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速进化,中国应用进入大爆发

蓝鲸财经
13 Jan

文|霞光社

拉斯维加斯的热火还在持续。

当地时间1月7-10日,2025CES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实际上,今年的CES会场,比以往更热闹。这不仅因为英伟达的黄仁勋用一场震惊AI世界的炸裂演讲拉开了展会大幕,还是因为今年AI的各类应用也进入大爆发。身处CES的展会中,从人形机器人到震惊视觉的大屏,以及各种AI医疗、AI眼镜、智能驾驶,甚至连玩偶、E-Bike、扫地机等也都具有了AI的功能。

似乎所有企业都感觉到,今天必须坐在AI trend的牌桌上了。

今年的CES,霞光社也深度参与其中,不仅在现场聆听了老黄的演讲,现场体验最新的前沿科技,还举办了一场酒会,邀请多位出海专家、高管,深度交流科技出海。

以下,我们把前方的观察带给读者。

可以这样说,整场CES展会,都是为AI准备的。

而关于AI的焦点,则给到了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CES开场前,黄仁勋长达2小时的开幕演讲,把人们的情绪拉到了顶点。霞光社在现场看到,演讲开始前1小时,整个会场已经挤满参会者,并在门口排起近百米长队——据说,在现场围观这场演讲的有数万人之多。

大家的等待是值得的。在这场演讲中,黄仁勋不仅发布了数个新产品,还分享了对AI最新进展的思考。

“AI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他说。在英伟达的展台上,他们还“发明”了一个词,ACCEVOLUTION(加速进化)。

在演讲中,黄仁勋清晰地描述了AI发展的路径:最开始是感知式AI,即理解图像、文字和声音;然后是生成式AI,即创造文本、图像和声音;现在,则正在进入物理AI的时代,即能够运行、推理、计划和行动的AI。

我们可以从他的几个论断中,可以进一步感知这种发展:

现在的AI,可以理解几乎任何模态的信息,不仅包括文本、图像、声音等,还可以理解氨基酸、物理学等。并且,正从理解它们,到翻译并生成它们。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应用程序和商业机会,更重要的是,由Transformer驱动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将从根本上改变计算的工作方式。

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最大的震撼是来自中国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蔚来、小米和小鹏等,已经为自动驾驶技术设立了行业标杆。

NVIDIA GPU和平台是这一变革的核心,为包括游戏、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AV)在内的多个行业带来了突破性发展。

除了这些,还有更“惊心动魄”的产品发布。

第一个发布的产品是RTX 5090显卡。这款最新显卡有很多惊人的数据表现,其中一个是,它每秒可实现超过3352万亿次AI运算。

这么说吧,通过RTX 5090,开发者可以在个人电脑上运行大语言模型、图像生成等AI任务。这使得个人创作者、小团队,自己就能组建一个“超级算力引擎”。AI计算门槛的大幅度降低,可能引发新一轮草根创新潮!

RTX 5090售价1999美元;RTX 5090D(RTX 5090显卡不在国内市场开售,仅提供性能相近的RTX 5090D)旗舰显卡国行价16499元起。此外,RTX 5080、RTX 5070 Ti和RTX 5070的售价分别为999美元(国行8299元起)、749美元和549美元。据说,售价549美元的5070将提供与此前售价1599美元的RTX 4090相同的性能。

第二个惊艳的产品,是Grace Blackwell NVLink72——如同盾牌大小的巨型芯片样品。黄仁勋还手持它摆出了美国队长的poss。

这款芯片集成的晶体管数量高达130万亿个,甚至有超越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能力。创建NVLink的根本目的,是针对主动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这块芯片的出现,或许意味着在Agentic AI时代,数据中心的算力将迎来一场新的革命。

此外,黄仁勋还拿出了压轴之作——Project DIGITS,一款可以称之为“掌上AI超算”的产品。

它的尺寸略大于苹果的Mac Mini,但却可以提供堪比数据中心的算力。这台设备搭载了全新的GB10 Grace Blackwell芯片,可以运行2000亿参数的AI模型,让AI研究人员和开发者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就能完成模型开发和推理任务。

对比一下,ChatGPT-3.5的参数大约为1750亿个。所以Project DIGITS足以让开发者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ChatGPT-3.5了。另外,它的售价预计预计为3000美元,今年5月上市。

除了上述硬件产品,黄仁勋还发布了几个重要的软件产品。

一是英伟达版的AI Agents——“Blueprint for AI Agents”。这是一款基于英伟达Metropolis系统的平台,帮助组织和个人提升生产力及安全性。它能够允许开发者利用强大的视觉感知能力,创建并分析视频内容,速度是传统实时观看的30倍。

另一个是让AI理解物理世界、加速物理AI开发的基础模型Cosmos。这是一套专为物理交互、模拟工厂环境及驾驶环境生成而构建的模型。包含了自动回归模型、扩散基础、高级标记器和AI加速数据管道等组件,可从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输入以及机器人传感器或运动数据的组合中生成基于物理的视频。

