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资者网》崔悦晨
近期,恒丰银行第一大股东出现变更。2月21日,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金资”)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批复,同意其受让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持有的恒丰银行150亿股股份。
交易完成后,山东金资的持股比例将由此前的33.12%升至46.61%,成为恒丰银行的第一大股东。这一变更也开创了国内资产管理公司(AMC)担任全国股份制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先例。
然而,在“易主”光环背后,恒丰银行长达十余年的上市之路却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如今,在国有资本的加持下,恒丰银行能否如愿完成上市任务?
从“化险”到“控股”的五年博弈
恒丰银行的股权变局,始于2019年的风险处置。彼时,恒丰银行因连续两任董事长违法“落马”、不良贷款率持续走高而濒临危机。
在山东省政府主导下,山东金资通过“三阶段操作”介入重组:2019年认购360亿股增资扩股;2021至2022年分两次收购市场流通股约7.87亿股;最终于2024年2月以150亿股受让中央汇金股权,耗资近千亿元完成“三步走”战略。
此番交易后,中央汇金持股比例从53.95%降至40.46%,山东金资则以46.61%的绝对控股权成为恒丰银行的实际控制方。合并报表后,山东金资资产规模突破1.5万亿元,跃升为国内首个万亿级地方AMC。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操作不仅符合监管层“一省一策”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导向,也为地方AMC参与全国性金融机构治理提供了样本。
不过,山东金资的入主并非单纯“输血”。其母公司鲁信集团明确提出,将恒丰银行纳入省级金控版图,通过业务协同强化资本运作能力。
与此同时,对恒丰银行而言,国资主导虽优化了股权结构,但如何平衡市场化经营与行政化干预,仍是未来治理的核心挑战。
十年蹉跎与最后冲刺
公开资料显示,恒丰银行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烟台住房储蓄银行,2003年经人民银行批准改制为恒丰银行,为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
改制后的恒丰银行一度快速扩张。2014年,恒丰银行首次提出上市计划,预计在2018年底前完成H股上市,却因首任董事长姜喜运贪腐案戛然而止。
2017年,继任者蔡国华再度提出“2019年A股增发”目标,但其本人亦因受贿罪入狱,导致不良率飙升至28.44%,上市计划二度搁浅。
为继续实现上市目标,恒丰银行于2019年启动了剥离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整体上市“三步走”改革,被视为重生的契机。
通过山东金资收购不良资产包,并引入中央汇金、大华银行等战略投资者,恒丰银行注册资本跃升至1112亿元,不良率从25.06%降至2023年末的1.72%,资产规模增长30%至1.44万亿元。
然而,业绩波动成为IPO拦路虎。2023年,恒丰银行净利润同比骤降23.7%至51.36亿元,营收仅微增0.62%;资本充足率为8.78%,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管理层将利润下滑归因于“递延税资产一次性转回”,但利息净收入占比超80%、手续费收入连年萎缩的结构性短板,暴露出其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
2025年,恰是恒丰银行“五年上市规划”的收官之年。新年伊始,恒丰银行董事长辛树人强调了要在2035年把恒丰银行全面建成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的战略目标,并表示2025年是其五年战略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整体上市的关键之年。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国内银行的IPO进程就陷入了停滞状态。即使最近宜宾商业银行成功打破了这一“空窗期”,实现了在香港的上市,监管机构对中小银行上市申请的审查标准依旧非常严格。
对于恒丰银行而言,如果想要在本年度内实现其上市的梦想,除了需要看到业绩上的回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长期存在的合规问题。
千万罚单与内控滞后
临近上市冲刺的关键节点,恒丰银行却因合规漏洞频频被罚。
今年1月,恒丰银行因存在违反账户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等8项业务违规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罚款1060.68万元,并有4名涉事责任人被给予金额及警告处罚。
紧接着在2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公告,恒丰银行上海分行因多项信贷业务违规被罚款370万元,对6名责任人给予连带处罚。
回顾2024年全年,恒丰银行累计被罚没近金额接近2000万元,涉及的问题包括虚增存贷款、违规吸储等乱象,杭州、昆明等地分行也多次出现重大违规案例。
上述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恒丰银行内部控制系统修复进展缓慢,在资产质量改善的同时,内控体系未能同步跟进。特别是在基层机构中,“虚增存贷款”的操作频繁发生。在反洗钱领域,恒丰银行也存在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以及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等违规行为,这些问题直接指向了银行风控系统及数字化能力的短板。
尽管恒丰银行在2023年上线了内控合规数字化平台,并修订441项制度,但“重业务轻合规”的惯性似乎仍未扭转。
当前,新任代理行长白雨石肩负着双重任务:既要推动IPO进程,又需重塑合规文化。若不能根治内控顽疾,即便强行上市,市场信心也可嫩难以维系。
山东金资的入主,为恒丰银行注入国资信用与资本实力,但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从风险处置到上市冲刺,这家万亿股份行需在业绩增长、合规经营与市场化治理中找到平衡。若不能摆脱过去那种“历史包袱—政府救助—再度冒险”的循环,即便上市成功,恐难逃“带病闯关”的质疑。对于中国金融改革而言,恒丰银行的命运不仅是一家银行的涅槃,更是地方AMC参与金融治理的试金石。(思维财经出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