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英国央行本周或将给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带来沉重一击,因其计划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称她的10月预算案将推高通胀。此前,这位英国财政大臣公布了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
经济学家表示,尽管预计英国央行将在周四进行自去年8月以来的第三次降息,但其最新预测可能会加剧市场对英国陷入滞胀的担忧。
接受一项调查的受访者一致预计,英国央行将降息25个基点至4.5%,这是自2023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九名成员中有八名将继续支持“渐进式”放松政策。外部成员Catherine Mann预计将投票决定维持借贷成本不变。
会计师事务所RSM经济学家Thomas Pugh表示:“经济增长已显著放缓,这意味着MPC很可能会下调今年的增长预测。然而,通胀压力正在卷土重来。”他预测今年将累计降息四次,至3.75%,而市场普遍预期为降息三次。
英国央行目前处境微妙:一方面,美国因经济增长强劲和通胀压力高企,迫使美联储上周暂停降息;另一方面,欧洲央行上周四进行了第五次降息,并警告经济增长可能停滞。
EY Item Club首席经济顾问Matt Swanne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国央行在即将发布的预测中,可能面临更为复杂的通胀与增长之间的权衡。”
在央行利率决议前夕,EY Item Club周一发布的报告将其对英国2025年的增长预测从1.5%下调至1%。报告还指出,未来12个月内通胀可能持续高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英国陷入低增长与高通胀并存的“滞胀陷阱”担忧。
Swannell称:“英国经济在2024年底失去增长动能,这意味着2025年要实现复苏将面临更大挑战。”作为工党经济增长计划的核心,商业投资也将受到冲击。EY已将投资增长预测从3%下调至2%,主要原因是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借贷成本上升以及政府提高就业税。
上周,里夫斯宣布了一系列规划和监管改革措施,并批准了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包括备受争议的希思罗机场第三条跑道计划,旨在重振经济增长。
她强调,经济增长将是政府的“首要任务”,并试图扭转工党执政前六个月的悲观经济叙事,同时回应外界对其10月增税预算的批评。自工党7月赢得大选以来,英国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除了市场普遍预期的降息外,英国央行2月的货币政策报告可能不会带来太多利好消息。报告将更新对工党260亿英镑(约合324亿美元)雇主薪资税增加影响的评估。摩根士丹利英国经济学家Bruna Skarica表示,最近的证据表明,企业将更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幅度可能超出英国央行去年11月的预期。
她表示,叠加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英国央行可能会将今年上半年的通胀预期上调0.3至0.4个百分点。美国银行经济学家则认为,英国央行将下调短期和长期增长预测,“以反映近期经济表现疲软、信心不足以及更高的利率路径”。去年11月,英国央行预测今年经济增长1.5%,而目前市场共识已降至1.3%。
英国央行使用市场利率路径来构建其增长和通胀预测的惯例,可能使周四的政策沟通更加复杂。市场上周五押注今年将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但央行的预测可能基于市场仅完全定价两次降息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均低于央行去年11月预测的四次降息,且行长贝利此前也对此表示支持。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指出,MPC可能通过预测通胀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进一步低于目标,来“暗示对市场定价的隐性回击”。然而,这也意味着基于市场路径的央行增长预测可能低估了英国的实际经济前景,从而不必要地削弱了财政大臣的政策威信。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建议,英国央行应考虑使用自身的利率预测,因为当前的惯例可能“模糊委员会试图传达的政策意图”。对此,英国央行表示,计划改用“情景分析”来替代现有预测方法。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