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重估中国资产,科创50指数站上风口

蓝鲸财经
20 Mar

文|公司研究室

A股今年的春季躁动,来得比往年早了一些。

元旦后,大盘指数连续下跌3天。1月7日,科创板率先止跌,当日科创50上涨2.86%。几天后,沪深300指数也触及年内低点,在1月13日见底。(数据来源:Wind)

自此,国内A股便震荡上行,春节后更是再接再厉,大盘指数一路走高,迎来强劲开局。

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投资科创板正当其时

春节期间,DeepSeek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崭露头角,让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进步有了全新认识,对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股价值进行重估。

多家外资投行认为,DeepSeek-R1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科技行业的叙事,包括近期推出的其他中国AI模型和应用在内,提升了投资者对AI增长和经济效益的乐观预期。

高盛预计,广泛采用AI技术可能使中国企业每股收益(EPS)在未来十年每年提高2.5%,并使中国股市的公允估值提高15%-20%。

国内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突破,提升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海外资金加速买入中国资产。

根据韩国最大证券公司数据,2月17日至28日期间,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高达6席,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

回到A股,这轮春季躁动行情也有着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科技公司尤其是AI产业链个股成为上涨主力。而在A股中,科创板正是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中国硬核科技公司尤为集中的上市地。

2025年以来,国内宽基指数涨幅前10中,科创板相关指数占有4个。其中,科创50指数已突破去年9.24行情高点,这为未来行情打开了上涨空间。(数据来源:Wind,截至3月12日)

眼下,投资科创板成分指数或正当其时。

科创50集中了中国硬核科技公司,一指捕捉科创板投资机会

目前,科创板已推出20多条指数,科创50指数是其中最早推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数之一。这个指数集中了科创板具有代表性的50家公司,代表了中国硬核科技上市公司的前沿方阵。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50指数主要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为突出的高成长属性。

具体来看,指数前五大细分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占比分别为65.8%、8.9%、7.3%、5.7%、4.0%,合计权重超90%,汇聚了科技创新优质龙头企业,科技含量成色足。(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截至2025.3.12)

科创50指数作为科创板的“压舱石”,营业收入年年增长。截止2023年年末,指数成份股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68.93亿元,归母净利润527.83亿元,分别占科创板整体营业收入的47%和71%。(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2.31)

因此,投资科创50 指数,或可一指捕捉科创板中具有市场代表性的科创企业投资机会。

事实上,今年以来A股具有代表性的宽基指数中,科创50领跑春季行情,涨幅达10.49%。(数据来源:Wind,截至3月12日)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果想抓住A股这轮科技股领涨的结构性行情机会,关注科创50指数,无疑是一条可选之路。

科创50指数深蹲起跳

当然,任何一轮行情的上涨都不会一蹴而就,本轮春季躁动也不例外。

进入3月中旬,受多种因素影响,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先后出现回撤,国内科技股包括科创50指数也随之调整。

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心:这轮春季行情,是否已经见顶?对此,市场各方众说纷纭。

面对行情波动,国内多家券商认为,在资产配置中科技成长仍为主线。

3月12日,一家国内知名券商指出,结构牛是当前市场的一个基本盘,国内AI应用爆款尚处于酝酿期,产业趋势和增量政策已经形成共振,各类资金在产业趋势上也达成了共识。2025年上半年,科技成长风格或会持续占优。

至于科创板特别是科创50指数,目前处于行情的什么位置呢?

自去年9.24井喷行情起,科创50指数就成为A股反弹的领头羊,从那时起至今已上涨69.93%,目前在1100点附近,距离历史高点还有很大空间。(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24年9月24日-2025年3月12日)

根据Wind数据,截至3月13日,科创50指数市净率为4.86倍,处于十年百分位49.81%,仍具有配置价值。

有市场观点认为,从整体上看,科创50指数目前或属于深蹲起跳阶段,有可能正走在价值回归上涨途中。

ETF成为A股最明确的增量资金之一,中银科创50ETF优势明显

3月6日,全国人大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公募基金注册发行明显提速,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已增至6万亿元。

上述数据,不仅体现出中国权益类ETF市场的迅猛增长,也反映出A股投资生态的巨变,被动投资或正迎来跨越式大发展。

继去年上半年的沪深300ETF、下半年的中证A500ETF后,今年以来,科创板有关的宽基指数开始成为市场热点,科创50指数也引起投资者高度关注,头部基金公司竞相入场。

在国内头部基金公司中,中银基金量化指数团队成立较早,目前已有比较完善的被动产品线布局,其中包括中银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增强、中银沪深300指数增强、中银中证500指数增强、中银中证央企红利50等多只产品。

具体到这次新发的中银上证科创板50ETF,赶上硬科技风口,而且管理费率低廉。

公开信息显示,中银上证科创板50ETF的年管理费率为0.15%,年托管费率为0.05%,在公募基金降费大趋势下,低廉的费率,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成本,更能提升长期持有体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