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体育的阶级壁垒正被电竞攻破

蓝鲸财经
11 Mar

文 /体育产业生态圈 阿克下

如果要将特定的体育运动打上一个特定人群的标签,每个地区都能够通过对人群的细分,排列组合出尽可能多的结果。但世界上可能很少有国家像马来西亚一样,不同的体育项目在不同的群体之间,能够如此泾渭分明。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和马来西亚多元化的民族构成有关。

马来西亚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裔、华裔、印度裔、沙巴裔、砂拉越裔等几大族群。其中,占比最多的是马来裔,约占70%,其次是华裔,总人口占22.8%左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马来西亚最大的两大族群,马来裔和华裔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这其中有民族问题,文化问题,更是历史遗留问题。

邱家金博士,历史学家,体育迷,已于2019年逝世。图片来源YouTube, "We'd Cycle from Town to Town for Football"。

19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脱离英国控制正式独立。重新掌握主权之后,马来西亚人对曾经和殖民者关系密切的华裔商人感到不满。随后,马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马来西亚族裔的优惠政策,国家的商业、福利、教育资源开始向马来西亚裔群体倾斜。

民族间的隔阂当然也造就了体育运动的隔阂。马来西亚华裔历史学家,邱家金博士曾在一次访谈就谈到过这个问题。

邱家金表示,由于种种政策那时马来西亚华人学校所获经费极少,校舍相对狭小。这也导致了这些学校通常只能开展羽毛球、乒乓球、排球之类的室内运动。而马来西亚的学生则能够选择橄榄球、板球或曲棍球等需要开阔场地的室外运动。

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对运动的选择,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也影响到了职业运动员的境遇。

2016年,《南洋商报》曾报道,华裔游泳运动员在马来西亚体育界面临“系统性歧视”。

2017年,马来西亚国家田径队在东南亚运动会(SEA Games)阵中华裔选手极少,引发争议。

羽毛球超级明星李宗伟几乎赢得了马来西亚民众的喜爱,即便如此他也曾多次公开表达对马来西亚体育界种族问题的不满。

2018年,ABC曾报道,在马来西亚拒绝联合国反歧视公约后,马来西亚本地人集体游行欢庆。

图片来源:ABC。反对剥夺马来西亚族裔特权的游行。

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而我在翻找马来西亚运动员在体育领域取得成就的相关新闻时,也有一些小发现:如果是马来西亚裔运动员得胜回国,媒体便渲染民族荣誉;如果是其他族裔的运动员,则强调个人努力。

时过境迁,2024年已是中马建交50周年。50年里,中马两国人民积累了深厚的友谊,一带一路项目早已覆盖了马来西亚的各个产业。但,历史问题造成的体育隔阂却留存到了今天,这些尖锐的历史遗留问题却并未被时间稀释太多。

好在,一股新的力量正在聚集,那打破半世纪体育隔阂的潜力。

图片拍摄自吉隆坡M6现场。

马来西亚青年研究所曾在2023年发布了一份名为《2023年马来西亚人体育文化指数》(Malaysian Sport Culture Index,MSCI 2023)的报告。报告列举了当今马来西亚各个族裔对各类体育运动的参与度。

这是一份年更的体育报告。重点在于,这份2023年的报告中马来西亚青年研究所首次将一个全新的体育项目纳入了研究范围——电子竞技。

报告显示,马来西亚电竞受众占总人口25.6%。其中,70.4%每天拥有两小时以内的游戏,29.6%每天会玩三小时以上。在马来西亚电竞受众中,15-30岁用户占比最多,达67%。

图片来源:马来西亚体育文化指数报告(2023)。

在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是四款游戏:决胜巅峰(Mobile Legends:Bang Bang, MLBB)、绝地求生(Pubg)、实况足球(PES)、和DOTA2。这其中,决胜巅峰和绝地求生是更多马来西亚电竞爱好者的选择,分别占比66.5%和51.5%。

受众,是电竞产业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电子竞技有着打破马来西亚体育隔阂的潜力。

马来西亚的电竞受众占比高,且极度年轻。年轻,意味着他们不像前几代马来西亚人一样,容易被种族政治所影响。更乐于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放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地方,比如电子竞技和游戏。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马来西亚体育不同,无论是电子竞技还是游戏都没有诞生于那个马来西亚民族隔阂的年代,是因现代年轻人而诞生的造物。而互联网和游戏对于各个民族都有着一视同仁的可达性,没有物理空间的限制,自然也就少了民族的区隔的可能。

电子竞技自身的特质,导致了它拥有成为马来西亚最兼容并包体育运动的潜力。而去年发生的一个电竞事件,也再一次让马来西亚各族裔电竞爱好者们团结在了一起。

2024年首届沙特电子竞技世界杯,来自马来西亚的雪兰莪红巨人队(Selangor Red Giants,SRG)战胜了Falcons AP·Bren,拿下了决胜巅峰项目的冠军(MSC)。

