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领军者特斯拉$(TSLA)$今年以来股价可谓极度萎靡,年内跌幅超过40%,占据美股基准只是高权重的该股成为拖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年内下跌超10%的最大拖累力量。特斯拉当前面临一系列经营难题和西方市场公开反对马斯克政界影响力的挑战之际,长期以来持续看涨特斯拉的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坚定看涨特斯拉股价,并且强调特斯拉作为“AI具身化的典型代表”与“人形机器人100指数核心标的”,具备独特成长性,重申特斯拉“增持”评级以及高达430美元目标价——意味着潜在上行空间高达80%。
堪称特斯拉“超级多头”的华尔街大行摩根士丹利(简称“大摩”)仍然看好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前景,称虽然该股近期经历了大幅波动,但长期仍具备增长潜力,并且强调特斯拉股价暴跌更多基于政治层面的负面催化,而非基本面大幅恶化,因此特斯拉股价大幅回调之际是一个非常显著的“逢低买入”机会。
估值层面,大摩认为经历大幅下跌后的特斯拉估值明显坍缩,由于近期股价回调,大摩测算后的特斯拉估值如下:基于2030财年利润预期的市盈率(PE)约为19x(即19x FY30 PE),基于2030财年的企业价值/EBITDA估值约为10x(即10x EV/EBITDA FY30)。
摩根士丹利表示,特斯拉被视为“人形机器人(Humanoid 100)”领域的绝对科技主导企业之一,具备基于长周期的强劲成长潜力。所谓的“具身AI”,指的是以“AI人形机器人”为核心代表的具身AI这一最前沿科技领域。
据了解,摩根士丹利对245位投资者开展了一项针对特斯拉(Tesla Inc)股价近期表现及未来走势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政治活动对特斯拉基本面的影响;投资者对特斯拉2025财年汽车交付量增长的预期;对于特斯拉股价未来走势的预测。
这项关键调查发现,高达85%的受访投资者认为马斯克所参与的美国政治活动(如与“DOGE”计划相关事项)对特斯拉业务基本面产生了负面或极端负面的影响,具体显示,极度负面影响占比:40%;负面影响占比:45%;正面影响的比例仅为3%,不显著影响(中立)的占12%。
大摩的最新调查还显示,高达59%的受访投资者预计特斯拉2025年的电动汽车交付量将同比下降:仅15%的投资者认为交付量同比小幅增长;23%的投资者认为交付量持平;有21%的投资者预计交付量同比下降超过10%。这一结果与1月份特斯拉投资者午餐会上较为极度乐观的全年增长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投资者们对于特斯拉未来股价走势的预期则存在明显分歧:45%的受访投资者预计到2025年底之前特斯拉股价将较当前水平大幅上涨;36%的投资者预计股价将较当前的交易价格进一步下跌11%,乃至30%以上。
具身AI,大摩看好特斯拉股价大幅上涨的重要长线逻辑
马斯克自从担任DOGE(美国政府效率部)领导人以来大刀阔斧改革与精简联邦政府架构,令美国公务员系统以及民主党和非MAGA阵营的共和党财团们集体反对他与DOGE,要求特朗普约束马斯克。此外,马斯克还利用自己的商业与政界影响力干预欧洲政治与选举,这些因素都使得全球爆发抵制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示威抗议与拒绝购买呼吁,最终导致“电动汽车领头羊”特斯拉股价年内暴跌超40%。
特斯拉基本面正面临着多重逆风,而这些逆风的源头基本上都和该巨头CEO马斯克息息相关。眼下,整个欧洲可谓正在与美国共同上演一场“反特斯拉风暴”,部分原因是欧洲人不满马斯克频繁干预欧洲政治以及马斯克愈发膨胀的政商两界影响力。在中国销量也不容乐观,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统计数据,特斯拉在其最大市场中国的销量上月同比下降高达49%。
但是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团队继续将特斯拉列为美国汽车与共享出行领域的首选股票(Top Pick),主要的逻辑在于:特斯拉相较于其近期有所回落的估值具备强劲的盈利增长预期;公司存在正面的风险/收益分布(牛熊差异明显);更重要的逻辑在于,其被视为“人形机器人(Humanoid 100)”领域的主导企业之一,具备较长周期的业绩增长潜力。
自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热潮”可谓席卷全球科技领域以及股票市场,带动小米、小鹏汽车、优必选以及地平线机器人等科技公司股价大涨。随着宇树科技、Figure AI等越来越多机器人公司展现出强大的类似人类执行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今年以来,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高呼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黄仁勋在CES的演讲中反复强调 “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是物理AI”,并预测“通用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而在最新演讲之前,他本人已多次提到生成式AI这一划时代技术的最大规模终端应用场景之一将是人形机器人。
今年除夕夜,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军者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大秀扭秧歌,此后不久机器人新势力Figure AI近日发布Helix通用具身智能模型——该模型是全球首个能够对人形机器人上半身进行高频率、连续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VLA)综合大模型,且支持多机器人协同完成复杂任务。
国际大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近日在一份研报中表示,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十年内迎来大规模机器人生产和广泛应用;德银分析团队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50亿美元,以及到205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全球销量可能突破7000万台。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报告,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及仓库应用测试蓬勃发展的开端,而2025至2026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生产加速的关键时期。特斯拉、Figure AI以及Agility等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科技公司已经设定了积极的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