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模型掀起滔天巨浪!华尔街顶级风投:“DeepSeek是AI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市场资讯
27 Jan

  来源: 创业资本汇

  DeepSeek冲击波还在持续,而且已经从科技圈蔓延至资本圈。

  1月27日,由国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开发的移动应用DeepSeek超越ChatGPT登顶苹果美国区免费应用榜单。同日,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的免费榜也显示,DeepSeek为榜单第一。由于用户源源不断地涌入DeepSeek,继昨天下午出现局部服务波动导致数分钟的短暂系统崩溃后,DeepSeek今日上午又火到“宕机”,服务状态页面显示网页/API不可用。据DeepSeek回应称,可能与服务维护、请求限制等因素有关。

  同时,DeepSeek这匹“AI黑马”也在资本界掀起了滔天巨浪。由于DeepSeek通过结构化稀疏注意力、混合专家系统、动态计算路由等技术,显著降低了模型训练和推理的算力消耗,由此引发了市场关于算力需求下降的担忧。受此影响,美股科技巨头股价盘前集体大跌,英伟达跌超8%,超威半导体一度跌超5%,台积电一度跌逾8%,博通跌近9%。除此以外,欧洲股市方面,光刻机巨头阿斯麦跌近10%;A股AI算力指数今日跌3.94%,寒武纪一度跌10%,中际旭创跌超10%,工业富联跌超8%。

  DeepSeek火遍国内外

  这两天,爆火的DeepSeek已在海内外引发诸多讨论。

  记者注意到,华尔街顶级风投A16Z的创始人、被称为风投教父的MarcAndreessen今日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DeepSeek是AI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所谓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指的是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一比喻充分说明了DeepSeek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震动与冲击。

  国内方面,有关DeepSeek的多个词条在27日登上了微博热搜。许多体验了DeepSeek的网友纷纷发帖,对其思考的深度水平、回答的智能程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有网友表示,“DeepSeek思考的方向比我全面多了,更不要谈它的知识储备比我丰富好几千倍。”有医生编了几个病例让DeepSeek给出诊疗意见和治疗方案,DeepSeek给出的方案“毫无错误,思考全面而且专业”。网友“自来水”地晒使用体验,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想起2022年底OpenAI刚刚发布ChatGPT后,大家争先恐后试用并“秀对话框”的场景。

  黑神话悟空的创始人冯骥也在微博发文评价DeepSeek。他说自己已经使用V3一个月了,最新发布的R1则刚刚使用5天。冯骥认为“DeepSeek可能是个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不仅强大、便宜、免费,而且开源,任何人都可以自行下载和部署,提供论文详细说明训练步骤与窍门。“深度求索是一家很小规模的年轻中国公司,由没有海外经历甚至没有自身从业经验的本土团队开发完成。”冯骥说,“太幸运了!太开心了!这样震撼的突破,来自一个纯粹的中国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暂时是目前唯一支持联网搜索的推理模型,这使得DeepSeek的回答能够结合最新的互联网数据,相较其他模型准确性更强。记者实测发现,当让DeepSeek写一份其创始人梁文峰的简历时,它不仅能梳理出梁文峰的基本信息、在浙江大学的教育背景以及量化投资领域的职业经历,还能抓取到梁文峰“2025年1月受邀参加国务院总理座谈会,代表AI领域建言献策”的最新媒体报道。

  DeepSeek冲击算力股

  作为“国产大模型之光”,DeepSeek不仅引发了硅谷的震动,也让华尔街陷入了恐慌。受此影响,美股科技巨头股价盘前集体大跌,英伟达跌超8%,超威半导体一度跌超5%,台积电一度跌逾8%,博通跌近9%。除此以外,欧洲股市方面,光刻机巨头阿斯麦跌近10%;日本股市方面,英伟达的主要供应商Advantest Corp.一度暴跌超8%。

  A股方面,AI算力指数今日跌3.94%,寒武纪一度跌10%,中际旭创跌超10%,工业富联跌超8%。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英伟达影子股”的高速铜缆概念股沃尔核材,以及英伟达BlackwellGB200供应商英维克今日也双双跌停。

  DeepSeek的成功对算力板块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分析人士认为,DeepSeek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实现顶尖的模型性能,减少了对高端GPU的依赖,低廉的训练成本预示着AI大模型对算力投入的需求将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几天,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OpenAI、软银集团和甲骨文将合资成立一家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新公司,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其中1000亿美元将立即部署。该项目是历史上最大的AI基础设施项目,因投资金额之巨大,也被称为美国的“AI曼哈顿计划”。