图片来源:EWC官网。

这是马来西亚队伍历史上首次赢得国际MLBB赛事冠军,这场胜利也终结了马来西亚七年来在任何国际电子竞技赛事上未尝一冠的历史。

夺冠之后,红巨人队在马来西亚受到万千追捧。首先收到的,就是来自本地品牌的橄榄枝。其中就包括总部位于雪兰莪当地的通讯企业,天地通数码CelcomDigi,以及吉隆坡本地服装品牌Cakenis。

就在去年1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决胜巅峰M6正式开打之前,红巨人队和马来西亚国产潮服品牌High Cultred签约,后者为红巨人队推出了一系列专属T恤和队服。

图片来源:SRG社媒。

有意思的是,红巨人的崛起还造就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合作。

在去年的M6比赛期间,印尼队伍RRQ与红巨人联名,推出了一款M6专属的纪念队服。这件队服半红半黑,上面同时印有两支队伍的Logo。RRQ俱乐部在官方媒体上表示,红巨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次合作也不限于商品层面,更是证明了两个邻国之间根深蒂固的联系。

RRQ曾是一支颇具影响力的传统强队,在印尼职业联赛上,这支RRQ曾经拿下过四次冠军,两次亚军。要论联赛冠军奖杯,RRQ比红巨人还要多两座。

吉隆坡M6的现场,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当地的电竞热潮。

图片拍摄自吉隆坡M6现场。

一方面,比赛现场漫山遍野都是身着红巨人队服的马来西亚主队观众——主队支持者的密度,即便在红巨人队遭淘汰之后,也没有明显消退。

而另一方面,合作品牌的展位也摆满了场馆外的广场。在现场,我们看到了奢侈时尚珠宝品牌Fairrie、运动品牌JD Sports、马来西亚本土运动饮料品牌100PLUS。每位持票入场的观众还能分到一包小零食,是来自日本食品品牌明治的Hello Panda。

对内能够团结马来西亚电竞爱好者,带动本地品牌的影响力,对外甚至还能团结友邦。

的确,电子竞技在马来西亚改变了一些很久以来体育未能改变的东西。

可以说,2024年是马来西亚电竞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除了红巨人队的这座冠军奖杯以外,马来西亚电竞产业发展也离不开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

在M6决赛前日发布会,我们在现场看到了一些马来西亚政府官员的身影。包括马来西亚文旅局副部长凯鲁·菲尔德斯·阿克巴·汗、马来西亚副首相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艾哈迈德·扎希德以及马来西亚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亚当·阿德利。

图片拍摄自吉隆坡M6现场。

也是在去年红巨人队沙特电竞世界杯夺冠之后,他们甚至还获得了马来西亚首相安华·易卜拉的接见。

副首相扎希德的发言,表达了这个国家寄托在电子竞技上的期待:我看到马来西亚电竞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光明。在这里,电竞不仅仅是游戏和爱好,还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骄傲、我们推动国家前进的力量。2025年政府将拨出2000万令吉(约合3200万人民币)用于发展电竞产业。扎希德的目标,是“将马来西亚打造成全球电竞中心”。

当然,和马来西亚传统体育拿到的钱相比,2000万令吉并不算太多。易卜拉欣首相曾宣布,2025年马来西亚体育总预算为2.3亿令吉,是电子竞技预算的十倍以上。但在这份预算单上,我们还是看到了马来西亚电竞令人欣喜的前景。电子竞技从零到一,首次拿到了来自政府的大额预算。马来西亚政府的态度和拨出的真金白银,证明了电子竞技在这个国家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项运动似乎让这个国家握住了一种他们急需的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能力。

结语

在这份政府拨给体育产业的预算单上一个一个不那么起眼的角落,马来西亚板球协会也拿到了一小笔钱:100 万令吉(约合163万元人民币)——要知道在马来西亚,板球是属于印度族裔的运动。而无论是板球运动还是印度族裔,在马来西亚都不是很受待见。

马来西亚板球国家队在东南亚运动会上的最好成绩是铜牌,在世界板球联赛ICC上长期混迹于四五级联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马来西亚印度裔板球迷们更是离谱。几乎在每一场马来西亚对阵印度的半球赛事中,他们通常会直接坐到印度球迷区,为印度加油。

这种拨款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常有的事情,难怪马来西亚板球协会感激涕零,称这100万令吉是“马来西亚板球运动的转折点”。

板球运动的学习难度很大,专业水平的比赛费用昂贵。在殖民时期后,马来西亚的板球运动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绅士俱乐部”运动,球棍逐渐交到了底层和少数族裔手中,也就此开始走了下坡路。而就像前文邱家金博士说过的那样,同样的时代原因,造成了马来西亚板球运动一直没有起色。

因此,这次拨款可以被看作一次马来西亚体育种族政治消退的小信号——或许体育和电竞真的有力量,去打破一些隔阂。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