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1月14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药发布公告,披露其与映恩生物就一款HER2 ADC药物DB-130达成合作。
根据协议,沈阳三生将获得映恩生物开发的HER2 ADC药物DB-1303多个适应症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商业化权利。
映恩生物将获得2500万美元不可退回首付款,未来映恩生物有资格获得至高4200万美元的研发以及潜在额外的销售里程碑付款。同时,映恩生物将继续负责推进相关适应症在合作区域的临床开发和注册等工作。
这一合作的亮点不仅在于DB-1303是当前ADC市场上的热门靶点HER2药物,更在于交易方之一的映恩生物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6笔在研管线交易,累积潜在交易金额已突破50亿美元。
适应症覆盖女性两癌
具体来看,DB-1303是一款覆盖HER2不同表达水平子宫内膜癌的全球临床最领先的ADC候选药物,同时也是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进度领先候选药物。
其中,子宫内膜癌被认为是全球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简称“沙利文”),2023年报告的全球新增病例约为40万例。获准用于子宫内膜癌的一线及二线治疗标准疗法(包括化疗及靶向治疗)对晚期或转移性子宫内膜患者的疗效有限,突显出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DB-1303差异化优势体现于在HER2低表达(IHC 1+及IHC 2+)以及HER2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均观察到其抗肿瘤活性,其应用将有潜力扩展至超过7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群体。
映恩生物已与BioNTech完成DB-1303在HER2表达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潜在注册性临床试验队列的患者入组,并于2024年下半年在该患者群体中开始进行一项确证性Ⅲ期临床试验。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映恩生物正在与BioNTech合作推进有关DB-1303用于未接受化疗治疗的HR+/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Ⅲ期全球注册性临床试验,首位患者已于2024年1月给药。
此外,DB-1303已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及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中国药监局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两年卖出超50亿美元
近年来,ADC药物热度居高不下。根据沙利文预测,全球ADC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79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30年达到647亿美元,中国ADC市场有望从2022年的8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662亿元。并且,中国已成为全球ADC研发的核心参与者,国产ADC新药约占全球管线的40%。
风口之下,专注于ADC药物研究的映恩生物顺势而起。自2023年4月至今,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映恩生物完成了6笔ADC药物交易,潜在总金额超50亿美元。2025年开年不满一个月,映恩生物就已经完成了两笔ADC药物交易。
除了上述同三生制药的合作,映恩生物在1月8日还同Avenzo Therapeutics,Inc.就DB-1418/AVZO-1418达成合作。
DB-1418/AVZO-1418是一种针对EGFR/HER3双靶点的、基于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的抗体ADC,基于映恩生物专有的DIBAC平台开发。在临床前研究中,DB-1418/AVZO-1418显示出对肿瘤细胞更高的结合亲和力,并已证明其在多种实体瘤中的潜在疗效,包括对EGFR耐药、EGFR低表达或HER3耐药的肿瘤。
根据协议,Avenzo将获得在全球范围内(大中华区除外)开发、制造和商业化DB-1418/AVZO-1418的独家权利。映恩生物将获得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高达11.5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映恩生物还有资格获得Avenzo在其区域内的销售收入分成。
另在2023年和2024年映恩生物还曾同BioNTech、百济神州、葛兰素史克达成合作。
IPO在即
映恩生物成立于2019年,公司创始人朱忠远在医药投资圈里有着超2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公司通和毓承担任合伙人,投资或孵化过基石药业、荣昌生物、甘李药业、华大基因等上市公司。
在接受南开大学上海校友会采访时,朱忠远曾表示,自己对ADC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八九年前甚至更早。只不过那时的ADC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失败率较高。直到2018年第一三共临床试验数据公布,第三代ADC在各种实体瘤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治疗潜力。朱忠远意识到ADC“蝶变”的临界点即将到来,公司的战略中心也逐渐聚焦到ADC赛道。
朱忠远在投资圈的经验与人脉加速了映恩生物的上市进程。公司成立的次年就完成了种子轮融资和A轮融资,接下来的三年里映恩生物又完成了B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6D Capital、药明生物旗下WuXi Venture、七匹狼旗下晟联以及天士力国际资本等。B+轮融资后,映恩生物的投后估值已达2.7亿美元。
2024年8月,映恩生物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目前仍在受理中。据映恩生物招股书,公司截至目前已建立起了12条ADC管线。其中,6款临床阶段ADC在广泛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适应症;2款新一代双特异性ADC及一款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ADC预计将于2024年至2026年进入临床阶段。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映恩生物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映恩生物分别实现营收160万元、17.87亿元、6.4亿元;分别亏损3.87亿元、3.57亿元、6594.2万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杨红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