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险资

蓝鲸财经
17 Jan

文|市值观察 泰罗

1月16日,中国太保在港交所发布公告,2024年子公司太保寿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2388.23亿元,同比增长2.4%;子公司太保产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2032.49亿元,同比增长6.8%。

同日,中国人寿集团称,集团合并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合并保费收入超过8200亿元,合并净利润同比增长。

如果说牛市带给券商的天花板,是市值超过6000亿美金的摩根大通,带给保险行业的天花板,则是市值近万亿美金的伯克希尔

其实保险公司对A股的影响力似乎一直被忽视。目前,A股前两大持仓者是产业资本和个人投资者,但是产业资本增减仓受到很大限制,个人投资者股权又极度分散,真正影响A股走向的,其实是近年来规模不断增长、资金相对集中的机构投资者。

根据证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8月底,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4.5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1倍以上,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从17%提升至22.2%。

公募和外资之后,排名第三的机构投资者和第二大国内机构投资者,其实就是保险。

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保险机构持有A股流通股市值2.08万亿元,占比3.15%,仅次于公募和外资,持股市值比备受关注的养老金和证券机构的持股总和还要多。

除了持股体量之外,保险资金更深的影响在于极强的持股稳定性,这种特质在相对弱势的市场环境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024年第二季度,保险机构的持股市值环比增速为+3.61%,同比增速为+6.66%,是持股市值增速最高的机构投资者。

相比之下,外资受国际环境影响,公募有客户赎回压力,两者在弱市的持股稳定性并不算高。

2024年第二季度,外资持股规模环比增速为-3.08%,同比增速为-18.79%;公募持有流通股市值环比增速为-4.29%,同比增速-9.93%,两大机构巨头都出现了持续流出的迹象。

其他机构资金流出的迹象更加明显,和险资的稳定性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2024年第二季度,证券机构持有流通股市值的环比增速为-30.07%,同比增速为-6.46%;养老金持股市值环比增速为-5.02%,同比增速为-0.58%;私募持股市值环比增速为-30.05%,同比增速为-4.75%。

为了提振股市,险资最近几年已经多次被政策点名,2024年几乎所有涉及股市的重要文件里,险资更是出现在极其显著的位置上。

9月24日那场吹响牛市号角的重要会议上,央行行长提到,会建立一个全新的货币政策,允许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把手里的债券、股票ETF等作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而且这些资产变现后,可以直接入市,而且只能投入股市。

同一场会议上,保险行业的主管领导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对险资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证监会主席则表态要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政策协同助力保险入市的意味极强。

2天后,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险资资金被提到了8次,重要性再次凸显。

从资金容量上看,险资确实对股市的影响巨大。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为30.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8%,与之相比,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1.75万亿元,不到险资可用余额的一半。

根据监管规定,目前险资可以投资股市的上限在45%,而目前险资投资股票和股票基金总额只有3.3万亿左右,只占到险资可用余额的10%左右,距离上限还有35个百分点的空间。

哪怕再增加10个百分点的入市资金,险资带来的增量资金将超过3万亿,不仅会极大刺激股市走强,也会给自身业绩增添砝码。

面对政策鼓励和牛市潜力,上市险企的入市意愿也越发积极。

9.24会议之后,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相继发声,将积极参与A股市场,发挥好长期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牛市环境下大幅入市确实能打开保险公司的成长空间。

著名的伯克希尔公司就是一家保险公司,市值接近万亿美金,是美股第六大上市公司,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金融公司,超过所有的银行和券商。

伯克希尔能成为世界金融界的传奇,离不开保险业务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离不开美股的长牛,当然也离不开巴菲特神奇的投资能力。正是因为极其稳定出色的投资收益,让伯克希尔获得了极高的估值溢价。

A股长期牛市的序幕可能正在缓缓拉开,坐拥巨额资金、被政策寄予厚望的中国保险公司,如果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巴菲特,必将极大拉高未来的的利润空间,市场对险资的估值逻辑,也会重新改写。

中国版的伯克希尔,或许有一天也会在A股诞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