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国外
摩根士丹利预测,由于关税的负面影响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导致通胀率上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下降,2025年GDP增长预测从之前的1.9%下调至1.5%,2026年从1.3%下调至1.2%。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2025年只会在6月再降息25个基点,预计从2026年起还会有两次降息,晚于市场预期。高盛则将美国2025年GDP增长预测从之前的2.2%下调至1.7%,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15%上调至20%。
2. 摩根大通:标普500指数短期内将在5200-6000区间内交易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标普500指数短期内将在5200至6000点之间区间震荡,理由是持续的市场波动、政策不确定性和投资者头寸风险。然而,摩根大通维持了6500点的年终目标,尽管他们承认“围绕这一预测存在很大的标准误差”,并且标普500指数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达到这一水平。摩根大通预计,在特朗普政府可能做出的政策转向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持续生产力提高的推动下,市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重新走强。
3. 道明证券:需关注加拿大就业市场是否持续降温
道明证券加拿大和全球利率策略主管Andrew Kelvin表示,真正难以解释加拿大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的原因是二月加拿大的天气相当差。我更关注的是工作时间,这表明天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我认为加拿大人直到1月下旬才真正把关税威胁当回事。2月是我们能够辨别这些不确定性影响的第一个月,而这份就业报告这是我们掌握的第一个关于2月份的硬数据,所以值得关注。如果我们看到这种趋势在3月和4月(继续)出现,我认为我们可以开始做出更坚定的结论。
4. 道明证券: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开始影响加拿大数据
道明证券经济学家James Orlando称,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开始影响加拿大的数据。加拿大2月就业人数基本持平,制造业和物流业有所减少。“一个月不能构成趋势,但加拿大人应该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在未来几个月的疲软迹象,”Orlando补充道,进入关税不确定性加剧的新时期,就业市场的基础相对坚实。他预计加拿大央行下周将降息,作为央行在这个动荡时期的保险措施。
5. 潘森宏观:欧洲支出计划有望拯救经济增长
潘森宏观的Claus Vistesen和Melanie Debono在说明中写道,欧洲央行可能对欧元区今年的增长机会过于悲观,因为计划中的支出推动看起来将促进经济活动。欧洲央行上周下调了对欧元区产出增长的预期,特别指出了美国征收进口关税的风险。但Vistesen和Debono表示,这些关税可能不会一直持续。德国和整个欧盟增加基础设施和国防开支的新计划提供了一剂强心针。他们说:“上周的财政公告表明,未来的风险将更加平衡。”
6. 摩根大通: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年底预期从1.55%上调至1.7%
摩根大通证券将日本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年底预期从1月末的1.55%上调至1.7%,认为美国政策可能带来各种风险。预测日本央行将在6月和12月加息,但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或使情况变得复杂;如果关税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压力,可能会阻碍日本央行加息,但是如果日本被指责让日元贬值,则可能会匆忙加息,固定收益研究主管Takashi Yamawaki、策略师Hiroki Yamamoto在3月10日的报告中写道。超长期日本国债收益率走势与日本央行政策利率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将会消失;日本央行将利率提高到1%以上后,长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横盘震荡。摩根大通还将20年期和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的年底预测分别从2.15%和2.40%上调至2.35%和2.65%。
国内
1. 中金:在关税和政府削减支出的背景下,应关注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
