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娱观察 大娱乐家。
中国游戏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期。
一方面,大厂们手里的一些常胜将军们,陆续出现流水下滑,备受期待的市场新作,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另一方面,独立厂牌之下的《黑神话:悟空》一鸣惊人,其不光全球销售攀上高峰,成为国产3A游戏的样本,更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打开了世界级关注的阀门,掀起全球文化效应。
随着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更多游戏创意人才的翻涌,市场格局不断演进,传统的游戏开发、运营和盈利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经历了移动游戏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后,新的发展特征逐渐形成——传统游戏大厂纷纷调整战略重心,将更多资源投向PC和主机平台;云游戏技术日趋成熟,为行业带来新的可能;AI技术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提升了开发效率并创造了新的游戏体验;VR/AR等新兴平台持续突破,掌机市场重新焕发活力;独立游戏厂牌持续上桌,挑战大厂话语权体系……
与此同时,市场的变化也在倒逼商业模式创新,游戏订阅服务、品牌植入广告等更广泛的变现方式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在用户端,随着最早一批游戏玩家步入中年,玩家群体的年龄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在悄然改变。对高品质内容的追求,对叙事性、艺术性的重视,以及对跨平台无缝体验的需求,都在推动着行业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毫无疑问的是,游戏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产品,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社交平台。
展望2025年,可以想见游戏产业将在以下十个方面出现重要发展趋势,这些趋势既是对当前市场变化的延续,也包含了对未来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演变的预判。它们相互影响、彼此交织,共同勾勒出游戏产业的未来图景。
01 移动游戏市场再难一枝独秀
移动游戏市场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在整体市场规模上依然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但增长态势预计将发生显著变化。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移动游戏市场,过去几年里手游增速放缓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根据最新公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收入同比增长仅有5.01%,预计这种趋势在2025年将进一步加剧。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各大游戏厂商的战略布局。
以腾讯、网易为代表的头部平台纷纷开始在PC和主机平台倾斜更多资源,在3A级游戏开发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即便是叠纸这类中型游戏公司,也开始押注在PC端和主机平台获得更大受众。
战略转型既是对市场变化的积极响应,也反映出游戏公司对未来增长点的判断。
在用户层面,也不难观察到明显的分化趋势。休闲用户和重度用户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这促使开发商在产品策略上做出更精准的定位。
《元梦之星》游戏截图
移动游戏市场将进入更注重质量的精品化竞争阶段,简单的数值驱动和同质化产品可能难以获得持续增长,真正能打动用户的优质内容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02 云游戏和订阅服务向外拓展
云游戏技术的成熟度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将在2025年迎来关键性突破。
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云游戏的技术门槛将显著降低,用户体验将得到实质性提升。延迟问题的改善和画质的提升将让云游戏真正具备商业化的基础条件。
在商业模式方面,预计会看到更多针对特定游戏的订阅服务,而不是完全追随XGP或Netflix式的全品类订阅模式。游戏公司可能会针对自己的重点产品推出更有针对性的订阅服务,包括游戏内容、周边产品和社交功能的整合订阅包。
XGP平台
不过,多游戏捆绑式的订阅服务可能仍将维持相对小众的市场地位。主要是因为游戏与视频、音乐等内容相比,具有更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用户对单个游戏的投入时间和关注度都相对较高,使得全品类订阅服务的吸引力受到限制。
03 AIGC开始助力游戏开发
AI技术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将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生产力。
程序化内容生成(PCG)技术的成熟将显著提高游戏开发效率,特别是在场景建模、角色设计、对话编写等环节。其不仅能降低开发成本,还能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
在游戏AI行为方面,我们将看到更智能、更自然的NPC表现。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PC将能够展现出更符合角色设定的行为模式,提供更真实的互动体验。同时,AI还将在游戏测试环节发挥更大作用,自动化测试的范围和深度都将得到显著提升。
基于AIGC工具的插画人物绘制过程
最令人期待的是AI在个性化游戏体验方面的应用。
通过实时分析玩家行为和偏好,AI系统将能够动态调整游戏难度、剧情走向和奖励机制,为每个玩家提供量身定制的游戏体验。这种个性化不仅提升了游戏的趣味性,也将显著提高玩家的留存率。
04 中老年玩家引领PC和主机市场复兴
从今年CES上英伟达和AMD的各种发布不难看出,2025年将会继续见证游戏画面和性能的新突破。
新一代显卡的普及将推动光追技术的全面应用,帧率和画质兼得的高品质游戏画面有望实现,AI辅助的画面优化技术将带来更逼真的视觉效果。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游戏的视觉表现,也为游戏叙事和玩法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国内最早一批游戏玩家步入中年,30-50岁的成熟玩家群体将显著扩大。该群体具有稳定的游戏习惯和较强的消费能力,特别青睐主机和PC平台的精品大作,事实上去年《黑神话:悟空》的大获成功也让人更多看到了这些“沉默的大多数”。
《黑神话:悟空》游戏截图
游戏公司将更加重视这一群体的需求,推出更多注重剧情深度、游戏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面对这一趋势,预计将看到更多针对中老年玩家的游戏内容。这些游戏可能包括情节深度更强的叙事性作品、操作难度适中但策略性强的游戏、经典IP的现代演绎,以及适合全家互动的休闲游戏。
怀旧情怀的利用和家庭互动场景的开发,将成为游戏公司争取这一市场的重要策略。
05 跨平台和跨设备游戏成为常态
跨平台和跨设备游戏体验将在2025年成为标配。
云存储技术的成熟让玩家可以在不同设备间无缝切换游戏进度,其便利性将成为用户选择游戏的重要考虑因素。开发商也将更加重视跨平台体验的一致性,确保玩家在不同平台上都能获得相近的游戏体验。
