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账通“一把手”换防落定:陈当阳接棒沈崇峰,“空降”成为新一任掌门

媒体滚动
11 Feb

  来源:每财网

  金融壹账通一直在求变,不仅持续“瘦身”,出清了旗下与金融科技无关的银行业务,以及逐渐剥离掉云服务业务,如今高管人事也进行了大“换血”。

  文/每日财报 张恒

  作为平安集团的四大科技独角兽之一,金融壹账通近期在高管人事方面出现的一波又一波“巨震”。

  先是2024年12月26日,任职近六年的金融壹账通党委书记、监事长、执行副总裁黄润中,因严重违纪违法,被相关部门带走接受调查。

  四天后,12月30日,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技术官陈当阳被中国平安任命为金融壹账通党委书记,而作为该公司总经理的唐啸,则是接替此次被查的黄润中,被任命为金融壹账通党委副书记,黄润中不再担任党委书记、委员职务。同时传言陈当阳有可能接任金融壹账通董事长一职。

  果不其然,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2月5日晚间,金融壹账通正式对外发布公告,经董事会决议,陈当阳已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自2025年2月5日起生效,董事会谨此对陈当阳之委任表示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沈崇锋由于私人原因,已辞任金融壹账通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并在同一天生效,董事会对沈崇锋任职期间对公司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此次“换帅”背后凸显了金融壹账通常年亏损,盈利成为各方当务之急。为了转变经营业绩,近一两年金融壹账通走上一条“瘦身”之路,先是出售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普惠立信,再“弃甲”虚拟银行,去年上半年又终止了金融云业务。

  那么,“新帅”陈当阳的到来,能给金融壹账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陈当阳“空降”接棒成新掌门

  年薪690万董事长沈崇锋辞任

  根据公开履历,陈当阳年轻有为,作为“准80后”,1979年出生的陈当阳今年才仅46岁,是典型的“技术派少帅”,分别于2002年及2007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

  陈当阳毕业后在金融科技领域工作,对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银行、支付、保险等行业的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从2007年至2015年职业生涯初期,他一直在中信银行轮值,包括高级研发工程师、云计算应用研发部总经理助理、总工办副主任兼首席应用架构师。

  2015年6月,陈当阳离开转战至蚂蚁科技集团,担任了保险事业群首席技术官一职。

  直至2021年9月,他加盟了中国平安,进入平安产险板块,历任科技中心总监、总经理助理,负责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包括落实科技监管要求,建设科技数据能力,管理技术团队,培养技术人才等。

  根据此次公告,陈当阳与金融壹账通订立服务合约,自2025年2月5日起为期三年。陈当阳作为首席执行官每年可收取基本薪酬人民币160万元,并根据公司的年度业绩评定以现金或股票形式向其发放绩效奖金,而他作为执行董事的职责则是不收取任何额外的董事袍金或酬金。

  同时,董事会也对陈当阳的加入寄予了厚望,“相信他的技术背景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将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带领公司实现新的战略目标。”

  而此次因个人原因辞任的沈崇锋,是于2021年10月份加入金融壹账通,至如今挂帅而去其已在公司任职超3年时间。

  2021年10月22日晚间,金融壹账通对外发布了一则董事会决议公告称,为配合公司新阶段战略升级需要,持续推进SaaS化转型,将聘任沈崇锋出任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CEO),沈崇锋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尤其是产品建设的工作。

  直到2022年8月17日,沈崇峰才正式“接棒”因个人原因接连辞去了公司董事长和执行董事职务的67岁叶望春,成为金融壹账通第二任掌门。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5岁的沈崇锋,早期出身于教学系统,而后才开始进入到科技金融领域。他于1992年获得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的工程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长春科技大学(现吉林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

  在未进入到金融壹账通之前,沈崇锋一直在金蝶软件就职,1998年他离开教育系统转战至软件行业,当年进入了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一呆就是长达23年的时间,先后担任了金蝶软件深圳分公司部门经理、东莞分公司总经理、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华南地区总经理,总裁高级副总裁和中国区的轮值总裁。

  《每日财报》注意到,自沈崇锋担任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后,其从公司领取的薪酬并不低,2022年他的总薪酬为747.8万元,较2021年时任董事长叶望春的薪酬高出了155.1万元。2023年,沈崇锋的薪酬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达690.6万元,其中的基本年薪(包含住房补贴、其他补贴及实物福利)为313.5万元。

  而作为对比,刚刚我们提到,此次履新的陈当阳作为首席执行官每年可从公司领取的基本薪酬才为160万元,这显示出金融壹账通董事长职务薪酬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降薪潮波及,基本年薪已严重缩水或几近腰斩。

