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锂电产业链呈现技术突破与供应链波动的双重特征。亿纬锂能助力国产电动飞艇实现首飞,宁德时代接连签署战略合作推进智能化与补能体系升级。与此同时,钴产品价格受刚果(金)出口禁令影响短期暴涨,欧盟发布汽车工业新政为行业注入政策变量,锂电行业在技术创新与外部挑战中持续演进。
一、技术突破驱动新兴应用场景拓展
亿纬锂能电池系统助力航空绿色化
中航工业研制的电动载人飞艇AS700D于湖北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航空装备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该飞艇搭载亿纬锂能研发的高性能电池系统,支持8C脉冲放电与3C持续输出,满足飞艇复杂工况下的瞬时动力需求。这一技术突破不仅验证了锂电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潜力,也为低空经济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宁德时代跨界布局无人驾驶与补能体系
宁德时代近期密集推进战略合作:与百度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展开合作,重点探索AI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与金茂智慧交通聚焦新能源重卡补能体系,深化动力电池、充换电技术及电池银行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两项合作分别瞄准智能化出行与重型运输电动化,进一步巩固其在多元场景下的技术领导地位。
日本出光兴产加码固态电池材料布局
日本出光兴产宣布投资约10亿元建设年产1000吨硫化锂项目,计划于2027年6月投产。硫化锂作为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其规模化生产将加速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呼应全球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电池的技术需求。
二、供应链波动与政策重塑行业格局
钴价短期暴涨冲击锂电供应链
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自2月22日起实施为期4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导致电解钴价格10天内涨幅达47%,电池级硫酸钴价格飙升55%。此轮价格波动暴露原料依赖单一供应源的风险,国内正极材料企业被迫暂停报价并重新议价。分析师指出,若禁令持续,钴原料库存或在2-3个月内耗尽,倒逼企业加速去钴化技术研发。
欧盟新政放宽碳排放考核期限
欧盟发布的《欧洲汽车行业工业行动计划》调整车企碳排放考核规则,将2025年达标要求放宽为2025-2027年平均值考核,并提供30亿欧元支持本土电池制造。该政策通过延长过渡期缓解车企压力,同时强化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为电动汽车普及提供系统性支持。
锂电材料价格分化加剧成本压力
碳酸锂价格小幅下跌至7.51万元/吨,但三元正极与负极材料报价逆势上涨。动力电芯价格持续下行,储能电芯报价企稳,反映下游应用需求的结构性差异。材料端价格波动考验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成为竞争关键。
(注:本文数据及事件均基于公开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