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美股市场在经历了一番剧烈震荡后全线收涨。与此同时,中概股板块集体走强,多只主要指数和ETF纷纷上涨。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68.61点,涨幅0.38%,收于44,882.13点;标准普尔500指数微升0.53%,报6,071.17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小幅攀升0.25%,收于19,681.75点。
Direxion 3倍做多每日中概股ETF (YINN) 大涨 6.82%, iShares MSCI中国ETF (MCHI) 上涨 2.45%,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HXC) 上涨 4.33%,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 (DRAG) 上涨 3.77%。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财报表现整体优于预期,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消息使市场在尾盘的涨势受到一定压制。尽管如此,投资者对后市并未完全丧失信心,部分分析人士认为科技股财报整体亮眼,足以抵消部分宏观政策和经济数据方面的不确定性。
在市场最受关注的“巨头财报季”中,Meta Platforms和特斯拉相继公布了优于预期的表现。Meta在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中创下了新纪录,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广告业务方面的推动;而特斯拉尽管在营收和盈利上略有失色,但其对2025年的展望依然乐观,并计划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服务。
微软则在公布财报后股价下跌6.2%,因新季度营收预期不及市场预期。不过,华尔街对微软的基本面仍保持一定信心,认为公司的云计算和企业服务板块依然具备较强竞争力。
与上述几家科技巨头相比,苹果备受市场瞩目。周四盘后,苹果正式公布了其截至12月28日的第一财季业绩,整体营收达到1243亿美元,略高于市场此前1241.2亿美元的平均预估值;每股收益2.40美元,也超过预期的2.35美元。
其中,iPhone营收为691.4亿美元,虽低于市场预期的710.3亿美元,但Mac和iPad分别录得89.9亿美元与80.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估的79.6亿美元和73.2亿美元。服务业务的表现最为稳健,贡献了263.4亿美元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4%。
据报道,Oppenheimer近期将苹果评级从“跑赢大盘”下调至“与大盘一致”,这是苹果1月份以来第五次遭下调评级。Oppenheimer分析师Martin Yang表示, Apple Intelligence与更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尚不足以驱动消费者加快换机周期。
苹果财报中另一项亮点来自于Mac和iPad销售大幅攀升,分别实现了15%的同比增长。库克将此归功于去年10月发布的新款iMac、Mac Mini和MacBook Pro,以及新款iPad mini的市场热度。而更为稳定的“服务”板块依旧是苹果的盈利“发动机”,包含云服务、Apple TV+、Apple Music和App Store抽成等多项业务,季度收入再度创出新高,达到263.4亿美元。与此同时,苹果也宣布将派发每股0.25美元的股息,并在第一财季斥资300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和派息。
// 美联储政策 //
宏观数据方面,美国第四季度GDP仅增长2.3%,不及此前分析师预期,显示出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
另一方面,美联储在1月29日的议息会议上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之间不变,标志着自去年9月开始连续降息以来,首次暂缓调整政策利率。决议公布后,美联储在声明中强调通胀仍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但目前暂无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迫切需求。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通胀率进一步回落之前,会保持观望态度。
对于美联储此举,拥有“新债王”之称的DoubleLine Capital创始人杰弗里·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评论说,美联储可能在未来数月按兵不动,因为通胀尚未出现大幅下行趋势。他表示:“在通胀明显回落前,美联储似乎不急于采取进一步行动,下一次议息会议大概率也不会降息。”贝莱德投资组合经理Jeffrey Rosenberg也持类似看法,认为美联储已经释放了“偏向谨慎”的信号,而维持现行利率区间也符合当前美国经济韧性和通胀较高的背景。
债市方面,由于市场对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和通胀黏性的判断持续发酵,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去年年底以来出现大幅攀升。再加上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动向尚不明朗,投资者对其潜在刺激措施和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担忧,使得债券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观望情绪。Thornburg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Lon Erickson指出,人们对美国政府的政策思路并不十分确定,而较高的通胀预期也让长期债券收益率承压上行。
与之相呼应的是,华尔街对后市的看法也呈现显著分歧。著有《黑天鹅》的著名学者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近日在迈阿密对冲基金论坛上直言,英伟达周一暴跌17%“只是一个开始”,AI概念股可能还将迎来更剧烈的回调。他认为,市场此前对AI驱动的热潮几近“盲目乐观”,如果现实状况达不到预期,科技股的价格调整或许会比这次下跌的幅度更大,甚至可能出现两到三倍于17%跌幅的进一步回调。
然而,高盛策略团队则持相对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近期AI相关概念的急挫不意味着市场将出现持续的深度回调。高盛的Peter Oppenheimer在报告中写道,多数熊市的源头在于经济衰退忧虑以及随之而来的企业利润预期大幅下修,而从当下的数据来看,未来12个月美国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依然不高。尽管科技股的估值已经相对偏高,但在经济前景乐观的背景下,大型科技公司持续增长的盈利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股价。
展望后市,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美国1月份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等通胀相关数据,以研判美联储下一步政策动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