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叶
来源:正商参阅
电动车行业再现风暴!
又一造车新势力破产,它是美国氢电动卡车明星公司,硅谷的资本宠儿,曾被誉为“卡车界特斯拉”,超2170亿的市值,一度超过百年福特。
可惜,Nikola在经历电池起火、销量疲软、高管动荡以及创始人欺诈丑闻后,股价暴跌资不抵债,最终申请破产。
从“特斯拉劲敌”到“北美贾跃亭”,Nikola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备受资本追捧、顶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一股”光环的Nikola,是幸运的;有一个爱说谎、造假的创始人,又碰到中国主导电动车行业大势,Nikola是不幸的。
时代变了,德系、日系车,无一例外都被电动车给绊倒了!
“电动智能化”大潮下,电动汽车进入新的拐点,这片红海不再是创业者圆造车梦的“乐园”。
美国新能源行业在氢能方向的希望,“就此成为绝唱”,一代氢能造车巨星退出历史舞台。
01
近日,美国电动汽车生产商Nikola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并打算出售资产还债。
受破产影响,Nikola一度暴跌超50%。截至美股收盘,Nikola市值仅剩3717万美元,相较最高点已跌去超99%,超2100 亿元市值灰飞烟灭!
文件显示,Nikola 如今手头现金仅剩0.47亿美元,而其列出的资产在5 亿至 10 亿美元之间,负债却在 10 亿至 100 亿美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Nikola交付了112辆氢燃料电池卡车,2024年三季度则交付了88辆。2024年前三季度,其实现收入为6400万美元,净亏损则超过4.8亿美元。
作为“卡车界特斯拉”,Nikola一直被美国新能源行业寄予厚望,说是“美国氢能源的希望”也毫不为过。
Nikola从成立开始就备受资本追捧,被各方簇拥借壳上市后,市值一度超越美国老牌汽车巨头福特汽车。
可惜,在全球电动车未来由中国主导的大趋势下,Nikola未能在氢能方向力挽狂澜。
在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Trevor Milton)锒铛入狱一年多后,“美国氢能源的希望”Nikola终于迎来命运终局,让电动车行业唏嘘不已。
这又是一个“贾跃亭”式的创业骗局,美国氢能行业最大的泡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Nikola和特斯拉(Tesla)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他曾替美国尼加拉瓜发电站制造发电机组;他使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理论成为现实;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无线电遥控船……这位伟大发明家和电动机先驱的成就有很多,对后人留有深远的影响。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就是其忠实粉丝,特斯拉电动车的公司名字,就是马斯克用其姓氏“特斯拉”起的,而米尔顿则用其名字创立了另一家公司Nikola。
02
米尔顿和马斯克一样,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
据说米尔顿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其引以为傲的营销,然后创办了一家报警器销售公司,可明显米尔顿不善此道,所幸把公司卖了,建了一个二手车销售网站,开始从事汽车行业,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不过也为他后来创办Nikola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在创立Nikola之前,米尔顿仿佛找对了方向。
没错,就是“新能源”。
不过,这个“新能源”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而是一项天然气转换技术,专门用于柴油发动机,为此米尔顿还顺道成立了一家天然气存储公司。
是的,这家公司最后也卖了,还是卖给了彼时全美最大的金属加工企业沃新顿工业公司。
“有钱有名又有闲”的米尔顿,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最高光的事业——氢能。
2014年,Nikola的创立,米尔顿大展拳脚的时刻也来了。
