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身智能”,受到各方关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3月6日开幕的第21届天津工博会上,首次增设了“具身智能”展区。最近,北京刚刚发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力图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浙江、广东等省市也已出台支持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规划。此外,上海、四川等十余个省市已将具身智能、机器人或智能机器人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热度暴涨的背后,到底什么是具身智能?它到底有多“能”?
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官网的解释,具身智能是指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其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作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
简言之,具身智能就是让人工智能“拥有身体”。
传统的人工智能,更多是指存在于计算机程序、云端服务器中的虚拟智能,无法直接感知和影响物理世界。而具身智能则强调智能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通过传感器感知世界,通过执行器作用于世界,实现“感知-思考-行动”的闭环。
比如,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只能按照预设程序重复机械动作,而具备具身智能的机器人,则能通过视觉、触觉等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灵活调整动作,完成更精细的操作。今年春晚上扭秧歌扭出圈的人形机器人,就是具身智能的代表。
具身智能还不局限于“人形”,它可以涵盖任何能够与环境交互的形态。比如逐步走进现实生活的机器狗,可感知周边环境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已进入路测的自动驾驶汽车,都是具身智能的雏形。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认为,具身智能是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
虽然听起来很前卫,但实际上具身智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1950年图灵就提出了智能与物理形态相结合的设想,但受限于技术条件,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具身智能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眼下全球正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十余个省市已将具身智能、机器人或智能机器人写入了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不少省市已有具身智能的相关行动计划和支持政策陆续发布。
如近日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北京将利用三年时间,力争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要求,深圳在未来三年内攻坚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并明确提出“到2027年培育超1200家相关企业,形成千亿级关联产业规模”的量化目标。
围绕具身智能的政策支持还在加码。不久前,工信部已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江苏省也推出了《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实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
具身智能不仅蕴含着巨大经济价值,更关乎国家竞争力。如今,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标志着它正式成为国家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而伴随科技快速进步以及更多政策和支持落地,国内具身智能产业正加速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稳居全球机器人生产和消费国龙头地位。“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创新能力、发展基础、应用领域、生态支撑、载体建设等方面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预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且市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未来,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