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反弹,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AI 一哥”寒武纪突发大跳水,股价一度跌超16%。截至收盘,寒武纪股价跌14.65%,当日成交额超122亿元,位居A股第一。
对于巨震走势,市场观点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刚公布的年报业绩预告,虽已大幅好转,但没有达到市场的最乐观预期;二是外围事件冲击;三是行业内竞品公司的最新动态引发抱团资金松动。
美国股市周三飙升,道指涨1.65%,标普500指数涨1.83%,纳指上涨2.45%,成为自去年11月6日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天。
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3.16%,特斯拉涨超8%,Meta涨3%。
消息面上,美国核心CPI意外降温,推升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国去年12月未季调CPI同比上升2.9%,为连续第三个月反弹,创2024年7月以来新高,符合市场预期。
1
华尔街全面涨薪
知名做空机构宣布关门
华尔街被曝即将迎来全面涨薪。有媒体消息称,高盛计划将交易员的奖金提高至多15%,华尔街最大几家投资银行也都在制定计划,其中有部门的奖金将增加10%甚至更多。
据彭博,德意志银行也将把资本市场岗位员工的奖金提高10%,巴克莱银行可能会将资本市场岗位员工的奖金提高20%。
分析认为,随着美联储2025年的降息步伐可能放缓,较高的利率有望扩大美国银行业的净息差。
另外,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也有望放宽对金融部门的监管和审查。摩根大通CEO戴蒙曾表示,华尔街对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削减监管措施、重振银行业的前景感到振奋。
美东时间1月15日,曾因做空印度首富旗下企业而名声大噪的大空头突然宣布解散。知名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Hindenburg Research)创始人内特·安德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已决定解散这家研究机构。
安德森周三在公司网站上发表的一封信中写道:“没有一件事是具体的——没有特别的威胁,没有健康问题,也没有重大的个人问题。这种强度和专注是以错过世界其他地方和我关心的人为代价的。现在,我把兴登堡事件看作是我生命中的一个章节,而不是定义我的中心。”
安德森于2017年创办了兴登堡,仅有11名员工,经常采用非常规手段收集证据,该机构发布了数十家公司的负面研究报告。
兴登堡最早的一份高调报告是在2020年,剑指美国电动汽车汽车初创公司Nikola(NKLA.US)。报告的部分内容包括指控Nikola在一段视频中伪造了一辆半挂卡车的自动驾驶能力,该公司后来承认了这一点。Nikola创始人Trevor Milton后来被判处四年监禁。
过去10多年,美股长牛令许多做空机构逐渐淡出。2023年11月,因揭露安然公司造假而声名鹊起的著名做空者Jim Chanos关闭了其做空机构。
此外,做空面临的法律风险也在增加。
去年7月,美国监管机构以涉嫌市场操纵为由起诉了大空头Andrew Left及其公司香橼资本,该案将于今年9月开庭审理。
而今兴登堡解散,意味着又一知名做空机构退出历史舞台。
2
人均存款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
京沪人均存款超25万
央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住户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4.26万亿元,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攀升至151.25万亿元。
按照人口数据计算均值,我国人均存款为10.7万元,年度数据历史首次超过10万元大关。
数据显示,全国各省市人均存款排名前三分别为北京、上海和天津。
北京人均存款32.5万元,约为全国均值的3倍;上海人均存款25.3万元;天津人均存款17.3万元位列第三;紧随其后的是浙江、辽宁、江苏,人均存款均超12万元。
广东以13.6万亿元排名前列,不过由于广东常住人口多达1.27亿人,平均分配之后,人均存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仅列第十二位 。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A股会迎来一个社会财富向股市再配置的黄金阶段,2025年中国国内看大类资产配置,A股肯定是最好的;后续,150万亿左右居民储蓄为代表的居民财富,会是一个趋势性的向A股的再配置。
前海开源杨德龙指出,过去四年居民储蓄大量增长,四年时间大约增加了60万亿,超额储蓄已经超过十几万亿,居民储蓄将在未来某个节点开启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路径,这需要资本市场产生一轮赚钱效应。
瑞银证券称,中国居民部门在过去五年中超额储蓄的资金,会在市场信心复苏的情况下,通过投资股票的方式进入市场;近年来,A股市场慢慢地从融资导向转向以投资者为本的投资市场,未来A股市场或将成为新的居民财富的“蓄水池”。
3
险资再度大手笔增持!
平安系又出手了,港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1月8日邮储银行获平安人寿增持。
在此次增持前,平安人寿持有邮储银行H股的比例为4.97%,增持后持股比例达到5.01%,达到了举牌条件。
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平安及旗下成员多次出手,大手笔“扫货”银行板块。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H股股票进行增持,据不完全统计耗资超50亿港元。
此前平安人寿公告,其持有工商银行H股股本已达15%,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发举牌线。此次举牌工商银行H股股票的资金来源系平安人寿的保险责任准备金。
除了增持工商银行之外,平安系还增持了其他银行。如2024年12月18日平安资管增持建设银行H股,2024年12月24日平安资管增持邮储银行H股,2025年1月3日平安资管增持农业银行H股,以及2025年1月10日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等等。
近两年以来,随着无风险利率的持续降低,在险资等大机构持续增持下,红利类资产一路飙升,去年银行板块大涨44%夺下行业涨幅榜冠军。
去年保险公司更是频频举牌上市公司,举牌次数达到了2021年以来的高峰。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集中在银行、基建、环保、能源等领域,大多为高股息率、高ROE、具备良好现金流的公司。
作为中长期资金的代表,险资大手笔增持高股息红利类资产甚至频频举牌,一方面是为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号召,另一方面与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和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有关,通过加大对高股息个股投资和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规模,有利于推动收益和报表更加稳定。
(转自:ETF进化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