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复星医药(600196.SH)的一纸公告,宣布了对复宏汉霖(02696.HK)私有化的失败。
公告称,吸收合并作为特别决议案于复宏汉霖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含本数)有表决权股东的批准,但于仅由独立H股股东享有表决权的复宏汉霖H股类别股东大会上未获通过,因此,本次交易协议的生效条件未获达成,吸收合并将不予实施,复宏汉霖将保留H股上市地位。
公告同时表示,截至公告日,其合计持有复宏汉霖59.56%的股权,本次交易虽未达成,“但不会影响本公司对复宏汉霖的控股地位,复宏汉霖仍将是本集团重要的抗体技术平台。 ”
复宏汉霖私有化事项启动于半年前。
2024年6月24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拟以24.60港元/股,收购复宏汉霖H股股份,同时以22.44元/股,收购复宏汉霖非上市股份,如果收购完成,复宏汉霖将由复星医药(包括其控股子公司)全资持股。
彼时,复星医药对本次私有化给出的理由是,自复宏汉霖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受全球宏观经济、医疗行业、港股整体趋势等因素影响,其H股股价水平未达预期且交易量较小,复宏汉霖自上市后亦未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其作为上市公司的优势未能充分体现。
“而本次交易完成后,有利于加强本集团(标的集团除外)与标的集团的协同,并可通过本集团提供的业务资源支持,助力标的集团的可持续增长以及本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南都记者注意到,上述私有化公告前一个交易日,复宏汉霖股价为18.84港元/股,收购溢价达30.57%。消息传出后,复宏汉霖股价也一度上涨至23.45港元/股,市场似乎对此次交易给予了热情回应,近两年来,公司股价也基本处于复星医药给出的私有化价格下方。
而倘若将时间线拉长。2019年9月,复宏汉霖上市之初的发行价格为49.6港元/股。2020年7月,更是一度达到59.9港元/股的高点。或许,这也是该事项未能在H股股东大会通过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除复宏汉霖外,2024年12月,“复星系”旗下复星国际(0656.HK)亦开启了对复星旅文(1992.HK)的私有化事项。价格为7.8港元/股,较复星旅文停牌前4港元/股的收盘价,溢价了95%。
不过,这一价格同样远低于复星旅文15.6港元/股的发行价,且2023年9月之前,复星旅文股价基本位于7.8港元/股以上。
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3年,复宏汉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82亿元、32.15亿元、53.95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84亿元、-6.95亿元、5.46亿元。2024年上半年,复宏汉霖实现营业收入27.46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60.83%。
相同报告期内,复星旅文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61亿元、137.8亿元、17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4亿元、-27.19亿元、-5.44亿元、3.07亿元,四年合计亏损约55亿元。2024年上半年,复星旅文实现收入94.14亿元,同比增长5.79%;归母净利润则为3.21亿元,同比下降31.84%。
南都记者缪凌云发自上海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