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成AI TV最优解?海信彻底坐不住了!

蓝鲸财经
03 Mar

文|刘旷

DeepSeek的风还吹到了TV圈。

去年,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重大突破,然而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依旧是个颇为模糊的概念。即便是如ChatGPT这样的产品,给人最直接的感受也仅仅是一个相较于Siri更为智能的语音交互工具。直至今年,DeepSeek的惊艳亮相,人们真正感受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电视厂商们也纷纷跟上了脚步。

2月11日,海信电视宣布正式接入DeepSeek,并支持满血R1和V3版本自由切换,成为行业首个搭载深度思考智能体的电视品牌。长虹电视紧随其后,宣布旗下AI TV正式接入DeepSeek,支持满血版R1(深度思考)和“快速响应”两个版本切换。

DeepSeek的兴起进一步加速了电视AI化趋势,让智能电视行业更加坚定地迈向AI化的发展道路。

从“参数内卷”到“AI赋能”

在科技浪潮的冲击下,电视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曾经的“参数内卷”逐渐迈向如今的“AI赋能”时代,一场全新的竞争战事已然拉开帷幕。

过去,电视行业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硬件参数上,厂商们纷纷在屏幕尺寸、分辨率、刷新率、色域等方面拼尽全力,试图以更强大的参数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然而,这种“参数内卷”式的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视技术的发展,但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

如今,AI技术的崛起为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各大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AI赋能这一方向,积极拥抱AI技术,力求在新的竞争赛道上占据有利地位。海信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海信不仅发布了星海AI大模型,围绕“AI+显示”“AI+体验”“AI+场景”三大能力迭代,以提高电视在画质、音质以及交互的能力。还推出了海信激光电视星光S1 Max、ULED AI画质电视U8N、大白闺蜜机27X7N等多款AI电视新品。

毫无疑问,电视行业本身正处于全面AI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大屏化、高端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消费者对于更大尺寸、更高品质、更智能化的电视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针对开屏广告、“套娃”收费、操作复杂等问题的治理也在持续推进。而AI技术的融入,有望为电视赋予新的活力,成为电视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增长点之一。

从“参数内卷”到“AI赋能”,彩电行业开启新战事……

全员拥护AI,竞对抢跑

和智能手机、智能汽车行业一样,接入DeepSeek之后,AI TV或将迎来全面爆发。

互联网企业方面,小米、华为等互联网品牌早已在大模型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其强大的AI交互能力能够让用户通过语音指令轻松实现频道切换、搜索节目等操作,为用户带来了便捷的体验。这些企业凭借其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用户基础,迅速在 AI TV 市场中崭露头角。

传统电视厂商也不甘示弱,TCL 、创维、长虹等企业纷纷利用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创新的AI TV体验。

以长虹为例,其早早在生成式AI与电视的结合上率先落地了应用。去年就发布了长虹壁画+电视,首创无凸起六面纯平壁画,搭载行业首创的AI隐身麦克风,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

各大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家电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和竞争AI TV,技术迭代、产品升级,多轮较量后市场格局或将被改写。

正如“卷参数”一样,AI功能也将成为电视行业的标配。比如:屏幕尺寸、分辨率、刷新率等,大尺寸、4K、8K、平面、曲面等技术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各家品牌基本都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电视行业的竞争或将不再只是单维度的拼参数、拼 AI,还要拼场景、拼内容、拼生态。需要让电视能够更好地融入各种生活场景,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资源和更加便捷的交互体验,同时与其他智能设备形成良好的生态协同。

总之,随着各大家电厂商纷纷入局,一场激烈的竞争战事已然打响,海信的先发优势正逐渐被淡化。

海信面临差异化“大考”

这些年,海信通过技术创新和多元化的产品布局,海信不仅在画质上实现了突破,还在智能交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此次,率先试水接入 DeepSeek,彰显其在 AI 领域的果敢与前瞻。

海信最新发布的全球首台 116 吋 RGB-Mini LED 电视,是其技术实力的证明。液晶显示从传统黑白背光迈向 RGB 多基色背光,实现光色同控,色彩纯度、色域面积等关键画质指标大幅提升,这一技术突破,让海信在高端大屏电视领域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在 AI 技术的应用上海信同样表现出色。海信自研的星海大模型深度融合 DeepSeek 能力后,通过模型蒸馏、强化学习等技术,提升了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从而改善其全屋智能生态的人机交互体验。

技术创新以及多元化的产品布局,让海信电视销量领先。全球权威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2.08亿台,其中中国品牌海信系电视全年出货量达到2914万台,出货量份额占14%,排名全球第二。

然而,海信 AI TV并非高枕无忧。众多国内主流电视厂商,如 TCL、长虹、创维、康佳等都已宣布接入 DeepSeek 并推出相关产品或应用,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海信要想持续保持差异化优势,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场景化应用方面,虽然海信已有所布局,但仍需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打造更丰富、个性化的场景。智能家居控制、家庭娱乐中心、在线教育等场景,如何做到比竞争对手更深入、更贴心,是海信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内容资源拓展上,海信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还需加强,只有拥有丰富、优质的内容,才能真正留住用户的心。生态系统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实现电视与其他智能设备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提升用户整体体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海信必须全力以赴。

海信既要突破传统家电品牌印象,又要在新兴 AI 品牌中脱颖而出,需在产品差异化、生态开放性、用户体验优化上苦下功夫,稍有不慎,便可能淹没于 AI TV红海,陷入产品升级 “瓶颈”。

谁能定义下一代电视?

当前,各大电视厂商纷纷将 AI 作为产品的新卖点,然而客观来讲,目前所呈现出的 “AI 体验” 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过是互联网电视时期的简单增强。如何提升AITV使用价值这是海信需要面对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短期来看,Mini LED、8K、AI 芯片仍是高端电视战场的核心要素。

Mini LED 技术通过更精准的控光,实现了更高的对比度和更细腻的画面表现;8K 分辨率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视觉体验;AI 芯片则赋予电视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无论是画质优化还是语音交互。

如果说短期技术是敲门砖,那么长期来看,生态建设才是决定谁能定义下一代电视的关键。

可以预测,AI TV的“硬件 + 内容 + 服务”一体化能力,将成为用户留存的核心因素。以苹果为例,其成功不仅在于硬件的出色,更在于 iOS 系统、App Store 以及各类服务构建起的强大生态,让用户产生深度依赖。

电视行业也同理,AI TV未来的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如影视、教育、游戏等,搭配便捷、智能的服务,如智能家居控制、个性化推荐,再结合高性能的硬件,才能打造出用户难以割舍的电视体验。

在这场定义下一代电视的竞赛中,短期技术突破是先锋,长期生态建设是根本。那些既能在技术上持续创新,又能构建起完善生态体系的厂商,才有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代电视的定义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