  持续亏损,七年累亏超73亿

  此次金融壹账通突然对“一把手”的换防,也让市场纷纷猜测其中深意,公司是否以借换人契机来扭转一直以来深陷亏损的困境。要知道上市前后七年间金融壹账通就持续连年亏损,未能品尝到盈利的果实。

  历年财报数据显示,在还未登陆二级资本市场的时候,金融壹账通就已经连亏两年,2017年-2018年,其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82亿元、14.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亿元、-11.96亿元。

  随后,金融壹账通于2019年12月赴美纽交所成功上市,本以为能借此“东风”迎来业绩增长新局面,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不仅连年亏损的态势未有改变,而且营收也处于放缓之势。2019年-2021年,其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3.28亿元、33.12亿元、41.32亿元,增速分别为64.69%、42.29%、24.76%,增速逐年放缓之势尤为明显。该期间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1亿元、-13.54亿元、-12.82亿元,连续3年大额亏损。

  时间来到2022年,金融壹账通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向港股发起进军,成为国内美港股双重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一时间风头无两。

  不过,即便如此,其业绩情况也未能得到改善。2022年-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4.64亿元、36.68亿元,期间增速分别为8.03%、-17.84%,营收增速已经从放缓之势转为了负增长。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2亿元、-3.63亿元,虽然亏损面依旧没变,但好在亏损幅度明显一步步收窄了。

  也就是说,2017年至2023年的7年间,金融壹账通累计亏损掉了73.35亿元,其中,自2019年上市后至2023年末,该期间累计亏损55.32亿元。

  根据其披露的最新财报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金融壹账通实现持续性业务(指剔除虚拟银行业务板块数据)营业收入18.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4亿元下降30.6%;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138.92%。以数据来看,虽然该公司营收下滑严重,但起码归母净利润罕见转正了,尤其是第三季度,金融壹账通归母净亏损缩减至0.3亿元,同比大幅收窄了41.9%,值得庆贺。

  那么问题也接踵而来,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金融壹账通盈利有这么大的改善?此外,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又为何罕见出现急剧滑坡呢?

  瘦身+降本两手抓,长期稳定盈利仍有压力

  透过2024年三季报,金融壹账通的盈利能力未能真正得到改善,此前业绩有所好转,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出售旗下虚拟银行业务所带来的一次性交割收入,反哺了利润。

  2023年11月14日,金融壹账通发布公告称,拟以9.33亿港元的对价向陆金所出售所持有的平安壹账通银行100%股份,交割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任何的壹账通银行权益。

  最终,该项交易在2024年4月底完成,尽管公司对该银行的原投资成本约15亿港元,此番出售明显亏损,但在会计处理上形成了2.09亿元的收益。

  通过“瘦身”来改善亏损状况,这是当时金融壹账通出手抛售虚拟银行业务的终极目的。

  二是,严格控制压缩成本,为增厚利润空间“开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金融壹账通的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行政开支分别降至了4.69亿元、1.38亿元和2.21亿元,分别同比减少了38.09%、24.18%、8.36%。

  通过以上“瘦身”和降本双管齐下,短期内对净利润起到帮扶作用,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金融壹账通的主业盈利能力依然有待加强。根据财报,2024年第三季度其毛利率为32.7%,同比降低3.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36.1%,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

  由此,金融壹账通能否彻底扭转亏损困局并真正实现长久稳定盈利,还需将重心放在打磨主营业务、持续培养自身造血能力才行。

  再来解释第二个问题,为了摆脱对平安集团的高度依赖而培养自身独立经营能力,金融壹账通于2024年7月份起开始逐步中止了云服务业务的运营。但要知道,云服务是金融壹账通构建的加马金融云平台中重要一环,自2020年起向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服务,该业务常年给金融壹账通提供了约三分之一的收入,是比较重要的增长极,其中99%以上的收入更是来自平安集团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即“平安系”公司。

  而拆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金融壹账通的数字化银行、数字化保险、加马平台三大板块分别实现收入3.67亿元、4.01亿元、10.6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47.2%、22.2%和22.5%。最终实现总营收18.3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6%。

  对此,金融壹账通解释称,持续经营业务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其加马平台业务板块中的云服务平台收入减少所致。

  可见,虽然云服务业务的中止被认为是金融壹账通“去平安化”实现独立的一个好开端,但加马平台及其云服务收入的体量还是各板块中最高的,一旦停止运营,短期内会促使该公司本就处于下滑的营收变得更加承压了。

  总的来说,近一两年时间里,金融壹账通一直在求变,不仅持续“瘦身”,出清了旗下与金融科技无关的银行业务,以及逐渐剥离掉云服务业务,如今高管人事也进行了大“换血”。金融壹账通以轻装上阵来尽快走上稳定盈利道路之心不明言表,而随着新掌舵者陈当阳的负重接棒,金融壹账通能否迎来一个新的开局和转折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每财网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