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源Sight 安然
无人兜底。
入华多年,CK(Calvin Klein)再次突破性成为大众关注焦点,尽管这回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2月4日,中国商务部安全与管制局发布公告,CK、Tommy Hilfiger等品牌的母公司美国PVH集团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商务部方面表示,经查,美国PVH集团存在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等行为。
起因依旧是几年前涉及外资品牌甚广的新疆棉事件。
根据公告,PVH集团需在30天内提供过去三年是否采取过涉疆歧视性措施的证明材料,否则其在中国的业务将被终止。
这意味着,如不能妥善解决上述问题,CK、Tommy Hilfiger等PVH集团旗下所有品牌或将全部退出中国市场。
尽管关于新疆棉事件的涉事外国品牌不在少数,但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在内的全球鞋服巨头,优衣库、H&M在内的快时尚巨头,都不能拒绝中国市场的助益。
这些品牌或增加在华本土化创新投入,或升级精耕细作经营模式,依旧在中国加强战略布局。
对全球业绩刚刚有所恢复的PVH集团来说,退华危机无异于当头一棒;但对Tommy Hilfiger、CK的竞争对手如Lacoste,崛起新势力如ubras等来说,PVH的全面退出将给品牌带来更多市场竞争空间,行业格局或将再度生变。
01在华走钢丝
作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PVH集团已经勒紧裤腰带过了好几年。
2021年新疆棉事件爆发后,在舆论缠身、疫情黑天鹅扩散、全球经济形势动荡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影响,PVH集团自身经营岌岌可危,不断通过各种手段保住企业增长。
2022年4月,PVH 集团在投资者日活动上公布一项多年战略计划“PVH+”,计划主要部分在于,将通过专注于CK和Tommy Hilfiger两大品牌,实现到2025年销售额达到125亿美元的目标,未来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高个位数。
同年9月,PVH集团发布消息称,计划在2023年年底前裁员10%的全球员工,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该公司表示,裁员将每年节省超过1亿美元。
最新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1月3日的三个月内,PVH集团收入从23.6亿美元下降4.6%至22.55亿美元;审计公认会计准则下的息税前利润为1.83亿美元,上一财年同期为2.30亿美元。
截图来源于公司财报
虽然营利仍呈现下滑态势,但幅度却有所收窄。在严控支出成本、出售Heritage Brands女性贴身伴侣业务和调整重组成本等降本增效手段下,毛利率也从去年第三季度的56.7%上升至58.4%。
PVH集团首席执行官Stefan Larsson(斯特凡·拉森)表示:“由于我们不懈地执行PVH+计划我们第三季度的顶线和底线指引均超出预期。”
在这份超预期的成绩单上,中国市场起到重要作用。Stefan Larsson表示,目前中国市场收入在集团总收入中占比6%,但利润占比高达16%。
中国一直是PVH集团重要的增长引擎。2023财年报告显示,按照当地货币计算,PVH集团在中国市场收入增长同比超过20%,高于亚太地区整体收入增速。
作为占集团营收90%以上CK和Tommy Hilfiger,两大品牌在华布局规模也相当庞大。
据源Sight结合官网统计,CK在中国的门店/专柜数量达到876家,其中广东、浙江两省门店数分别达到99家、91家,而截至2024年上半年,CK在欧洲仅拥有约60家门店。
官网显示,Tommy Hilfiger在全球开设1000多家店铺。据源Sight统计,Tommy Hilfiger在中国的门店/专柜数量已达到441家,超过全球份额的三分之一。
Tommy Hilfiger中国线下门店
然而,面对如此广阔的增长前景,PVH集团却可能就此铩羽。
2024年9月2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决定对PVH集团针对涉疆产品涉嫌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的正常交易、采取歧视性措施等问题启动调查。
在2024财年第三财季业绩会上,PVH集团首席执行官Stefan Larsson首次回应遭遇中国商务部调查的进展,表示公司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并已提交书面答复等待结果。
今年1月16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自立案以来相关部门多次听取了PVH集团的陈述和申辩,但初步调查显示,PVH集团存在不当涉疆行为。
半个多月后,PVH集团登上“不可靠实体清单”。
根据2020年9月19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PVH集团旗下业务或将全面撤出中国市场,包括大众熟知的集团标志性品牌CK和Tommy Hilfiger。
截图来源于商务部网站
02难以离开的中国
退华危机对目前业绩稍有起色的PVH集团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毕竟其对中国市场难以言弃,就像当时涉新疆棉事件的其他外国品牌。
在全球经济降温、行业需求普遍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不减,含金量还在上升。
例如,正在涉过深水区的耐克,将提振中国跑步市场作为唤醒增长的重要一环。
耐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lliott Hill(贺雁峰)在2025第二财季业绩会上表示,耐克正在中国加大产品创新的投入,公司在本土拥有产品研发团队,也已在中国成立运动研究实验室,投入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
