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光银国际发布研报称,2024年年底港交所发布优化首次公开招股(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咨询文件,其中涉及降低公开发售回拨机制上限的建议,征求意见期限为三个月,至今年3月19日。整体而言,调整回拨机制存在正反论点,支持方表示新机制能给予发行人更多灵活性,有利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反对方则表示新机制令散户投资者参与度降低,令投资者蒙受损失,同时亦损害了部分券商的利益。
光银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01.港交所建议两套新方案。
在当前回拨机制下,新股发售一般安排10%为公开认购(针对散户投资者),90%为国际认购(针对机构投资者),并根据超额认购倍数,可以将公开认购的比例最多回拨至50%。香港股市特有的回拨机制始于1998年,设立的原因是1997年散户投资者占香港股市成交额的53%,为了照顾散户投资者对新股的认购需求,通过回拨机制增加散户的中签概率。根据咨询文件,港交所建议两项方案,一是把公开认购的初始份额设定为5%,回拨上限为最高20%;二是把公开认购的初始份额设定在10%至50%之间,但没有回拨机制。
02.新的回拨机制与当前的投资者结构更匹配。
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发展,香港市场散户投资者所占的成交额已经低于15%,新的市场结构下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分布更匹配。至于机构投资者享有更高的议价权,是市场的定价者,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议价,有助于确保发行价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降低新股发行价过高甚至破发的概率,同时能够保护散户的利益。另一方面,从香港新股集资市场而言,新机制能给予发行人更多灵活性,有利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
03.散户投资者的新股参与度或将下降。
然而,新的回拨机制下,散户投资者的新股参与度将下降,导致中小券商的盈利能力下降。如果回拨上限调整至为20%,意味着散户投资者能够购买新股的最大比率减少了30%。对于新股项目,多数券商提供零利率保证金交易,在保证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券商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客户抽中新股后收取的1%经纪佣金以及卖出时的佣金。新的回拨机制使得散户投资者的中签概率下降,从而降低券商的佣金收入。部分中小券商的新股项目可能无法获取利润。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