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看过这种大场面了,华尔街争相唱多!
中国股市本周强势迎来蛇年“开门红”,上证指数收复3300点,沪深300指数本周涨超2%,科创100指数大涨近7%,量能放大至近2万亿元。
港股更是所向披靡,恒生科技指数本周飙涨9%,自1月13日低点以来涨超20%,正式步入技术性牛市。
周五晚的美股全线下挫,中概股却逆势走强,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高1.34%。
华尔街更是罕见争相唱多中国资产,继德意志银行、高盛之后,美国银行、贝莱德和汇丰也轮番唱多中国股市。
言辞之恳切、展望之乐观,与春节前相比堪称180°巨变,研究宏观的同事惊呼:“太奇怪了。”
难道这一切都源于横空杀出的DeepSeek?自2021年后,中国资产叙事终于迎来拐点?
1
DeepSeek火爆全球
1月22日,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首席执行官 Nicolai Tangen建议,未来几个月逆向投资者应该考虑:
“卖出美国科技股和私人信贷,同时买入中国资产。”
彼时,大多数人看到这条消息第一反应或许都是,惊诧瞪大双眼,随后不以为意,一笑了之。
就在两天前的1月20日,DeepSeek正式发布可以媲美OpenAI O1的R1模型。
1月24日,华尔街顶级风投A16Z创始人Marc Andreesen对DeepSeek R1的一句赞美直接引爆海外社交圈,甚至引起硅谷圈的惶恐:算力过剩了?
直到1月27日,DeepSeek带崩全球股市,英伟达单日暴跌17%,海内外才开始正视DeepSeek的影响力。
就此开始,海外投资大佬因DeepSeek对中国AI评价明显改观。
Linkedin Co-Founder知名投资人Reid Hoffman在CNBC说:
“China is in the game(中国在牌桌上了)。”
木头姐在BBG TV上说:
“we're looking more closely at China(正更加密切关注中国)。”
然后,我们看到DeepSeek在春节期间迎来全球的泼天流量、宇树机器人H1登上2025年春晚,恒生科技指数在春节假期中大涨6个点。
2
华尔街争相唱多中国资产
春节假期后,外资大行开始争相唱多中国资产,尤其看好科技股。
2月5日,德意志银行在最新报告中坚定唱多中国资产,称2025年是中国超越其他国家的一年,预计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A股/港股牛市将继续并超过此前高点。
2月6日,高盛称,乐观预期下,MSCI中国指数今年将飙升28%,中国科技股在被重新估值后有20%的收益机会。
2月7日,美国银行策略师认为美股优势开始减弱,建议做多中国股市,预计中美之间的贸易和科技战不会进一步升级。
骏利亨德森投资驻新加坡的投资组合经理表示:“最近的DeepSeek及时提醒我们,在幕后,产业政策(例如《中国制造 2025》)已推动许多行业走向世界一流地位。”
汇丰银行表示,随着人们对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不断提高,外国资金流入增加,中国与新兴市场之间的估值差距可能会缩小。
外媒统计的数据显示,KraneShares旗下的中概互联网ETF(KWEB)在有数据的最近一个交易日净吸金2.87亿美元,是10月3日以来的最大单日增额,也是连续第三天录得资金流入,三日累计流入资金达到3.6亿美元。
过去一个月,中概互联网ETF(KWEB)和安硕中国大盘股ETF (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等以中国为重点的ETF的期权交易量大幅增加。
外媒将此称为是:
华尔街开始抱团前往中国股市!
原因是特朗普政策的不可预测性、美股居高位、7巨头中有6个业绩都不及预期……
正如昨晚,美股原本涨得无波无澜,特朗普一句:“计划下周公布对等关税措施”,全球股市原地跳水~
野村国际证券驻伦敦G10现货交易主管Antony Foster吐槽道:
“市场试图预测并应对一个非常不可预测的局势和人(特朗普)。你可能一分钟前还盈利,但下一分钟可能就会急转直下,一切归零。”
对于目前的情况,道明证券股票衍生品策略主管Ling Zhou表示:“一个引人注目的交易是投资者押注中国。”
难道中国资产重估的叙事真的开始形成了吗?
