切顺利,特斯拉可能 26 年生产5-10万台机器人,27年生产达 50w 台机器人。

随后,A股的整个人形机器人板块开始爆发,特别是特斯拉产业链。

1、马斯克言论点燃预期

近期特斯拉机器人高频催化,包括数周内的新品发布+未来三年机器人清晰的产量指引。根据马斯克描述,如果进展顺利,未来三年机器人数量成10倍提升:2025年:数千台2026年:5-10万台2027年:50-100万台

关注T optimus需求放量的前瞻指标,有行业内专业人士认为主要在内部训练效果及数据累积情况、执行器等关键部件迭代进展、供应链建设节奏等方面,根据北美反馈,24年10月产能周产3-5台,11月周产10台,25年一季度或产接近500台,爬坡节奏核心在于:1)内部训练效果及数据累积情况:目前整体还是以遥操作为主,以灵巧手为例,实现自主操作可能需要一个季度时间2)执行器等关键部件迭代进展:执行器中如电机、减速器等的性能进一步升级,达到合乎场景需求和降本的阶段或可推动更快放量3)供应链建设节奏:T链中三花、拓普、北特已公告相关产能建设,关注产能建设进度

2、巨头动作密集

除了特斯拉,近期英伟达、苹果等巨头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消息也非常密集,国内顶层也开始发文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英伟达针对机器人软硬件布局逐渐完善、加速助力产业技术进步。

(1)拟发布专用人形机器人平台 Jetson,简化机器人的设计和集成,可运行多模态生成式 AI 模型。

(2)发布首个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Cosmos:该模型可以接受文本、图像或视频的提示,生成虚拟世界状态,提供了高精度的力学、运动学和动态交互建模能力,显著提高了AI模型训练的精确度和速度。

苹果推出机器人穿戴式感知系统 ARMOR,ARMOR 创新在于采用分布式感知方案,在机器人每个手臂上安装20 个小型激光雷达,为机器人提供几乎完整的点云感知,解决了传统机器人感知中的盲点和遮挡问题,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国内外主力厂商研发进程看,23、24 年是人形机器人原型机集中发布期,预计 25 年行业进入量产阶段,小脑、大脑软件调试或成为当前工作重心,有望看到各家厂家在应用端更多探索,商业化落地或超预期。

中国国内政策重点支持,养老机器人发展空间大。1月7 日,上面 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研究设立养老服务相关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3、股票该关注哪些?

美股:大的标的就是看特斯拉(稳健),小的标的可以再挑选一两家初创公司,例如 Serve Robotics Inc、Richtech Robotics Inc(弹性)。

A股:着重关注进入特斯拉产业链的公司。

人形机器人中的14个丝杠价值量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价值量占比最高,当前重点关注。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丝杠,国内供应商以拓普、三花、新剑三家确定性最大。目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商中,拓普已配套30万套电驱系统产能。拓普+三花,有望供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大部分产能。其中双林股份通过拓普送样特斯拉验证,北特科技通过三花送样特斯拉认证。

当然其余各个分支环节都还有不少公司值得挖掘,后续价值线也会陆续介绍。

2025年A股三花智控们因为配套人形机器人,能否像三年前中际旭创因为专供英伟达那样,走出持续独立行情,值得关注。

附件:

一、本周A股重要交易数据

A、沪深交易所

1、500亿市值以上公司本周涨幅TOP5

2、100-500亿市值公司本周涨幅TOP5

3、100亿市值以下公司本周涨幅TOP5

4、本周跌幅TOP5

B、北交所

1、北交所公司本周涨幅TOP5

2、北交所公司本周跌幅TOP5

注:涨跌幅榜不含30日内上市新股及ST股、股价面值低于1元的股票

责任编辑:钟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