物理 AI 模型的开发成本很高并且需要大量真实数据和测试。而Cosmos 世界基础模型(WFM)使开发者能够轻松生成大量基于物理学的逼真合成数据,以用于训练和评估其现有的模型。他们还可以通过微调 Cosmos WFM 构建自定义模型。

就是说,老黄的野心是真的大,这是要把世界装在他的芯片和模型里。

物理 AI 将为总值 50 万亿美元的制造业和物流业带来巨大改变。从汽车和卡车到工厂和仓库,移动的事物能够被机器人化并通过 AI 具身化。目前Wayve、Uber等公司已经开始将Cosmos模型用于自家自动驾驶训练。

要说明一点,Cosmos是开源模型,可在从Github下载使用。

除了英伟达带来的震撼外,展会上的含AI量也爆棚,其中来自中国的AI应用存在感十足。

先看人形机器人。

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已经不止一次惊艳了全球科技爱好者。这次,宇树带来了Go2机器狗和G1人形机器人。

G1人形机器人售价16000美元,可以真正做到家用服务。只需通过简单的训练,G1机器人就可以承担打扫卫生、制作早餐等家务任务,从而解放双手,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

现场,G1与观众互动

G1与观众握手互动

国内机器人企业傅利叶则展出了GR-2人形机器人。其全身自由度达53个,单臂运动负载达3kg,续航两小时并新增换电方案,搭载12自由度自研灵巧手及第二代执行器。

当然,还有不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企业来到展会。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此次展示具有20自由度的第二代灵巧手;星动纪元发布面向AI研究者全新定义的仿人五指灵巧手XHAND1等。

专注于机器人和智能硬件的领先初创企业孵化器XbotPark,在今年CES上展示了30多家孵化初创企业及其供应链平台。此外,XbotPark展示了一系列开创性项目,比如,荣获CES 2025创新奖的PETPA多宠物喂食器,可以将智能手机转变为桌面机器人的LOOI机器人,受仿生学启发的机器狗SPARKY,以及全球首款智能滚动按摩装置RheoFit A1等等。

此外,AI眼镜也成为中国创业者聚焦的新赛道。

TCL旗下的雷鸟创新,在今年CES上发布了其最新款雷鸟V3 AI拍摄眼镜。该产品采用了业界领先的骁龙AR1芯片,集成了通义千问q定制大模型,展现出强大的拍摄性能。此外其还带来了号称全球首个可量产的表面浮雕光栅刻蚀光波导 “RayNeo光波导”。

雷鸟V3 AI拍摄眼镜

海外用户在体验雷鸟V3 AI拍摄眼镜

百度与Rokid合作的Rokid Max Pro智能眼镜也在CES上亮相。该眼镜已经做到与普通眼镜外观几乎相同,但借助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可以实现智能语音交互、信息查询等功能,提供便捷服务。

Rokid 智能眼镜

影目科技推出的影目AR智能眼镜,则可以提供实时导航、拍照翻译等多种有趣的应用。

来自中国的XREAL今年带着最新XREAL One系列AR眼镜首次在CES线下亮相。这款智能眼镜于2024年12月5日正式发布,官方号称是“全球首款支持原生3DoF的消费级AR眼镜”。XREAL还与宝马汽车合作,展示了车内AR技术的应用,为智能驾驶和娱乐带来了新视角。

XREAL One系列AR眼镜

作为国内最早量产发布 AI 眼镜的品牌,闪极也在CES发布了旗下面向海外市场的高端子品牌 loomos 及 loomos AI 眼镜。loomos AI 眼镜支持以4K照片和1080P视频来捕捉精彩瞬间,且具备开放式高保真音频用于音乐和通话。

loomos AI 眼镜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的统计,2024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中具备AI功能的产品占比不足20%。然而到2025年,AI功能将在智能眼镜市场中占据超过60%的销量份额。深处AI眼镜展区,我们强烈地感受到,AI眼镜已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新风口,且中国企业在这一赛道开始显现出领先的优势。

AI医疗,也是本次CES的一大看点。据了解,今年CES上,针对健康产业共有近50场主题会议,而且94项相关产品获得CES创新奖。

在展区,雅培公司展示了其开发的消费级可穿戴设备Lingo。用户将生物传感器佩戴在上臂,产品就可以对血糖进行精准监测,将血糖数据实时传输至APP上,然后应用程序基于反馈数据解读个体对食物摄入、运动锻炼以及日常压力等因素的实时反应,并提供健康管理建议。

雅培展台

Meditrix是一家三星旗下的初创公司,展示了其基于虚拟现实的生物反馈技术。该公司开发了实时分析和AI模型来支持其技术,并使用云系统进行患者数据库管理。Meditrix希望将其技术与移动应用程序、在线平台和可穿戴设备相结合。

