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规模大PK:招商基金跌出前十

媒体滚动
18 Jan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 北京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各家基金公司为了冲规模可谓“各显神通”,有的大力发展权益基金,有的借势指数基金,有的则利用传统优势发展固定收益类基金。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发现,在“9·24”行情的助力下,多数基金公司在2024年实现了规模增长,198家基金公司在2024年实现规模增长的有148家,占比74.74%。少数几家则规模下滑,规模下滑超过100 亿元的有5家。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影响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金公司的口碑和市场知名度、产品线的丰富程度和投资策略的多样性、旗下基金业绩表现、销售渠道的拓展和客户服务质量、市场环境等,这些因素会综合影响基金公司规模增长。“其中,旗下基金业绩表现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无论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还是策略多样性等其他因素多么有吸引力,如果基金公司不能长期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投资者最终不会选择或持续持有该公司的基金产品。”代景霞说。

  中型基金规模猛增

  2024年,基金公司的规模战打得如火如荼。Wind数据显示,2024年,基金公司规模前三名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广发基金,这三家基金公司已经连续两年稳坐前三位置,管理规模分别为20066.14亿元、16778.07亿元和14645.67亿元;2023年的第四名天弘基金下滑到第五名,2023年的第五名南方基金前进至第四名;博时基金和富国基金也是连续两年分列规模第六和第七名;2023年的第八名招商基金跌出前十,位列第十三位,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则依次上升一位,分列第八至第十。

  如若从基金公司规模增量排名来看,几家中型基金公司2024年的规模增长较为明显。例如,华泰柏瑞基金增长3028.79亿元,增幅81.03%;永赢基金增长1254.87亿元,增幅34.9%。

  拆解基金公司的规模贡献基金种类,记者发现,各家基金公司实现规模增长的方式各不相同。一些资历比较老的头部基金公司依然可以通过货币基金来实现规模的增长,而一些成立时间不长的基金公司则依靠大力发展权益基金以及指数基金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

  记者注意到,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在2024年不仅大力发展主动权益基金,更是借助指数基金发展的“东风”,实现了指数基金和ETF的规模增长。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基金公司想要发行ETF,第一要有合规资质。基金公司需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审核批准,确保具备管理ETF的合规能力和经验,方可发行ETF。第二要有一定的资产规模。ETF的资产规模需要达到一定标准,确保有足够的初始资金,以保证基金的正常运转。第三要有投资策略与技术支持。ETF基金需要制定明确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目标,基金公司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研究能力以了解市场动态和投资者需求,从而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ETF产品。“此外,需要有相应的技术系统和团队来支持基金的日常运作和管理。”该人士表示。

  在2024年的规模排名中,华泰柏瑞基金从2023年的24名上升到2024年的15名。值得一提的是,其规模增长并不依靠某一类基金的发展,而是“多点开花”。Wind 数据显示,2024年华泰柏瑞基金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QDII、指数基金以及ETF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规模增长。

  对于华泰柏瑞基金的规模增长,天相投顾基金评级中心有关人士表示,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市场极端行情助力。2024年9月24日以来,随着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A股直线拉升。在此期间,大量投资者通过申购指数基金,参与市场交易,公募基金规模大幅上涨,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2万亿元,华泰柏瑞基金的指数基金规模也随之大幅上涨,突破4000亿元。第二,被动指数基金势头强劲。近年来,投资者的市场投资偏好也发生了变化,逐渐由主动权益基金转向被动指数基金,尤其是指数型ETF。这种趋势也推动了华泰柏瑞基金旗下ETF产品的规模增长。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规模的增长对其整体规模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根据天相投顾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规模为3975.46亿元,较上季度增长1857.27亿元,增幅为87.68%。

  业绩支撑规模

  作为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和业绩表现一直被投资者关注。记者在查阅海通证券提供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之后发现,基金公司业绩和规模确实有一定的相关性。

  从海通证券提供的统计数据中,记者发现,2024年规模下滑较为严重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业绩多数不理想。如规模下跌最大的华富基金,根据海通证券提供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其最近一年权益基金收益率为-6.34%,在16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153。倒数第四名的光大保德信基金,其最近一年权益基金收益率为-2.42%,在16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132。

  Wind数据显示,在华富基金47只主动权益基金中,2024年全年业绩为负的有32只,占比68.09%。其中,业绩最差者是华富健康文娱C份额,同类排名2231/2255。

  “基金公司规模增长最关键的因素体现在投研能力上。”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指出,投研能力是提升基金业绩和服务质量的关键,也是赢得投资者信任的重要因素。基金公司的产品是否获得渠道持续推广,是否可以获得投资者的长期买入和持有,是否可以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最终核心因素还是体现在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上。

  但从另一角度,基金公司规模和短期业绩其实并未呈现出完全的正相关关系。

  例如,基金公司规模前十名的收益率虽然不差但其实并不突出,这些基金公司的权益基金最近一年收益率虽然多数为正,但排名却不靠前,有的甚至还为负。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最近一年的基金收益率却很可观。例如,最近一年权益类基金收益率前十名基金公司均为中小基金公司。如华润元大基金,最近一年权益类基金收益率为27.99%高居榜首。但值得一提的是,华润元大基金在2024年的基金整体规模还下跌了66.63亿元。

  对此,代景霞指出,一般来说,当基金公司的业绩表现良好时,如旗下多只基金的净值持续增长,且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往往就会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流入。但大型基金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已经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较为牢固的品牌形象,而且大型基金公司产品线比较丰富,旗下产品策略也比较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加上较强的销售渠道拓展能力,使得大型基金公司往往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从而大幅扩大管理规模。相比之下,小型基金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品牌认知度较低,而且由于资源有限,产品种类相对较少、渠道拓展能力也较弱,即使小型基金公司的某些基金业绩不错,也很难吸引更多投资者,从而限制了规模的发展。

  湘财基金有关人士指出,一家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非常重要,从长期来看,投研能力是一家基金公司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石”。然而,投研能力能否转化成穿越周期的优异业绩,短期会受到外围多重因素的影响,未必能够直接、快速转化成规模增长。此外,一些绩优中小基金公司之所以规模增长困难,与其品牌影响力、渠道话语权乃至行业格局等因素相关。显然,优异的业绩只是一家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必要条件,却非充分条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