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咖,集体冲“饭”圈

蓝鲸财经
13 Mar

 文丨猎云精选  孙媛

近一月来,茶咖品牌掀起一阵“卖饭”风。

奈雪的茶(以下简称:奈雪)探索新店型探到了“轻食”上,以首家轻食店“奈雪的茶·green轻饮轻食”全天候推出“能量碗”产品,随后Tims天好中国也从早餐盯上了午餐,深化“咖啡+暖食”战略,宣布推出“轻体贝果堡午餐盒”系列。

而这里面最卷、最接地气的,还数库迪。

2025年开年,后者一口气直接推出三种店型,不仅卖上了冰淇淋、西式现制蛋挞、西式烤肠等,还在其便利店中推出了中式面点和便当,再次以低价全面进击多元化零售。

顺着头部玩家的高调动作看去,会发现今年茶咖卖饭早已暗流涌动。

近期,霸王茶姬围绕茶,推出烘焙以搭配早餐场景,在4.0门店推出了烘焙系列产品,其中就包含3款贝果;古茗也在部分门店推出了谷物培根蛋贝果、猪肉脯松松吐司等产品。

显然,从饮到餐向外拓圈,已经成为了行业整齐划一的新动作。

来源:小红书截图

库迪“盒饭”向下、奈雪Tims“轻食”向上

事实上,茶咖卖饭,不算新鲜事。

过去几年,Tims天好咖啡凭借“咖啡+暖食”特色组合出圈;星巴克、皮爷咖啡、Manner等连锁咖啡品牌通过烘焙矩阵持续完善“第三空间”体验;多家新茶饮品牌包括古茗、蜜雪冰城也在早餐推出“咖啡+烘焙”的产品组合。

其中,早在2020年4月,奈雪就上线了纯茶/咖啡+吐司、贝果的早餐套餐。只不过,早期早餐产品较为单一,定价较高,套餐价格在16元以上。

但随着奈雪不断优化早餐产品线,增加了更多烘焙主食产品,并推出了组合套餐,价格也逐渐亲民。

到2022年3月 ,其咖啡+烘焙的早餐组合进一步优惠到13元起,再到现在,更是直接推出了9.9元的早餐。

可见,价格就犹如茶咖卷低价,一度下沉。

而为了做到这一点,过去几年,奈雪也是耗尽心力,应对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对烘焙业务不断进行调整。

先是为降本增效,逐步缩减标志性的软欧包产品线,再是推出了PRO店型,取消了现场烘焙区,改为售卖由中央厨房供应的烘焙产品。

不过,品类拓宽+价格下探的一套组合拳,卖饭这件事反映到奈雪的业绩上,倒是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据奈雪方面透露,2023年上半年,奈雪早餐套餐销售成绩增长约620%。

可见,早期奈雪凭借其“茶饮+欧包”的双品类模式,已然在新茶饮市场中塑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而初尝甜头的奈雪,在“卖饭”这件事上也更为上心。

去年年底,奈雪旗下还开出了新中式茶馆“奈雪茶院”,餐厅主打粤菜融合料理,菜单上共有74道菜品,涵盖汤、炒菜、海鲜、点心、甜品和饮品等,分为“头牌菜”“真膳”“真火”等9个系列。

再到2025年,奈雪又布局轻食,将原茶饮门店改装升级而成“奈雪的茶·green轻饮轻食”,菜单除了保留经典系列茶饮、咖啡、软欧包外,以全天供应“能量碗”宣告又一次跨界。

其双拼活力能量碗、元气牛肉泡菜能量碗、泰式青柠鸡扒能量碗、贝贝南瓜坚果能量碗等产品,单价27-32元之间,对标Wages能量碗价格在75-85元不等,等同于打了5折。

这边奈雪高举性价比,另一边,要开便利店卖盒饭的库迪也没放过“低价”牌。

早在2023年8月,库迪就推出了缤纷麦芬系列简餐,试图打出“咖啡+简餐”的组合装。

此后库迪又推出了美式热狗,售价仅为6.5元左右,风靡一时。

再到2025年卷土重来,库迪上线多款快餐盒饭及卤味产品,产品定价直接低于沙县小吃、田老师红烧肉等品牌,甚至早餐中的香菇青菜包,比711同款还便宜了7毛钱。

此举,让库迪成为了茶咖赛道中的“拼好饭”玩家。

再到Tims从早餐到午餐的覆盖,更是暖食咖啡品牌进军一日三餐的又一次发力。

事实上,Tims自进入中国以来,就凭借“贝果+咖啡”这一极具魔力的“咖啡搭子”,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之路。

仅2022年,Tims天好销售了近1000万个贝果;2023年销量更是翻倍增长,坐稳了国内“咖啡+贝果”潮流的网红鼻祖。

而现在,Tims又想通过“咖啡+早餐+午餐”的全时段模式,增加门店收入,覆盖更多消费场景,吸引白领群体。

对于此次上新,Tims天好中国CEO卢永臣也不藏着掖着,直言其早餐销售占比在全天营业额中占了大头,希望能够在午餐中寻求增量,为总体销售贡献业绩。

实际上,这并非Tims首次尝试午餐,早在2022年12月,品牌就曾推出29.9元的披萨两件套。

在饿了么上,Tims轻体午餐盒售价普遍在40-60元不等,内容涵盖饮品、贝果堡以及小食三件套。另外,如果用吃饱饱卡的权益买,就可以享受4次6折优惠价,最低25.8元起就能吃到“三件套”。

不难发现,就价格和品类上来说,库迪与奈雪Tims可谓兵分两路。

前者本着卷低价的基因,面向“打工人”推盒饭再一次把低价做足,后者则依然围绕原有消费升级的用户画像,回归产品和服务本身,以轻食进行场景和品类的拓圈。

不过从产品线拓展来看,又是集中呈现出明显的场景延伸趋势。

无论是奈雪的轻食、Tims天好的午餐盒,还是库迪的盒饭,都在向全时段餐饮场景渗透。

价格战卷不动,以“卖饭”向盈

那么,为什么玩家们,纷纷搞起跨界“卖饭”呢?