3
中国资产重塑?
其实,恒生科技指数早在1月13日就开始掉头上涨了,彼时DeepSeek干崩纳斯达克的故事还未上演。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知史可以明智,港股去年4月22日-5月20日也在没有明显消息驱动下迈入技术性牛市,事后来看外资全球再配置平衡是重要因素之一。
港股本轮在1月13日上涨前,已经回调3个月之久,回调幅度达到15%,本身就具备估值修复的动力,如今又迎来DeepSeek重塑中国资产的叙事,这次会表现如何?
中信证券表示,展望2月,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在形成,春季躁动进入加速阶段,交易更加极致,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边际上优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
对于近期市场热议的中国资产重塑的话题,虽然德银那份报告看得自己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但百分百赞同下面这句话:
“中国制造业在高附加值领域的优势和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
曾经跟同事讨论过哪些A股公司能担起中国科技脊梁的问题?
对方说:“看来看去,还是制造业公司可能性大。”
曾几何时,因为产能过剩、内卷,让我们开始很少正视自己的制造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事实上,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基础材料到高端装备,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各环节相互配套,能够高效协同生产,完整性无可比拟!
不仅总体规模全球领先、集群效应显著、创新体系也在持续完善。
不要看不起制造业公司,中国产业链构建就像是搭积木的过程,高附加值的那块积木不是凭空从天而降的,而是通过生产制造加工行业的一点点积累,最终惊艳全球。
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前身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主要生产聚合物电池,给苹果 iPod 提供电池。
全球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前身是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
过去这三年,由于种种问题,以及在人工智能难以比肩海外巨头,很多人自怨自艾,曾经也心有不甘,为何轮到我们上桌的时候,台面的故事变成“日本失落的三十年”?
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似乎证明中国科技实力也没那么差,市场意识到,中国的AI实力不容小觑。
事实上,国内与海外的人工智能差距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缩小,当然不是说DeepSeek已经彻底成功了,一切才刚刚开始。
援引拾象李广密团队对DeepSeek对评价:
1.DeepSeek超越了Meta Llama 毫无疑问,但相比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第一梯队的巨头还有距离。
2.DeepSeek 的成功很让人兴奋,还不能称作范式级创新,但会促进AI应用的快速落地。
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DeepSeek在1月28日的日活跃用户数首次超越豆包,随后在2月1日突破3000万大关,成为史上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应用。
完全可以期待,凭借中国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中国未来有望诞生重磅级的AI超级应用。
本来这就是我们强项,不是吗?
4
小结
从国与国之间的科技竞赛视角脱身出来,看着ChatGPT、DeepSeek短时间就能出生比专业人士还完美的答案,不禁彷徨:
对个体而言,人工智能到底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DeepSeek令人惊叹的“aha moment”(啊哈时刻),程序员并没有事先设定,是模型自己自然而然开始形成自我反思模式。
历史上,我们的智人祖先之所以一跃攀上生物链顶端,学会发明工具,并善用工具进行合作是关键的因素。
只是人类过往发明的工具都没有自我意识,就算是原子弹,工具的决策权都在人类身上。
当人工智能出现,意味着工具决策权或许就不再掌握在人类身上了。
但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就算算法和人工智能正无声取代人类工作,甚至重塑社会结构,如《黑客帝国》所预言“我们已经站在后人类的时代门槛”。
谁都心知肚明,人工智能是一场绝对不能输、也输不起的竞争。如《人类简史》作者所言:
“在21世纪,搭上列车(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就能获得创造和毁灭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临灭绝。”
对渺小的个体的而言,分享黄仁勋最新访谈的一句话:
“不管我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使用AI。”
请大家一定认认真真,尽你所能学习使用AI。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