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2025GDC)在沪举行。这场为期三天的科技盛会共吸引全球开发者线下参会近4万人次。
时代周报记者实地探访场馆发现,这场大会充满“AI浓度”,汇集了宇树科技、星海图、开普勒等人形机器人公司,它们携带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吸引众多观众围观;近期同样大火的AR眼镜展台,也吸引众多参会者排队体验;多家AI领军企业发布开源模型,开源正成为大模型发展的新趋势。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在大模型时代,开源并没有像以往那么多、那么快,通过上海的努力,相信开源这件事情会越做越好。
沈向洋认为,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人和机器的关系,即人机交互。“回看过去四五十年,哪个公司抓住了人和机器交互的入口,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
2月25日,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拉升,截至午间收盘,山河智能、巨轮智能、利和兴等多只个股涨停,拓斯达涨逾12%,通力科技涨逾7%。
多款具身机器人齐聚
在电影《机器人之梦》中,主角小狗因时常感到孤独,便购买了一只机器人作为朋友。影片放映后,不少观众心生共鸣,渴望拥有机器人朋友。而今,这场科技盛会告诉我们,这样的想法不是梦。
2025GDC大会上,“顶流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带来了两款机器人,分别是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和Unitree Go2四足机器人。
宇树科技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身高1.3米,主要服务于国内外的一些科研机构或高校,重点支持机器人感知运动系统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发应用。
该工作人员称,Unitree Go2四足机器人则主打C端市场,集成语音交互,智能避障和爬楼梯的能力,最大负重10公斤,续航可达50公里或4-6小时,当前售价区间为低配版1万元至高配版1.8万元。该产品兼具家庭陪伴、物品运输及科研开发功能,特别推出Edu版本供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分两条线,针对工业场景的Unitree B2四足机器人主要完成电厂、化工厂等特殊环境的巡检工作。2024年10月,该款机器人在泰山进行重物测试,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通过去年的爬泰山活动,再加上今年有幸登上央视春晚,公司的知名度有了较大的提升,进而也带动了机器人产品的销量增长。”上述宇树科技工作人员如是说。
不同于陪伴机器人、科研机器人,开普勒打造的“蓝领机器人”同样吸引了展会现场不少人驻足。
据悉,开普勒的定位是“专注人形机器人解放人类生产力”,公司希望用科技改变生产力。
一位开普勒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23年,我们成功研发了首款人形机器人,去年10月推出了先行者系列产品。目前展出的S-01人形机器人作为K-01的迭代升级版本,提供蓝、白、黄三种配色方案,主要面向制造业、物流行业及特种行业等应用场景。比如,在高温、有毒等危险作业环境中,我们的机器人能够有效替代人工执行高危任务,确保作业安全。”
展会现场设有机器人足球赛展示区,其参赛机器人由加速进化公司提供。据悉,该公司核心团队出身于清华机器人控制实验室,致力于开发适用于多场景应用的人形机器人。
此外,大会还展出了多款具身机器人创新成果,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教学科研的绝影Lite3教育版四足机器人、具备交互服务功能的智元远征A2、外骨骼机器人“启元”TR1等。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步,东吴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终局是消费电子。具体而言,消费电子企业凭借迭代降本能力,契合人形机器人降本及高效研发需求,组装环节可为头部企业新增超5000亿市值。
智能眼镜走进消费电子市场
近日,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在演讲时使用了公司产品RokidGlasses。据他介绍,演讲稿会实时显示在RokidGlasses内置屏幕,通过操控戒指即可实现翻页。这引发了各界关注。
在2025GDC场馆的一角,灵伴科技AR眼镜体验区吸引了众多体验者,现场排起了长队。
灵伴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产品平台公司。灵伴科技生态拓展负责人冉旭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体验者所佩戴的AR眼镜型号为Rokid AR Lite,该产品于去年4月发布,主要面向C端市场。在实际使用中,Rokid Max2眼镜与Rokid Station2主机连接,用户可同时打开3个屏幕,实现6米外215寸的沉浸式体验。
记者查询京东、天猫旗舰店获悉,当前AR Lite眼镜与主机的套装售价为4499元,而可直连手机的单款眼镜售价为3099元。
冉旭透露,截至目前,该产品全球销量在10万台左右。
排了40分钟队的体验者小成(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AR眼镜)整体让我挺惊喜的,虚拟屏幕尺寸很大,眼镜也比想象中轻。个人暂时不会冲动入手,看看后续价格是否会下降,下一代产品功能说不定更加完善。”
平安证券认为,RokidGlasses新应用展示有望进一步带动AI眼镜市场的热度。银河证券提出,AI眼镜有望迎“iPhone时刻”,AR+AI眼镜融合为必然趋势。
2月22日,消费电子制造商蓝思科技正式宣布与灵伴科技达成合作,成为Rokid眼镜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据披露,RokidGlasses未来将在长沙量产。
根据Wellsenn数据,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到152万台,其中,RayBanMeta出货量达到142万台。随着RayBanMeta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类似小米、三星等大厂AI眼镜产品上市兑现,预计到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将实现快速增长,有望同比增长230%至350万台。
开源模型成为新趋势
今年以来,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旗下产品Deepseek频频在科技界刷屏。
据悉,Deepseek的特点在于其模型的开源属性。所谓开源,就是将软件的源代码公开,允许用户对其进行修改和使用。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发布开源大模型的行列。
2025GDC大会中,AI头部企业商汤科技宣布称,商汤大装置推出了开源、低代码的大模型应用开发框架——LazyLLM,仅需10行代码即可完成整个应用开发。为进一步降低开发门槛,商汤大装置还推出万象平台,上线了DeepSeek-R1、DeepSeek-V3等模型,并为免费版提供3个月内千万Token额度。
2月24日,商汤科技在其公众号上发文称,商汤大装置现正式推出企业版,同时完成免费版国产化适配与算力扩容,形成专业强支撑+普惠广覆盖的双擎驱动。
另外,商汤科技还发布了面向开发者的代码小浣熊2.0和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办公小浣熊2.0。
在“商汤大模型生产力论坛”上,商汤小浣熊负责人贾安亚说道,“如今大模型多快好省,使用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用更好的大模型。可以看到现在AI应用落地变得更快,更多的行业和场景可以看到更好的AI应用。”
此外,多家AI企业也推出开源模型。如MiniMax开源了新一代MoE多模态MiniMax-01系列模型;阶跃星辰开源了两款Step系列多模态大模型。
沈向洋表示,对于大模型,之前的研究焦点是GPT模式,现在的焦点是Reasoner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学习范式。Reasoner模式则注重任务完成,允许反复试错和修正,更接近人类的“慢思考”。大模型里最难的事情之一,是开源数据,“我希望开源社区能贡献更多数据,在新的范式里,大家一起有更大的进步。”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