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加剧通胀和低增长担忧
调查显示基金经理的滞胀预期上升
一些人仍乐观地认为,关税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将是暂时的
分析人士警告不要对特朗普的政策感到自满
路透2月20日 - 顽固的通胀和特朗普总统的强硬贸易政策重新引发了人们对滞胀的担忧,尽管市场仍对他的促增长议程感到乐观。滞胀是经济增长乏力和通胀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曾在1970年代困扰美国。
滞胀可能会对一系列资产构成压力,人们在过去50年里不时指出滞胀可能会卷土重来,但并未真正对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构成威胁。最近几周,随着贸易战和惩罚性关税的前景给美国经济增长蒙上阴影,这种可怕的情况又成为投资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经济学家和投资组合经理们还不敢说这次情况会有不同。
“滞胀肯定再次成为一种可能,因为我们的这些政策可能会损害消费需求,而持续的通胀限制了美联储的行动能力,”Brandywine Global固定收益策略投资组合经理Jack McIntyre表示。“这远远不再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了。”
本月稍早的政府数据显示,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UK)$创下了2023年8月以来的最快月度涨幅,年通胀率达到了3%。滞胀难题的一个关键部分--通胀拒绝降温的情况变得更加明显。
滞胀的另一组成部分是美国的经济增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加剧通胀压力,从而让经济承压。
“比起通胀风险,我们更担心的是滞胀,”Innovator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Tim Urbanowicz表示。“通胀问题很棘手,但更重要的是,关税有可能成为对消费者的征税,拖累利润和经济增长。”
美国银行周二公布对全球基金经理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预计未来一年将出现滞胀的投资者比例达到七个月高点。调查还显示,投资者仍然看好股市,贸易战被视为低概率风险。
一些投资者认为,特朗普关税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冲击将是暂时的。
Capital Group的资产类别服务主管Maddi Dessner表示,从长期来看,关税甚至可能促进增长,推动那些因全球竞争减少而受益的行业。
滞胀最近在2022年成为人们焦虑的根源,当时通胀率飙升,股票和债券价格暴跌,但随着通胀最终缓解且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滞胀并未成真。
许多人相信美国经济将再次避免滞胀。
目前核心通胀率约为3%,仍远低于1970年代的水平,当时核心通胀率平均约为7%。Evercore ISI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一次通胀预期仍然“锚定”,这意味着长期通胀前景不会随着每一份新的经济数据出炉而剧烈波动。
不过,穆迪首席经济学家赞迪(Mark Zandi)警告称,市场可能低估了滞胀风险。他指出,特朗普竞选时承诺将大规模驱逐没有签证或其他工作证件的工人,这也将加剧通胀。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SSgA)的SPDR Americas Research主管Matthew Bartolini表示,对黄金的兴趣飙升,暗示部分投资者感到担忧,因为黄金是少数在滞胀环境下能保值的资产之一。
Brandywine的McIntyre表示,另一个大赢家将是现金,但他补充说,目前他不会大举转向现金类固收工具。
“还没走到那一步,”McIntyre说。(完)
Inflation gauges https://reut.rs/4bd98e0
2022 was rough year for stocks and bonds https://tmsnrt.rs/431OxXK
(编审 艾茂林)
((amy.ai@thomsonreuters.com; 86-10-56692080;))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