中金研报称,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15.1万人,不及市场预期的17.0万人,失业率上升至4.1%,部分受到政府裁员以及零售业罢工的影响。往前看,由于就业是滞后指标,我们或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看到政府裁员的负面影响。政府削减开支具有“乘数效应”,联邦雇员减少可能扩散至非政府部门就业。被裁的人需要“再就业”,这也将加剧劳动力市场竞争,增加未来找工作的难度。我们重申此前观点,在关税和政府削减支出的背景下,应关注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在逆风因素消退、或者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友好型政策(如减税、放松监管和降息)得到落实之前,我们对美国经济仍持谨慎态度。
2. 中信建投:近期交易的三个维度:中国科技叙事持续发酵;美国风偏资产走弱;全球避险情绪较强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本周市场交易的三个维度。1、中国科技叙事持续发酵。中国AI技术连续突破(Manus等),两会对科技定位较高,中国资产对TMT情绪高涨。2、美国风偏资产走弱。美股连跌三周,风偏尚未修复。交易仍集中在经济数据走弱、美国AI领先叙事松动、关税博弈。3、全球避险情绪较强。俄乌冲突缓释预期、欧洲数据边际向好、德国财政扩展计划共同扰动美元指数。流动性驱动大宗(黄金、铜)表现好;OPEC+增产预期叠加关税博弈,需求驱动大宗(原油)走势孱弱。过去一个月全球资产呈现的格局是:科技叙事推动中国资产走强;数据走弱、前期科技定价过于饱满,美国资产走弱。 随着经济数据进一步公布,市场或再度均衡定价,市场或从“买预期”转入“卖现实”。
3. 中信建投: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远超汽车、3C行业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AI模型迭代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自Tesla于2021年宣布推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到现在Tesla即将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推出搭载了Helix模型的新款、1X推出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NEO GAMMA等,国内的宇树、智元、优必选等步态、动作优化,可以看到模型迭代、训练算法优化,正在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目前多家人形机器人产品已经在下游工业客户展开实训,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远超汽车、3C行业。
4. 中信建投:丝杠产业链不仅受益自主可控,更受益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作为性能优越的传动部件,丝杠一方面受益工业母机自主可控背景,另一方面更受益AI快速迭代背景下,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其躯干线性执行器、灵巧手执行器均对丝杠有较高要求,以T为例丝杠约占人形机器人价值量的19%。远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带来的市场空间相比工业母机丝杠市场将是几何级的放大。
5. 中信建投:Manus加速Agent落地,互联网AI价值持续重估
中信建投研报称,国产通用AI Agent产品Manus发布,Agent工程化能力表现突出。Manus可以完成简历筛选、房产选择、供应商匹配等复杂任务。该产品本质是调用多个Agent,协同完成信息检索、整理和验证工作。一方面,Manus为Agent产品化提供新思路,与OpenAI、Claude此前发布的产品相比,Manus应用场景更广、使用门槛更低,成为AI Agent新爆款;另一方面,开源社区已出现OpenManus、OWL等新产品,基于Manus进行复刻和创新,有望推动Agent产品百花齐放。互联网AI价值持续重估。
6. 中信证券:关注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初降准落地的可能性
中信证券研报称,近期资金偏紧背后是存贷增速差长期为负、商业银行对存单等中长期负债需求较大等问题,而央行“松表述”“稳操作”的特征下总量工具落地时点更加审慎,买断式逆回购为主的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方式使得货币工具久期有所缩短。3月流动性缺口料将大幅收窄,变量可能更多来自部分银行长期存单续发压力等结构性问题。预计后续流动性或存在“长钱”结构性缺口,关注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初降准落地的可能性。
7. 海通策略:近期外资正阶段性回流中国市场,以短线灵活型为主
海通策略发布报告称,前期大幅流出的北向资金或已阶段性流入A股,以港股为参考,本轮回流或以短线灵活型外资为主,长线稳定型外资或也存在阶段性流入。
8. 东吴证券:工程机械开工销售旺季即将来临,重视板块“春季躁动”行情
东吴证券研报表示,工程机械板块存在明显的春季躁动,一般会在3—4月出现明显上涨行情。2025年在国内挖机销量复苏背景下,有望迎来明显的春季躁动行情。春季躁动的来源主要系政策导向下,工程机械迎来开工+销售旺季。受预算释放、春节后复工、气候适宜、两会后政策支持、市场促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一季度一般为工程机械开工+销售旺季。同时,工程机械板块2025年国内外基本面均好于2024年,国内外迎来共振,周期较快复苏背景下看好规模效应带来的利润端改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