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柯阳明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2月25日,先导智能发布公告称,已于当日向港交所递交了H股公开上市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公布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据悉,先导智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光伏电池、智能物流到燃料电池等众多行业。2015月18日,先导智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若此次港交所上市成功,先导智能将打通“A+H”双融资平台。
01
先导智能成立于2002年,创始人是196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王燕清,1986年毕业后,王燕清进入一家国企——锡山无线电二厂,负责管理与维修先进的进口设备。但好巧不巧此时恰逢国营单位走下坡路,后面又是国企改革,王燕清每个月到手工资少得可怜。
迫于生计,王燕清在1999年选择了辞职,随后创立了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靠着借来的8万块钱,租下一间破旧仓库做工厂,雇了两个60来岁的退休老工,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那时我自己既当工程师,又当钳工、电工,所有的设计、装配、编程、调试都是我一个人完成。在这个破仓库里,我一住就是四年。经常是没日没夜地安装、调试。”据王燕清回忆
当时的电力电容设备市场正处于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一大批像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的企业涌入市场,它们靠的是仿做低端产品来赚钱。
“要做就做第一!”,王燕清的格局并没有局限于此,他还表示只靠廉价但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只能赢得一些小订单,他要做的是高端产品,瞄准的是国际知名客户。
这番话可能在当时听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但经过了20余年发展,成功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先导智能可以说对得起王燕清当年说的话。
就这样,在王燕清的远大志向下,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开始向这个目标前进。但说归说,现实中的困难以及难题不会因为你的豪言壮语减掉一分,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看现实中的运行。
在当时,国内的高端电容器市场基本被意大利和美国垄断,而国内的设备几乎无人问津,毕竟那时候都流行“洋货”。
王燕清并没有因此气馁,四处寻找着机会,却也四处碰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大概是每个初创企业刚开始都会经历的事情。
据王燕清的访谈得知,2001年,一位意大利电容器设备代理商曾轻视地对王燕清说:“如果你能把设备卖给法拉,人家要了,说明你就成功了。”
被人轻视的王燕清没有因此停下脚步,而是一头扎进技术研发中。直到2002年迎来转机,成功拿下松下的电容器设备订单,万事开头难,但开了这个头后面就好走了。
之后他又顺利拿下日本TDK、美国KEMET等跨国公司的订单,打开了海外市场。业务越做越大,2002年王燕清成立无锡先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随后几年在电容装备上不断发展。
但很快王燕清发现国外很多电容器设备竞争对手开始逐渐向锂电设备转型,而在当时我国锂电设备厂家很少,高端设备产品被国外垄断着,似乎又是同一个剧本。
这一次有了前面成功的经验以及资本的王燕清,在2008年直接带领公司进军锂电池装备行业,随后在2009年进军光伏设备行业。
然后2012年顺利拿下了给苹果供应电池的ATL,随后又搭上了宁德时代这个锂电龙头,此后也是一路发展,最后于2015年成功登录创业板,截至2025年3月7日,其市值为359.9亿元。
数据显示,先导智能在2024年锂电池装备的全球市占率高达22.4%,在中国锂电装备的市占率高达34.1%,其光伏智能设备——xBC高速串焊机全球排名第一。
02
那么,市占率如此高的先导智能,为何选择此时赴港上市?
据港交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先导智能此次港股上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大全球研发、销售及服务网路以及选择性实施战略举措等用途。
但值得注意的是,向香港联交所递表前,1月27日,先导智能发布公告称,同意公司终止境外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计划,并于同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2月2日,先导智能发布公告宣布,将发行规模约为10亿元的全球存托凭证,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其中,有3.11亿元用于欧洲技术能力中心扩建和研发升级项目、5.5亿元用于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与服务能力提升项目、1.39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时隔近一年后却宣布终止,并立马开启赴港上市计划。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先导智能可能目前资金压力大,现金流紧张。
据1月27日先导智能发布的业绩公告中显示,2024年先导智能预计净利润为2.1亿元至3.1亿元,同比下滑88.17%至82.53%,而在2024年三季度报中,先导智能的净利润为6.085亿元,这么一看,先导智能四季度巨亏,单季度亏损预计3.985亿元至2.985亿元。
此外,据先导智能三季度报显示,2024年先导智能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为24.3%,毛利率达39.8%,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相比2022年的8.6%,升了15.7个百分点。
当前不少A股公司选择港股上市,就是因为公司有着大量海外业务需要发展,而这些想要出海的企业,往往第一站就是港股。
如此前选择港股上市的宁德时代就有着海外发展的需求。(详情可见预见能源此前文章《募资规模或超过365亿!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正式启动》)
另外,该公司2024年三季度报中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其应收账款高达92.7978亿元,而前三季度的总营收为91.1166亿元,应收账款占比总营收101.85%。要知道同为设备制造商的其他企业,其占比大多在50%下,多的也是占比60%、70%,远没有超过100%。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欠款比较多的竟然是公司的大客户——宁德时代,92.1166亿元中宁德时代就占有17.89亿元。此外,2023年先导智能的应收账款就高达97.49亿元,其中宁德时代也占有25.6亿元。
从过往的财务报表可知,先导智能能在锂电上有着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宁德时代。
报表显示,宁德时代一直处于先导智能的前五大客户名单当中,2022年先导智能40%的营业收入就来自宁德时代。宁德时代还在2021年通过定增持股7.29%,成为了先导智能的第二大股东。
但近期两家彼此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宁德时代的发展,宁德时代不再局限锂电池业务,也开始自己生产锂电设备,当然这并不是单单针对先导智能,而是一家公司发展到高点后,都会选择建立行业产业链,寻求更多的业务以及赢利点。
从股权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两者关系的变化,据披露,2024年11月28日,宁德时代对先导智能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5%以下了。
而2024年不光是光伏内卷竞争,锂电行业也在疯狂内卷,不然比亚迪怎么把比亚迪秦Plus降到10万以下。因此在大客户预有松绑,国内锂电疯狂竞争之下,再加上之前先导智能海外业务大幅增长,恐怕先导智能想用出海来解决当前危机,而出海就需要资金以及国家化面孔,所以港股的定位比GDR更加合适。
2024年以来,许多A股企业选择赴港上市。2024年以及有顺丰控股、美的集团等已成功上市,同时还有着宁德时代、海天味业等重量级的龙头企业选择赴港上市。
对此,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近日也表示,预计全年将有超过3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其中大部分将是A加H上市。他认为,当前H股与A股估值差距在减小,并且IPO上市的监管程度相比A股较小,再加上企业出海发展需要等,都会让今年不少企业选择港股上市。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