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再传被卖

蓝鲸财经
27 Feb

出品/茶咖观察 蒙嘉怡

2月24日,星巴克刚宣布启动裁员计划,随后,星巴克中国出售传闻便迎来新动向。

2月26日,投中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称,私募机构KKR、方源资本FountainVest、太盟投资集团PAG等机构有意向收购星巴克中国股份。同时,华润集团与美团也作为潜在买家,与星巴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接洽。

知情人还表示,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与其他公司高层一起访问中国,进行股权出售谈判。关于星巴克中国业务拟出售的股权规模尚未确定,但星巴克可能更倾向于与战略合作伙伴达成特许经营协议。如果达成特许经营协议,星巴克中国的估值将超过10亿美元。

对此消息,市场给出了积极反应。当地时间2月25日,星巴克的收盘价为114.59美元/股,上涨了1.24%,总市值达1302亿美元。

星巴克全球发言人拒绝对市场传言进行证实,同时以星巴克全球CEO Brian Niccol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回应此事称,“我看到这个市场的活力和未来的机会,还看到了一些短期内可以做出的调整,来增强我们的业务,同时继续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便在中国持续取得增长。”

事实上,早在去年,星巴克就有意为中国市场寻求合作伙伴。

2024年7月,星巴克上一任CEO纳思瀚,首次在星巴克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透露出星克克未来可能在中国重新寻找合作伙伴的信号;2024年9月,新CEO Brian Niccol上任后,推翻了前任在业务上的多项做法,但没有推翻其为星巴克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想法;2024年10月,Brian Niccol在业绩会上重申,中国业务将继续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与此同时,星巴克中国的高层也在发生变动。

2024年11月,星巴克中国首次设立了首席增长官(CGO),并宣布杨振走马上任该职位;今年1月24日,执掌星巴克中国多年的王静瑛宣布从公司退休,星巴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负责领导星巴克在华经营。值得一提的是,王静瑛离开至今,星巴克中国董事长一职仍处于空缺状态。

变动的背后,是星巴克持续上升的业绩压力。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9日,星巴克中国实现收入29.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4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相比下跌了6.13%。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三个月,星巴克中国实现收入7.44亿美元,同比上涨1.22%,同店销售额同比下跌了6%,同店平均交易量下跌了2%,平均客单价下跌了4%。

面对挑战,寻找一个财力雄厚、资源丰富且更懂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共同应对,对星巴克来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谁将成为这个“大块头”的接棒者呢?

鉴于中信资本与麦当劳的合作先例,业内推测,星巴克很可能会选择一个具有餐饮投资经验且能在中国为其带来大量资源的大型私募公司。

茶咖观察了解到,被曝有意向收购的三家投资机构在食品、餐饮领域都有出手。KKR投过圣农发展、中粮肉食及乖宝集团等公司,暂未涉及到连锁餐饮;方源资本在2021年收购CFB餐饮集团,获得DQ和棒约翰在黄河以南地区的运营权;PAG则投资过奈雪。

公司方面,华润和美团的体量规模都足够大。

华润拥有专门的大快消板块,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丰富,或许还能在地产和政府资源上给予星巴克更多支持。然而,就连锁咖啡业态而言,华润在太平洋咖啡的运作上并不成功,内地门店已不足百家,且闭店的情况还在不断加剧。

美团与餐饮行业关系密切,虽然自身并未涉足连锁餐饮业务,不过,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投资了古茗、喜茶、蜜雪冰城、Manner咖啡等多家国内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其中,古茗、蜜雪冰城已上市或正筹备上市。

如今,各方蓄势待发。至于花落谁家,就看谁能帮助星巴克中国有效应对价格战、同行竞争和消费疲软等问题。卖身,既是无奈之举,也是重获增长动能的最后赌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