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实现近千万下载,575万美金收入,AI生图从娱乐迈向实用

蓝鲸财经
21 Jan

文|扬帆出海 子墨

AI生图热潮下,技术与艺术正在不断碰撞中擦出新火花。人们对于生成效果和创意的要求都在悄然提升,同时也开始更加注重其中的实用性与持续性,而非只是单纯的娱乐体验。

AI人像应用,由于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特点,快速地从专业领域进入了大众视野,Momo就是个不错的例子。点点数据显示,这款于2022年底上线的AI图像生成应用,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全球下载量超900万,去年圣诞节前后涨势明显,达到单日下载9.5万的峰值,月增长224%。并以近575万美元收入的亮眼成绩,进入荷兰、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地区摄影与录像榜Top20。

(Momo自上线以来全球下载量,图源:点点数据)

近两年,AI生图的产品越来越多,甚至很多修图应用也在不断上线AI写真、AI装扮等类似功能,赛道也逐渐变得拥挤起来。竞争之下,这类应用不仅要面对的是技术方面的比拼,能否让产品真正融入生活,也成为了长期发展的关键。

实用性增强,AI生图走向大众

图生图产品层出不穷,Momo在这一领域中,选择了更加细分的方向,专注于人像生成。且生成后的内容不仅仅是用于社交媒体的分享,还可以生成证件照、形象照、游客照等等,将其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增强实用性的方式来扩大用户群体。

也正是由于生成的图片能够用于生活的特性,对Momo来说,生成内容的逼真性是一项巨大考验,如何用AI实现“去AI感”成为了挑战。因此,在正式使用前,需要先上传8—12张多角度的自拍照,进行几分钟的AI训练后,便能刻画出人脸的面部细节,这一步很大程度决定了生成内容的像与不像。

而后便是选择应用中所提供的模板,根据训练出的面部图像,将其“复刻”上去。不过,这种模板套用并不是简单的“换脸”,而是在此之上,有了更丰富的表情、肢体动作和外观服饰。

模板也被Momo进行了分类处理,便于用户根据适用场景快速且高效地找到合适的内容。例如,适用于工作场景的证件照、形象照,被诸多用户用在了LinkedIn或是简历上作为头像,以彰显个人的职业与专业。

还有趣味性的模板,如迷你版、时光机等等,可以通过AI一键看到小时候的自己,甚至在久远年代或未来时期的自己。

科技感也是Momo发力的一个重点方向,让人物身临其境地处在电影中,借助一些影视IP,如蜘蛛人、小丑、哈利波特等,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让用户欲罢不能。

而如今,千篇一律的AI图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变得不再稀奇,为了能够让用户展现不一样的自己,同时满足好奇体验,Momo推出了“旅行社”模块。用AI“打卡”的方式,直接从应用中“预订门票”,无需离开家即可“前往”埃菲尔铁塔、圣托里尼等世界各地著名景点。

虽然没有真实的旅游体验,也打破了“有图有真相”的概念,但Momo抓住了部分用户想要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流量的这一点,吸引了很多人在线制作“游客照”。

总的来说,Momo在AI生图的流程上,与同类产品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但能够在短时间内收获大量用户喜爱,除生成效果的逼真与专业外,还得益于其在生活中的适用场景的广度,给予了用户更深一层的视觉体验。

创意主题营销,直冲付费高峰

根据点点数据,Momo的近575万美元收入中,内购收入约382万美元,占比总收入约66%。其中喜爱AI的美国贡献内购约47%,其次为巴西6%、英国4%、德国3%、法国2%。整体来看,欧美国家为应用的付费主力。

在Momo的内购项目中,除了传统的订阅和金币(应用内货币)外,还增加了套餐选项。最贵的内购为39.99美元的年度订阅,相对于9.99美元的周度订阅来说,长期订阅要划算很多。且其他项目均集中在10美元以内,整体价格较为适中。

不过,与很多AI生图应用的付费模式一样,Momo也同样采用了前置付费,只有用户完成订阅后,才能看到生成图片的效果预览。虽然已经有大量的人群想要免费试用后再决定是否付费,但由于AI高昂的算力成本,目前还无法支持这样的需求。Momo官方也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以低于标准订阅的价格为用户提供试用会员资格。

(Momo热门内购项目,图源:点点数据)

推动Momo下载和收入数据提升的,除应用本身之外,还有着开发者对于节日、主题营销方面的加持。去年平安夜当日,应用的下载与收入都冲到了峰值,创下单日收入4.2万美元的成绩。

(Momo自上线以来全球总收入,图源:点点数据)

在这一波高峰前,Momo曾推出圣诞主题相关的新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将照片秒变圣诞氛围感视频,以庆祝节日的到来。

或许是收获了成功经验,近期,Momo再次推出了主题活动,将目光聚焦在了风靡欧美的占星赛道上,并以其为灵感为用户定制打造出个性化的肖像图。这样的结合,也再次说明了,行业竞争不断加剧,AI生图能否长期稳定地拥有用户,融合创意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据悉,Momo背后公司位于土耳其,自2022年以来,连续上线了多款AI产品,涵盖图像、音乐、AI机器人、识别等主流赛道。可以明显看出,公司想要在AI热潮中“吃到红利”的决心。

写在最后

AI技术的迭代更新下,生成图像的效果也在不断优化,适用场景也不再局限于社媒上简单的分享与传播,而是放大到了可以真正用于实际,贴近生活,甚至为人们解决痛点和难题上面。而在创意路上的深耕探索,赋予图像灵魂的同时,也激发着人们的共鸣与想象。实用、创新、专业、趣味等等,把握好这些要素,下一个明星产品随时会出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