耐克还宣布一项重要的战略调整,将加强打造全球子品牌ACG(All Conditions Gear),以更好地服务于户外运动员及爱好者。这个子品牌将在大中华区重点推出。
2024年10月,耐克即任命董炜担任该品牌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以及ACG品牌全球CEO。其职责是领导耐克在大中华区实现新的增长,并加速推动ACG品牌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发展。
阿迪达斯也没有放松在中国的持续扩张。
阿迪达斯中国线下门店
2024年12月,阿迪达斯在中国的第八家品牌中心“成都太古里品牌中心”开业。截至2024年,阿迪达斯在中国开设近400家新店。
据36氪消息,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萧家乐曾透露,“如今我们超80%的中国产品是在中国制造,超一半的产品由中国设计。”此外,阿迪达斯在全球各地区都在推行本地化的策略,到目前为止,中国区仍是自主权最大的市场。
饱受争议的快时尚巨头如优衣库,供应链仍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支撑。
2024年9月,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公布的合作工厂名单显示,中国仍是其最大的生产基地,包括主要生产、加工在内的共有269家工厂。越南、孟加拉国分属第二、第三,但数量加起来不及中国工厂的一半。
在迅销全球397家合作服装生产商中,位于中国的有211家,越南、孟加拉国共计为87家;在全球155家合作纺织工厂中,近一半位于中国。
瑞典时尚巨头H&M拓充在华零售版图的同时,也将经营模式进行升级。
自2023年9月开启京东官方旗舰店后,2024年10月,H&M正式入驻拼多多设立官方旗舰店。H&M表示,入驻拼多多是其持续推进全渠道战略的重要一环,该战略举措进一步拓宽了H&M在华零售业务版图。
2025伊始,上海益民集团与H&M中国运营商海恩斯莫里斯达成的新租赁协议,H&M将重返其位于上海淮海路的首家及最大门店。该门店占地约64583平方英尺,共有六层楼,年租金为2550万元。
除此之外,近些年,不少外资企业相继加码在华供应链投资。如The North Face(北面)、Vans的母公司威富集团(VF Corporation),自2021年1月启动亚太地区业务转型,将亚太区品牌运营中心从香港迁到上海。
2023年10月,威富集团宣布将增加投入约3000万人民币,对威富中国运营中心自动化能力进行升级。
无论制造端还是消费端,中国始终提供与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03永远不缺的竞争者
对Tommy Hilfiger和CK来说,PVH集团的态度让品牌们在华发展之路前途未卜;而对Polo Ralph Lauren、Lacoste等竞争对手,ubras、猫人等新崛起势力与各电商平台的超级平替来说,这两个知名品牌的退出,或将为它们带来更多可能。
在Tommy Hilfiger焦头烂额的时候,同业竞争的Polo Ralph Lauren和Lacoste等春风满面,等待在亚洲大展身手。
2月7日,Polo Ralph Lauren母公司拉夫劳伦(Ralph Lauren)集团公布截至2024年12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
第三财季,该公司净营收2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亚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4%至5.07亿美元;净利润为2.9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77亿美元。
日前,据Lacost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Thierry Guibert透露,品牌2024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接近30亿欧元。
Thierry Guibert 还指出,Lacoste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保持每年 5%-10%的增长势头,目标是在2028年至2030年期间,推动销售额增长至40亿欧元。
CK在华声量减弱的这几年,新秀崛起也层出不穷。
在2024年天猫双11内衣品牌排行榜中,排名前5分别为ubras、蕉内、Victoria's Secret、优衣库和有棵树,CK榜上无名。
截图来源于天猫榜单
在内衣店铺榜单中,ubras官方旗舰店以4.35亿元销售额位居榜首,Bananain蕉内旗舰店和VICTORIA'S SECRET官方旗舰店紧随其后。
黑马店铺榜单显示,miiiow猫人棉品世家专卖店销售额同比增长最高,达3076%。
价格或是关键因素。知衣科技调研的价格段分析显示,其时内衣消费0-200元为主力价位段,200-400元为机会价位段。
据源Sight了解,以内衣为主打的潮流品牌CK,单件女式内衣/内裤价格在100-1400元左右,单条男式内裤价格在150-500元左右。
而ubras的单件女式内衣/内裤价格在30-400元左右,单条男式内裤价格在30-60元左右;蕉内单件女式内衣/内裤价格在20-240元左右,单条男式内裤价格在30-100元左右。
在呈现消费降级的趋势下,单价高昂的非展示性服饰消费需求减弱,大众吸引力持续下降。
不仅新品牌加速冲击,不少电商平台的超级性价比平替也给CK们带来打击。
例如,在拼多多平台上,单件内衣价格基本集中在5-60元,单位数价格的内衣普遍销量在数万件左右,超过30元的功能性内衣有不少单SKU销量超过5000万件;在1688平台上,单件内衣价格可上攀至300元左右,但最低价可下探至3元左右。
在中国市场上,永远不缺极致性价比产品的涌现。CK们原本可以静待行业春风,按住品牌优势以待经济全面回暖、消费风向转变时再杀回马枪,但卷入不可靠实体之列后,任何回转可能都将遥遥无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