从去年开始就不难看到国内厂商从大厂到中厂都在积极探索多端游戏的边界,尽管目前来看尚未出现能够成功比肩《原神》的跨平台作品,但这一势头显然不会轻易停止。
《原神》游戏截图
社交系统的统一化是跨平台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统一的好友系统和社交功能将打破平台间的壁垒,让玩家能够更方便地与朋友组队、交流和互动。这种社交连接的加强将提高游戏的粘性,并为游戏创造更多社交价值。
技术标准的统一和行业合作的深化也将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主机厂商、游戏平台和开发商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跨平台游戏开发工具和技术方案将更加成熟,从而降低跨平台游戏开发的技术门槛和成本。
06 Steam OS让掌机市场进一步普及
掌机游戏市场将在2025年迎来新的繁荣期。
Steam Deck的成功已经证明了高性能掌机的市场潜力,这将吸引更多厂商进入这一领域。新一代掌机在性能和便携性之间将找到更好的平衡点,配合更高效的散热方案和更持久的电池续航,为玩家提供更好的便携游戏体验。
市场需求的增长是推动掌机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玩家对便携式游戏设备的需求不断上升。特别是对于那些习惯了主机/PC平台高品质游戏体验的用户来说,能够随时随地体验3A大作的掌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Steam Deck2
生态系统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掌机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将针对掌机平台进行专门优化,提供更好的操控体验和画面表现。
更重要的是,在刚刚结束的CES上,V社官方宣布,联想的新掌机Legion Go S成为了首款获得正式授权搭载SteamOS的掌机,接下来Steam OS还将支持更多第三方掌机设备。随着Steam OS的持续拓展,无疑将会为整个Win掌机市场带来更强的内容以及游戏生态支持。
07 独立游戏开发者获得更多机会
2025年将是独立游戏开发者的机遇之年。
AI辅助开发工具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游戏开发的技术门槛,让独立开发者能够专注于创意和玩法的设计。自动化的内容生成工具、智能的程序调试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显著提高独立游戏的开发效率。
分发渠道的多样化为独立游戏提供了更多曝光机会。除了传统的Steam、Epic等平台外,更多新兴平台的出现让独立游戏有了更多选择。这些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也在不断优化,让优质的独立游戏更容易被目标用户发现。
Epic平台
独立游戏的商业价值也在不断提升。玩家对独特创意和艺术表现的追求,为独立游戏开辟了独特的市场空间。通过众筹、早期访问等模式,独立开发者能够更好地获得开发资金和用户反馈,降低开发风险。高质量独立游戏的商业成功案例将越来越多。
08 游戏IP跨界开发进入深水区
游戏IP的价值开发将在2025年进入更深层次的阶段。
进入2025年有可能会看到更多高质量的游戏改编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故事搬运,而是能够真正理解和发挥游戏IP的精髓。游戏公司与影视制作方的合作将更加紧密,甚至可能会进一步让两者之间的边界消融。
毕竟像小岛秀夫这样的游戏制作人,从选择授权影视改编的工作室起就全程参与,后续甚至不排除他可能会亲自上阵过一把电影或剧集导演的瘾。而拳头即便被质疑《双城之战》大亏,也依然坚持继续开发,不难看出其背后想要转型多元媒体集团的野心。
《双城之战》剧照
在商业变现方面,游戏IP的开发将更加多元化。
从传统的周边产品到主题乐园、实景体验等线下项目,游戏IP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像是游戏科学也在最近发布了官方品牌“黑神话BLACKMYTH”以及首批周边产品,亲自下场开始借助IP影响力直接卖货。
跨界开发不仅能够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也能够扩大游戏IP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新用户进入游戏世界。成功的跨界开发将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游戏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09 游戏内广告和品牌植入将更加普及
游戏内广告和品牌植入将在2025年演化出更成熟的模式。
原生广告的设计将更加巧妙,而随着越来越多主打开放场景的“大世界”游戏类型的出现,更多的广告内容将自然地融入游戏场景和剧情,在不影响玩家的沉浸体验同时,潜移默化的进行品牌营销。品牌与游戏IP的结合将更加深入,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互动体验。
《和平精英》中特斯拉植入
新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效果。AI算法将帮助广告主更好地理解玩家行为和偏好,投放更有针对性的广告内容。实时渲染技术的进步也将让广告内容更自然地融入游戏画面,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10 VR和AR游戏迎来新曙光
VR/AR游戏市场在2025年将迎来实质性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硬件技术的突破和内容生态的完善。
一旦新一代VR设备在重量、续航、分辨率等方面争取到了一块长板,特别是在佩戴舒适度方面的改善,将大大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价格的进一步下探也将帮助VR设备获得更广泛的市场普及。
VR游戏《Blacktop Hoops》
内容建设将是推动VR/AR游戏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大型游戏工作室开始投入VR游戏的开发,我们将看到更多专门为VR平台打造的3A级大作。高品质内容的出现,将帮助VR游戏突破当前以小型休闲游戏为主的局面。
AR游戏则可能在移动端找到更多应用场景。得益于智能手机AR技术的进步,以及最新一波结合了AI的智能眼镜大潮,AR游戏将能提供更精准的空间定位和更自然的现实场景融合,为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的混合现实体验。
结论
展望2025年的游戏产业,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具包容性的发展图景。
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行业边界的扩展,AI、云计算、VR/A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游戏体验带来质的提升。
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需求的细分,正在重塑传统的游戏开发和运营方式。移动游戏市场的变革、掌机市场的复兴、中老年玩家群体的稳定消费力等趋势,都预示着游戏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阶段,游戏不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而是逐渐发展成为连接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重要媒介。对于产业参与者来说,把握这些趋势、顺应市场变化,将是在未来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理由相信,游戏产业将在2025年展现出更强大的创造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