  除此以外,美股科技巨头最近一段时间也公布了高额的AI资本开支计划。例如,微软宣布投入800亿美元用于AI数据中心建设,Meta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最近也表示,Meta正在建设一个2GW+数据中心,将拥有超过130块GPU,计划今年将投入600亿美元—650亿美元用于AI资本开支。

  DeepSeek让人们开始质疑大规模算力基建投入的效用。美股大V“THESHORTBEAR”在社交媒体上表示,“DeepSeek创造了一个AI巨头们的痛苦时刻,而投资者必须对此敲响警钟。”由于美股过去两年狂飙猛进,背后其实是AI浪潮下“美股科技七姐妹”以及英伟达支撑的主要结果,华尔街担心DeepSeek可能会对美国股市构成冲击。

  记者向DeepSeek提出了“DeepSeek利空算力吗?”这一问题,有意思的是,DeepSeek给出的结论是,“算力需求将长期增长,但市场结构将重塑。”它进一步解释称,DeepSeek的算法优化可能短期内抑制训练端的高端GPU需求,但应用端的爆发将推动推理算力需求增长。类比“发动机效率提升反而增加石油需求”,算力总需求可能随AI普及而扩张,因此短期局部利空,但长期整体利好。

  至于对产业链的冲击尤其是对英伟达和OpenAI的影响,DeepSeek表示闭源模型将(如OpenAI)面临开源社区的竞争压力,其API商业价值可能被稀释;英伟达在训练端的优势虽稳固,但推理端可能受AMD等厂商挑战。同时,华为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厂商因适配DeepSeek获得技术验证机会,未来或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复盘DeepSeek爆火的一周

  事实上,DeepSeek并非“一夜爆火”,它的出圈早已有迹可循。去年年底,DeepSeek的全新系列模型DeepSeek-V3首个版本上线并同步开源。由于模型性能超越或媲美全球顶级的开源及闭源模型,同时训练成本极低,DeepSeek-V3以史无前例的性价比被国内外一众圈内大佬点赞。这是DeepSeek第一次在海外引起广泛关注。

  自上周末起,海内外关于DeepSeek的讨论开始甚嚣尘上,其导火索是DeepSeek一周前发布的最新模型DeepSeek-R1。记者梳理了一下DeepSeek-R1发布后的几个重要时间线:

  1月20日,DeepSeek-R1正式发布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据官方介绍,DeepSeek-R1在后训练阶段大规模使用了强化学习技术(RL),在仅有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OpenAIo1正式版。由于对标海外先进模型的说法在国产大模型领域比较普遍,R1模型的发布当时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1月21日至23日,由于DeepSeek在发布R1的同时还公布了技术报告《DeepSeek-R1:强化学习驱动的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提升》,AI界一些有影响力的人阅读了DeepSeek的技术报告,并对此感到震撼。例如,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JimFan在读完报告后表示,“我们正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一家非美国公司正在延续OpenAI最初的使命——通过真正开放的前沿研究赋能全人类。看似不合常理,但最有趣的结局往往最可能成真。”DeepSeek开始在AI界小范围引起讨论。

  1月24日至25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英美主流媒体开始大量报道DeepSeek,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中国的AI创业公司DeepSeek是否会撼动美国硅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其中,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中国的AI创业公司如何与硅谷巨头竞争》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可能通过开源主导权重构全球AI竞争格局,使低成本创新成为颠覆行业的新路径”。

  与此同时,DeepSeek的影响力开始向资本市场渗透。1月24日,知名投资人MarcAndreessen在社交平台表示,“DeepSeekR1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惊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并且是开源的,是给全世界的礼物。”1月24日,英伟达股价大跌超3%。据媒体报道,JPM交易台当晚交易时95%的问题均和DeepSeek有关,交易员、分析师周末开始恶补关于DeepSeek的一切。

  据拥有20年投资经验的大V“TMTBreakout”总结,DeepSeek的爆火可能有四点原因,首先是社交平台X的算法推荐,其次是知名投资人MarcAndreessen的推文,再次是纽约时报的文章,最后是英伟达股价的下跌。DeepSeek的R1模型发布若干天后,才在海外引起轩然大波,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侧面表明中国本土的AI科研走到了技术的最前沿。

  责编:叶舒筠

  校对:王锦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丁文武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