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上财季营收7.44亿美元,同比上涨1%

红星资本局
29 Jan

  红星资本局1月29日消息,当地时间1月28日,星巴克公布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业绩。第一财季总收入为93.98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超出市场预期。第一财季实现营业利润11.22亿美元,同比下滑24.5%。第一财季实现净利润为7.81亿美元,同比下滑23.8%。每股收益为0.69美元,超出市场预期,同比下降23.3%。

  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在财报中表示,“虽然我们才刚进入转型期的第一个季度,但我们已经迅速采取行动,实施‘重返星巴克’计划,并看到了积极的反响。我们认为这是解决根本问题、恢复品牌信心和恢复业务可持续长期增长所需的根本性战略变革。”

  截至1月28日美股收盘,星巴克报100.41美元/股,涨0.39%,盘后股价涨0.26%。自去年8月布莱恩·尼科尔上任以来,公司股价已上涨近三成。

2025财年结束时,星巴克饮料和食物种类将减少30%

  2024年9月,尼科尔提出“重返星巴克”的计划。此次财报电话会上,尼科尔指出,第一财季公司为“重振星巴克”计划迅速采取行动,重新调整业务、使命和营销工作。首先是削减优惠,使折扣交易同比减少了40%。重返星巴克计划的核心之一是改善店内体验,推出了新的咖啡馆服务标准,并将免费续杯的热咖啡、冰咖啡和茶扩大门店使用范围。

  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在此次电话会上表示,预计随着组织的转型,将产生短期重组费用,包括遣散费和相关福利。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此前暂停发布,预计由于季节性因素、组织调整以及投资增加等原因,新财年第二财季的每股收益和营业利润率将是最低的,预计每股收益将在2025财年下半年有环比和同比的改善。

  财报指出,第一财季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390个基点至11.9%,主要原因是去杠杆和支持“重返星巴克”的投资,包括门店合作伙伴的工资、福利和工时,以及取消非乳制奶定制的额外费用。

  展望未来,尼科尔表示,计划到2025财年结束时,星巴克门店饮料和食物的种类将减少大约30%。尼科尔还指出,星巴克开始试行一种新的店内优先排序算法,并正在探索其他技术投资,以改善订单排序和柜台后的工作效率。星巴克还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在美国门店中全面部署数字菜单板和咖啡厅。

  尼科尔还指出,仅在美国地区,公司在认真审视门店组合,认为门店数量有可能增加一倍,同时改善产品组合的整体运营状况,将通过强有力的门店翻新计划、新店建设和门店关闭来实现这一目标。

  据财报,星巴克第一财季净开设了377家新店,截至本季度末门店总数为40576家,其中53%为公司直营店,47%为特许经营店。截至第一季度末,美国和中国的门店占该公司全球门店总数的61%,美国和中国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7049家和7685家。

中国地区实现营收7.44亿美元

  财报显示,第一财季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4%,主要由于同店交易量下降6%,但平均售价上涨3%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据记者梳理,第一财季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降幅小于预期,不过该数据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下滑。2024财年第一财季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5%,主要得益于同店交易量增长3%和平均售价增长2%。

  其中美国地区实现营收66.05亿美元,同比下滑1%。美国地区第一财季同店销售额下降4%,主要由于可比交易量下降8%,但平均售价上涨4%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

  中国地区实现营收7.44亿美元,同比上涨1%。中国地区第一财季同店销售额下降6%,受平均售价下降4%和同店交易下降2%的影响。

  谈及中国市场,尼科尔指出,上周其对中国进行了首次市场访问,在那里亲眼看到了星巴克的品牌实力、团队以及提供的优质客户体验,“我看到了市场的活力和未来的机遇。我还看到了可以做出的一些短期改变,以稳定和加强业务。同时继续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在中国实现增长。我们正在处理和消化,并将分享更多信息。”

  今年1月,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宣布退休,她为公司奉献了25年。据了解,王静瑛从2011年开始掌舵星巴克中国业务。在王静瑛的领导下,中国市场从不到500家门店,发展成为星巴克两大主要市场之一,中国市场也是推动其全球业务增长和业绩的重要引擎。

  综合自澎湃新闻、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