Meditrix展台展示的可穿戴设备

来自深圳的杉木SHANMU,则开发了超小型、全自动的家庭医疗机器人,将其放置在马桶的内壁上,利用多光谱系统技术对尿液分子进行定量评估,进而帮助早期疾病检测,并提供处方和饮食指导。

杉木SHANMU展示的产品

在可穿戴设备里,现场还有一款智能戒指 RingConn。它来自国内初创科技企业玖智科技,出自上海交大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王国兴之手。这款戒指的特点是,在具备智能戒指易戴、便利监测特性的同时,还能通过前沿技术,实现了低功耗的可持续多指标监测,让健康数值更为全面、准确。

RingConn

此外,还有许多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产品,在跟AI大模型结合后呈现了全新的体验。

Urtopia首款ChatGPT电动自行车也出现在了CES展区。这辆车支持语音交互,如果用户说太累了,自行车就会自动调整电机为用户助力,或者帮忙寻找距离最近的餐厅等。

Urtopia CEO张波是一名骑行爱好者。他介绍,如今在全世界自行车文化最为浓厚的荷兰,每卖10辆自行车中有5辆是电助力自行车,渗透率高达50%。在德国和北欧,电助力自行车渗透率最高也达到30%。

专注于空间智能的创新公司Ling.ai 灵宇宙也在CES上首发了Ling!(昵称小方)。Ling!是一款专为3至12岁儿童设计的随身AI学伴,集学习、陪伴和成长追踪于一体,通过角色演绎、互动故事、轻游戏等形式,为儿童提供随身即时学习和陪伴,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热情。

Ling.ai 灵宇宙的展台

此外,一款主打手机辅助录音的AI硬件PLAUD NOTE成为了今年AI硬件里最为成功的产品之一,累计出货量超 10 万台。这款设备,也出现在今年CES的展台上。

PLAUD NOTE

展会上还有一款设备,可以把你的手机变成了一个智能机器人。这就是今年非常火、并被马斯克转发的Looi。Looi采用了仿生行为系统,时刻感知用户和周围的环境。同时接入了ChatGPT,能够通过对话与用户进行互动,还能在手机上显示富有表情的画面。

现场还有很多有科幻感的前沿产品。比如,小鹏汇天带着分体式电动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在CES上亮相。

WAYMO展示的自动驾驶汽车

联想则推出了全球首款卷轴屏PC——ThinkBook Plus Gen 6。用户只需轻触专用按键或通过简单的手势操控,原本紧凑的14英寸显示屏便能瞬间垂直延展至宽敞的16.7英寸大屏,额外增加了近50%的屏幕空间。

正常的电脑屏和展开后的对比

当然,今年扫地机器人也有了新变化。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已经长出了手臂,可以在扫地的同时,帮你捡起散落地上的袜子,并规整到收纳箱里。

石头科技展出的搭载仿生机械手的扫拖机器人G30 Space探索版

据悉,CES上的中国展商数量和规模,已连续两年增长。中国企业已成为CES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持续在世界科技舞台彰显出中国‘智’造的魅力与担当。

从CES展会上走完一圈,深处巨量的消费电子中,一个感受是,这两年AI的爆发,又激活了很多硬件企业。

当然,这其中有创新的真需求,比如AI眼镜,能将现实和虚拟画面融合到眼前,给人带来惊艳感受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多问题,如导航、实时翻译等等;还有就是AI医疗,这个被老黄重点提及的领域,目前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出现,这里面的进展不仅是一些看得见的可穿戴设备、AI诊断设备,包括AI声音诊断等,还有看不见的AI计算在生物计算领域的应用;不过,我们也会看到很多新奇的产品,看上去目前并没有挖掘出真正的需求,比如一些AI驱动的厨房设备、AI宠物玩具等。

另外,AI正赋予很多设备以感情。在CES上,你会发现这里展示的产品已经触及生活中任何地方,但凡你能想到的都有涉及。AI在这些设备上,除了赋予一些语音对话、互动等功能外,还正逐步赋予他们感情,只要你给与足够的耐心,这些产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你,并让人更信赖地去使用这件产品。

换句话说,AI的发展在促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不是想要取代人类。

与此同时,在CES的舞台上,中国企业也展现出更加国际化的一面。一方面,许多中国企业不再单纯追求卖出多少产品,而是更加注重品牌的建设,并且如何在海外市场铺设服务网络,如何与本地客户互动。

比如,在很多公司的展台上,如果不仔细去交流,已经很难发现这是一家中国企业了。不仅产品设计非常国际范儿,就连讲解员也都是碧眼金发的外国人。甚至当他们看到你是中国面孔,还会主动询问“你需要我用中文还是英文跟你沟通?”

两年前,国内的AI企业还处在生死边缘,那时候大家一提起AI,还觉得很遥远——不仅赚钱遥远,改变生活更是遥不可及。但今天,CES上的每个人都对AI的未来信心满满,甚至许多人相信,接下来的2025年,我们就能见证AI的奇迹发生。

世界的变化就是如此之快。而也只有走向世界,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成长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