究其原因,价格战太“伤”了。

过去一年,茶咖赛道卷价格甚是惨烈:瑞幸、库迪你追我赶“低价策略”,蜜雪冰城加速下沉县域市场,喜茶、奈雪的茶竞相推出“9元奶茶”,CoCo都可、书亦烧仙草等腰部品牌推出“第二杯半价”狙击战。

然而,根据某餐饮机构内部数据显示,价格每降低10%,需增加30%的销量才能维持利润平衡。

就连瑞幸咖啡也在2024年Q1就因价格战陷入亏,由此,也让彼时的瑞幸明确释放出了“不打价格战”的信号,才让其随着收窄9.9元活动范围,Q2实现扭亏为盈。

但是,涨价这招,对于“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来说,不怎么好用。

2024年,其高端定位遭遇双重挤压,向上难敌星巴克、喜茶的品牌溢价,向下不敌蜜雪冰城、古茗的价格优势。

经营层面上,其单店日均订单量从363单降至265单,客单价进一步下探至27.5元,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门店利润率分别跌至1.4%和2.2%。

让奈雪更“难受”的是,其高净值客群流失严重,2024年会员活跃度下降至23.8%。

近日,奈雪的茶还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4年净亏损8.8亿至9.7亿元,全年亏损或创历史新高;加上2020年-2022年的亏损,5年里累计亏损超16亿元。

而价格战的始作俑者库迪,也没能从低价内卷中躺赢。

2023年,库迪曾一路高歌猛进新开超6500家店,2024年库迪则新开了3500余家店,几乎降速50%。

显然,在这个茶咖“内卷”时代,“比卷”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就连喜茶也意识到了这点,今年官宣:拒绝低价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

而扩品类作为茶咖品牌实现增长的三大路径之一,轻食、午餐盒、盒饭均指向从饮到餐的拓圈。

来源:猎云网

在前茶饮从业者Lily看来,对于奈雪Tims来说,这是反内卷寻增长的顺势而为。

“奈雪Tims等迎合了早期消费升级的风口,也注定了他们在消费降级的命题下,逆风发展,如此一来,与其在多品牌竞争下面对产品营销的巨大压力,向外探索一个不那么卷的赛道进入,就会更具备可操作空间。”

她表示,早期的头部茶咖玩家从底层逻辑来看提供了情绪价值,这跟轻食、烘焙提供的价值不谋而合,意味着其面向着能接受高溢价的同类客群。

如此一来,团队的设计、营销打法都相对成熟,基于供应链的优势,可以很快地进行扩圈。

与此同时,轻食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对于奈雪Tims等门店的规模很适用,只需要一个4-5平米的操作间并具备凉菜资质就可以展开,具备门店基础。

“现在的轻食就跟咖啡茶饮刚起步一样,一份30元,决定了其成本低、毛利高,环境提供了很大的情绪价值。奈雪早期的理念是一茶一包,近两年为了止损又把烘焙的概念找回来,足以可见该部分创收的成绩。”

在Lily看来,重启烘焙可能是奈雪的破局。

“轻食店,更像是奈雪不断和目标消费群体的一种示好和试探。”

据公开资料,奈雪已重新加码烘焙业务,先后在东北、西南区域开设三家烘焙升级门店,上新近50款现烤烘焙产品,覆盖蛋挞、吐司、魔法棒等多种类别。

创始人彭心更是曾表示,到2025年,奈雪的烘焙将与茶饮处于同等位置。

对于业绩亏损,奈雪的茶表示除优化现有门店,还会探索新店型,提升市场占有率。

从粤菜融合料理再到轻食,或都是其早期试水。

至于库迪,Lily则认为卖盒饭的逻辑是提高复购,用高频低毛利的咖啡带动高毛利的盒饭,把单店的营业额和利润做上去,属于边际效应。

总体而言,各方都是在满足同样的人群和场景,从饮到餐去做差异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根据Tims和星巴克的财报来看,这的确是一条可行路径。

Tims天好中国2024年Q1财报显示,该季度包含食品的订单比例上升至52.7%,比2023年同期的44.2%增加了8.5%;再到2024年Q3营收3.6亿,同比增长37.6%,其中,含食订单超过50%,门店数量也突破千店。

即使未曾以午餐为主要增收手段的星巴克,2024财年,全球范围内其包括轻食在内的食品收入也达到了67亿美元,占比19%。

再到现在,Tims进一步扩大场景,可见“做饭”有利可图。

不过,群饮逐餐已历经多年,尤其是轻食赛道,不仅茶咖内同质化严重,茶咖外也早就巨头林立。

轻食市场已经存在如Wages、赛百味、甜心摇滚沙拉等众多品牌,这些品牌在轻食产品的研发、制作和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模式,后来者势必要在产品口味、价格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在对营收和利润的追逐之下,如何守好主业、拓展副业,或将成为茶咖讲好全时段餐饮场景品类拓宽故事的关键。

(Lily为化名;首图来源:奈雪的茶小红书截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