米尔顿把Nikola定位为“氢能版特斯拉”,希望打造出一款能够颠覆传统燃油卡车的电动卡车,推动整个运输行业的变革。
可惜,米尔顿的美梦并没能如愿,反而成了美国氢能行业最大的泡沫。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还在中国的贾跃亭正风光无限,依靠乐视在电视领域“大杀四方”,身价倍增的同时,也开始着力于进军造车赛道。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2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发力于一个行业,有时候不得不感慨“缘分实在是妙不可言”,因为从结果上看,他们都是“大忽悠、大骗子”。
03
在贾跃亭“财务造假”曝光,远遁“跑路”时,米尔顿的Nikola正在资本助力下混得风生水起。
2016年,发布尼古拉一号(Nikola One)原型车,同年与美国最大的卡车租赁公司莱德签署销售和服务协议;2017年,与德国汽车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博世建立联合开发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年宣布挪威氢能源企业Nel成为公司加氢站设备的独家供应商;2018年,与美国啤酒酿造巨头安海斯-布希签订供货协议,将为其提供最多达800辆货车,同年与Nel Hydrogen签订加氢站开发协议;2019年,Nikola对外展示了第一辆具备完整功能的尼古拉二号(Nicola Two)卡车,同年宣布要与外界合作推出面向欧洲市场的纯电动卡车Nicola Tre……
彼时,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开始迸发,特斯拉借助中国新能源的“沃土”和上海的超级工厂“起死回生”,股价一飞冲天,“穷小子”马斯克也蜕变为“钢铁侠”。
没有抓住“特斯拉”机遇的美国资本,终于坐不住了,“它们意识到新能源纯电主战场已丢失,就把氢能当做翻盘的希望。”
事实证明,这又是一步“臭棋”,至少看重Nikola是彻头彻底的错误。
2020年6月,在一片欢呼声中,Nikola以120亿美元的估值在美国纳斯达克通过借壳顺利上市,并募得资金7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IPO的氢燃料整车制造企业。
上市后,Nikola的市值一度飙升至300亿美元(约 2176 亿元),一度超越美国本土的百年车企巨头福特汽车,这也是Nikola和米尔顿最高光的时刻。
和贾老板“9年圆造车梦”不同的是,米尔顿只用了七年时间。
2021年12月,Nikola才交付了其第一辆车,坊间就一度将其定位为“特斯拉劲敌”,“硅谷宠儿”之名不虚。
主打纯电动和氢能源半挂车的Nikola,原本被寄予厚望,可在这之后问题不断,销售疲软、深陷欺诈丑闻,高管接连换人,现金也越来越少,股价暴跌......
04
2023年,Nikola的电动卡车发生了一系列起火事故,导致所有车辆被召回,并引发了对其车辆安全问题的担忧。
2024年,Nikola提高了氢燃料电池动力卡车的产量,但由于车队运营商在高借贷成本的情况下不愿投资购买电动卡车,导致该公司在将其技术商业化方面面临困难,2024年Nikola交付的卡车数量还不到400辆,且每卖出一辆车亏损数十万美元。
Nikola股价和公司业绩一样,在截至周二的过去12个月里,公司市值蒸发了97%。
最终,在销售疲软、欺诈丑闻后的高管连续换人压力之下,Nikola申请破产,美国氢能“弯道超车”的美梦以泡沫破碎告终。
Nikola破产的 “罪魁祸首” ,是其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
他此前过度吹嘘氢能汽车前景,吸引众多巨头投资,订单量看着也很可观。但2020 年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公司发布报告,揭露其技术演示造假等问题,导致合作方纷纷撤资、订单流失。
2023 年 12 月,米尔顿被判三项欺诈罪成立,获刑四年。
外媒报道曾指出,米尔顿被判犯有证券欺诈罪,在造车和技术进展上“一再撒谎”,这些指控加上随后做空机构对该公司的狙击,最终导致米尔顿下台。
这一系列丑闻严重损害了Nikola的声誉,动摇了投资者信心。
实际上,Nikola的遭遇并非孤立。
近年来,作为美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菲斯克、普罗特拉和Lordstown Motor因高利率和需求下降导致资金枯竭,纷纷申请了破产。
这些公司曾被市场寄予厚望,投资者希望其能够凭借创新技术或商业模式革新整个电动汽车行业。
结果,都是“美梦一场,破碎收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