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资者网》崔悦晨
2025年2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一则挂牌信息,将徽商银行推至风口浪尖。
中粮集团及其子公司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粮科技”)拟以合计2.43亿元底价,转让所持徽商银行7841.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56%。若交易完成,“中粮系”将彻底退出徽商银行股东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中粮系”首次尝试清仓撤退。自2024年3月以来,上述股权已多次被挂牌出售,但由于无人问津而被迫降价,最终以“八折”价格再次出售。
徽商银行的命运似乎陷入矛盾:一面是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净利润达到159亿元的不俗业绩;另一面却是股权遭遇打折抛售、合规问题频发、高管接连落马的隐忧。作为一家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城商行,徽商银行如何在国资撤离与内控失效的双重夹击中实现突围?
“退金令”下的“烫手山芋”
自2024年国资委颁布“退金令”以来,国资央企纷纷开始优化旗下涉金融类型的业务布局,将更多精力和资源聚焦于核心主业。“退金令”旨在引导中央企业专注于自身主营业务,避免过度涉足金融领域带来的风险扩散。
在此背景下,“中粮系”决定转让其持有的全部徽商银行股份。
根据公告,中粮集团、中粮科技分别拟转让3810.75万股、4030.95万股徽商银行股权,占该行总股本比例的0.2744%、0.2902%。若此次转让顺利完成,中粮集团及中粮科技将不再持有徽商银行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徽商银行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于2013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据悉,在徽商银行上市之前,中粮科技便已入股,并连续多年收到徽商银行派发的现金股息。
除“中粮系”以外,其他国资背景的企业也在逐步撤离徽商银行。例如,2024年6月,马钢集团挂牌转让其持有的微商银行175.99万股股份;同年9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公开挂牌转让徽商银行431.3379万股股份。
不过,就目前公开信息来看,上述股权转让均未成功。事实上,经过多次公开拍卖或挂牌转让,徽商银行的股权价格已一降再降。
徽商银行股权在市场上遇冷,不仅反映了国资央企在“退金令”指导下对非主业投资的谨慎态度,也揭示了市场对于中小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尤其是当徽商银行面临着一系列内部治理问题、合规性挑战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变动时,投资者对于该行的信心似乎有所动摇。
合规挑战与高层腐败
尽管徽商银行近年来保持了财务的稳定,但其内部治理仍饱受质疑。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徽商银行因违规经营、信息披露虚假等问题,共收到41张罚单,涉及分支行15家和从业职员26人,累计罚没金额近2500万元。
具体来看,高额罚款案例包括:1月份由于四项违规行为被安徽监管局处以395万元罚款;4月,黄山支行因一项违规行为被黄山监督管理局罚款150万元;6月,宁波支行因存在六项违规行为被宁波监管局罚款260万元。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违规发放贷款、信贷资金流入限制性领域、信用卡分期业务风控缺位以及对合作机构管控缺失等方面。
上述处罚不仅暴露了徽商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也反映了其管理层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徽商银行在过去几年间经历了多次高层人事变动,尤其是三位前董事长相继落马,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自2005年重组以来,徽商银行共经历了五任董事长,其中首任、第三任、第四任均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被查处。
最新一任被查处的是徽商银行原董事长李宏鸣。2024年,徽商银行原董事长李宏鸣案因受贿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被判刑14年6个月,并处以罚金400万元。
此外,徽商银行还面临着复杂的股东纠纷问题。“中静系”与“杉杉系”之间的股权争议至今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这无疑增加了公司治理的难度。
对于徽商银行而言,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内部矛盾,重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治理机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增长放缓与回A执念
作为全国首家省级城商行,同时也是安徽省内唯一的城商行,徽商银行一直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根据徽商银行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行资产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营业收入超过370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达到159亿元,同比增长6%。
但不可忽视的是,徽商银行的业绩增速正在逐渐放缓。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徽商银行的营收同比增幅从9.98%急剧下降至0.37%。到了2024年,徽商银行约6%的净利润增幅亦落后于同业,显示出其业绩增长动能正在减弱。
此外,净息差指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徽商银行的净息差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滑,从2.20%降至2023年的1.88%,并在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80%。这表明银行在利息收入方面的压力正逐渐增大。
尽管业绩增速放缓,徽商银行对于回归A股市场仍抱有强烈的愿望。早在2019年,该行便启动了A股上市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实现这一目标。
辅导券商中信证券和国元证券指出,目前徽商银行仍存在董事会监事会换届未完成、职工持股不符合监管规定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其A股上市的主要障碍。
此外,“中静系”与“杉杉系”的股权争议也给徽商银行的治理结构带来了不确定性,影响了其A股上市进程。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徽商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自身竞争力。首先,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以应对合规风险。其次,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来增强客户黏性,从而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中脱颖而出,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徽商银行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它不仅需要解决内部治理和合规问题,还需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这不仅是对徽商银行管理层能力的重大考验,也反映了目前中小银行面临的普遍困境。若徽商银行能有效推动内控体系重构,或许这将成为其转型的契机。(思维财经出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