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催人下班,长三角还在大小周

蓝鲸财经
11 Mar

文|长三角momo

在众多关于周工作时长的排行榜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是靠前的公司,越是风生水起的当红辣子鸡,稳健型的大厂都在中游,垫底的是哪些公司?你可能如何也想不到,是苹果微软这些公司,然后还有知名跨国公司联想,怪不得我有个朋友从小米去了联想,胖了很多。

美的又又又又上热搜了,这一次,还是因为外卷,对,这家公司已经对内卷没有兴趣了,开始18点20分催员工下班,除此之外,同在珠三角的大疆、名创优品、小鹏似乎不谋而合地开始搞起了反内卷行动,加班、会议、周报都在改革序列里。

整个反内卷风正在刮起,哨兵模式的终极功能是看老板下班没有,哪怕坐在办公室打游戏,也要等领导一起走,周报不写个30页都感觉自己对不起工资,会议不开上两小时,晚上都得立刻看书补齐认知,过去的几年,在一波波“毕业浪潮中”,大厂牛马们已经自研了一套办公室生存法则。

直到如今,珠三角的老板们,看不下去了,他们开始缩减无效劳动时长。

但在遥远的长三角,还是无数的牛马在享受着大小周的快感,对,你没听错,在上海一小部分、杭州、苏州、无锡一大部分的企业里,大小周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初创公司,这基本是标配。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在Boss直聘上投简历,一家上海的公司,还是一家电商的中厂,HR直接就问,你能不能接受大小周,如果能接受,我们再继续谈。

纵观整个互联网,上海的几家互联网公司,周工作时长在业内一直是出了名的长,得物在上海滩长期占据圈内第一名,拼多多也是持续性名列前茅,但是拼多多不用比,人家工资开得高,你要是降工资取消大小周,估计还有一堆人不愿意,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之前此事就在字节身上发生过,此外小红书、喜马拉雅也都可以排进前十。

放眼整个长三角的互联网圈,最为佛系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携程,一家是B站,其实都很好理解,携程老板梁建章天天出来让人生孩子,他肯定要给员工留时间,否则那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B站的员工都很年轻,内卷的动力没有那么强,现在孩子们都讲究生活工作平衡。

阿里、网易这些老牌公司就相对平衡。

有一个排行榜,把小米给忘了,结果一群人来提醒,你怎么能把我米给遗忘了?你不知道这里还有很多凌晨灯光的故事?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周工作时长排名靠前的公司,一般发展速度都很快,在上升期,越往后的公司,业务相对平稳,但是这只是一个大的现象,里面也有个例。

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个问题,大小周违法吗?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法律法规打架的问题,因为有两个法律法规不一样,一个是规定每天不超过8小时,一周不超过44小时,一个是规定每天不超过8小时,一周不超过40小时。

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家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我就不解读,怕出问题,一般如果出现超过40小时但是不足44小时的情况,会责令企业整改,但是不会有处罚。

所以,员工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8小时,大周的周六工作4小时,这一周工作44小时,就有操作空间。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了,44小时在互联网大厂加班中,根本不叫个事,周工作时长超过60小时,家常便饭,超过44小时的部分,公司给没给钱,据我所知,大厂的法务一般很严谨,会有各种手段,来避免这个问题,但是中小型公司普遍存在加班不给钱的情况。

关于这件事,还出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往事,字节在取消大小周后,很多员工开始抱怨了,因为薪水大幅度下降了,就是愿意加班多拿钱,而且这还不是少数人,当时脉脉上一度挤满了这种帖子,很多人一年少拿几十万。

第二,同一个公司不一定同一个待遇。

在脉脉和小红书,经常能看到大量讨论周工作时长强度的帖子,但是永远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毕竟每一个大厂,都有一片树荫可以让人乘凉。

比如说网易,大家一直认为没那么卷,但是网易游戏部门的人会说,我们不在序列之内,007都是会发生的事情,于是最好吃的食堂和抠门的宁波小老板,同时出现了;B站曾经是很多年轻人向往的公司,可以看到cosplay的小姐姐,可以带宠物上。陈睿曾经内部讲过:“我们肯定不会去做运动式的行动,严格地卡考勤,严格地要求加班,严格地去运动式查代码量。但我们肯定会在做事的过程中选拔人,在做事的过程中检验团队,这个是必须得做的。”但是有些leader只看到了这句话的后半段,忽略了前半段,把压力向下释放,导致动作变形。

但是,一般公司的市场部普遍被认为是清闲舒服的部门,比如阿里一位前员工曾经如此评价市场部的同学,“靠外包续命”,基本不用自己干什么活,指挥好外面的供应商做事就行,这种情况在很多大厂都存在,某家公司甚至有一个专门替部门同事美化PPT的供应商,怪不得老板们要叫停PPT。

当然,也有一些像拼多多和得物这样一碗水端平的公司,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只是前者心甘情愿,后者离职便开骂,据说华为也非常非常累,这家公司一直号称以奋斗者为本,估计应该合规做得很好,因为很少看到人吐槽。

第三,中小型公司陪着老板一起焦虑。

在杭州,几乎所有电商行业从业者的奋斗目标,都是去阿里上班,大家从学校毕业之后,在工作中,还要面临着考试,那就是从小公司前往大厂,再一次鲤鱼跃龙门,为什么想去阿里?因为杭州大多数初创公司,清一色的大小周。

很多面试者曾经跟我说,能在杭州双休,是一种幸福,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陪着老板在公司里,大家一起愁眉苦脸,想着下个月的业绩怎么解决,公司毕竟很小,老板一出去,大家就开始狂欢摸鱼,放飞自我,毕竟坐在那里,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最可怕的是,身兼数职,很多员工面试的时候是行政,最后发现,自己除了不用给老板打扫家务,几乎就是公司的万金油,最终是设计、财务、法务、行政、人事、公关一人兼了。

最后,卷工作时长真的可以让一个公司伟大起来吗?

一个制造业的企业,卷时长,我认为是有价值的,比如比亚迪这种公司,人家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如何调动起员工的想象力和执行力,才应该是重中之重。

这几年,携程的发展顺风顺水,市值已经成功超过百度,梁建章也有了底气开始各种操作,产假超长,春节超长假期,甚至想要搞一周工作四天,这就是典型的案例,内卷工作时长肯定不是唯一的选择。

现在业内最舒服的几家互联网公司,搜狐、乐视,虽然业务已经不比当年,但是员工很舒服啊,是非常小众,不为人知的快乐圣地,张朝阳在度过了人生巅峰期之后,终于做了一家让人开心,自己开心的公司,而且搜狐在持续性赚钱。

我有一个朋友,此前在国内某家互联网公司做高管,现在去硅谷创业了,在他看来,如今国内公司过度内卷的原因,还是因为很多公司的业务方向并不明确,大家在不确定性中工作。

他说,硅谷也加班,很正常,但是大家都是为了项目而加班,做完就行,而且工作时间分配很自由,有些人就是喜欢晚上工作,大家是结果导向的,没有人要求形式主义。

无论大厂还是小公司,这种情况都普遍存在,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人们没有安全感,尤其是中层没有安全感,这些人往往身上背负着房贷、车贷、子女父母贷,他们高额的杠杆,导致自己无法承受失业的局面,于是恐惧心,就驱使他们开始内卷,既然没有办法不确定性中输出成绩,那么就把样子做好,就像考试,老师给了一张空白的卷子,没有题目,答题者只能在白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字,起码态度端正。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降本增效,还会持续性存在,但是很明显,今年的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增效要大于降本,如何提高劳动效率,而不是一味的用降本制造焦虑,带来内卷这种既伤害基层员工,也伤害自己的副产品。

本质上,内卷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向上向下都不负责,这种在中层阶级中普发的病,需要领导层来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